最是魔方能牵魂论文_梁德君

最是魔方能牵魂论文_梁德君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二十一小学 519000

摘 要:魔方被称为世界三大智力玩具之一,它在智力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魔方自诞生以来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全球,令每一位玩家心动魂牵!对魔方的讲解各有差异,本文重点讲述自己对三阶魔方教学的见解!

关键词:三阶魔方 应用 优点 

一、魔方在教学中的应用

魔方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是其他的智力玩具所不具备的,这说明了魔方作为教学实践的工具是具有先天优势的。20世纪80年代,魔方便被誉为世界上“至今发明的最有教育意义的玩具”。从此,魔方在教育领域中也逐渐得到重视。例如,以魔方为基础的数学课程开始在国外的中小学开展,这类解魔方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几何、代数、方位、记忆、坚持不懈等能力。国外的魔方网站上也开始出现魔方教学课程的资源共享,以方便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结合魔方。Rohrig(2010)指出魔方教学课程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促进合作学习、给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框架、提高空间认知能力。国内对魔方在教育方面的应用研究,相对其他领域来说是缺少的。郑燕(2008)指出开设“魔方与数学”选修课程是对传统的数学学科提供新鲜的选修课素材的有益尝试,并对其课程的实施展开了研究;何静和胡开勇(2011)则在小学数学活动课中利用“玩魔方”作为教学导引,指出魔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并且引导了学生抽象思考、发展了空间观念。

二、魔方作为教学用具的优点

1.知识性。魔方可以作为一个具体的实例,可以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更加直观有效地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例如,魔方与数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发现魔方中隐含的数学内涵,教会学生在积极主动观察的同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寻找规律,理解规律,并且对整个过程进行理性的分析思考。这样使魔方与数学思想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

2.趣味性。魔方具有玩具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一直是一个棘手问题,魔方这个教学用具的引入,不仅弥补了相关课程“纸上谈兵”的弊端,还能很好地使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3.操作性强。魔方作为教学用具强调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而不是单纯的一种展示性质的教学用具。学生可以借助双手的实际操作,去直观地感受和体验,在操作中寻找规律,用操作来启发思维,这使学生不仅仅是依赖抽象思维来解决问题,他们通过对具体实物的操作,能够更容易地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4.能力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转动魔方对个体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推理、记忆以及双手协调等能力均有一定要求,学生通过对魔方的学习,可以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尤其是表现在几何、代数、方位、记忆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5.适用性广。与只针对单一课程开发的教学用具相比,魔方的适用性更广,它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课程中均能应用。

三、三阶魔方教程

1.底层白色十字拼凑技巧,以多观察为主,注意到中心块相对位置不变。

2.底层四角技巧——拨上拨下:在完成底层白色十字完成以后剩下的就只有四个角块,剩下的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除了顶层颜色都是白色以外,还得注意到角块另外两个颜色还得和其他中心块颜色一致,需要找到对的角块放到需要完善的角块正对面,反复做公式(拨上拨下)调整角块方向。

3.中间层四棱技巧——拨上拨下,翻转一下,拨上拨下:拧完第一层的拼图以后,需要完成中间四个棱块的拼凑,前提是不打乱第一层的前提下,把需要拼的棱块放在面前,注意颜色和中心块相同,做公式(拨上拨下,翻转一下,拨上拨下),完成拼图。

4.顶层黄色十字架技巧—— A、(由“一”拼“L”字)前顺 右顺 上顺 右顺 上逆 前逆;B、(由“L”拼“十”字)前顺 {右顺 上顺 右顺 上逆}*2 前逆;以此方法拼凑顶层十字架。

5.(顶面复形) 把顶面放于左手边,完成左上角角块归位:(1)黄在上——{上顺 右顺 上逆 右逆}*2;(2)黄在后——{右顺 上顺 右逆 上逆}*2以此方法复原顶面颜色。

6.顶层四个“凹”字拼凑法(有“凹”字对着自己,没有“凹”字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做一次公式就有“凹”字——左两层下 上逆 右顺 下 180 右逆 上逆 右顺 下 180 右 180 完成顶层棱块拼凑。

7.顶层三个棱块逆时针旋转——右顺 上逆 右顺 上顺 右顺 上顺 右顺 上逆 右逆 上逆 右翻完成棱块角块拼凑,完成三阶魔方拼图。

参考文献

[1]B.Rohrig Puzzling Science:Using the Rubik ’ s cube to teach problem solving[J].Science Teacher,2010,77,(9),54-56。

[2]郑燕 关于初中“魔方与数学”选修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3]何静 胡开勇 引导参与 让思维在数学活动中升华——小学数学活动课“玩魔方”教学导引[J].教育科学论坛,2011,(2),42-45。

论文作者:梁德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3月第27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  ;  ;  ;  ;  ;  ;  ;  

最是魔方能牵魂论文_梁德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