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探究论文_任连成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探究论文_任连成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东湾镇杨梢学校 730606

[摘要]合作学习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学校改革的热点。随着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未来社会人才素质,特别是少年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健康、积极个性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在学校里,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合作学习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必须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合作学习分组合作 问题

一、 分言:

合作学习的特点是,学生个人的目标和小组目标之间是积极参与的相互依赖关系,即只有小组完成各自的目标,才能获得成功,只有在一定小组形式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合作教学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以集体教学为主,兼补充分组教学、个别教学。一般以四人一组或六人一组为单位,采用分小组互助合作的方式,具体开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动合作过程。合作教学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创新模式,必须不断完善,才能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

1、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发挥主体性的形式

课堂教学是一种社会活动体系,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着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即课堂中的社会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发展需要,组织他们积极地参与,有效地投入。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重要形式。因此我做到:

(1)、精心组织小组

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不同性别或能力,混合编成若干小组(人数可在3—6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学会教师每节课安排的内容,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把握合作时机

我认为,新授内容的尝试,教学中难点的解决,教师提问学生思维受阻,学生质疑中的关键性问题的解决,总结规律性结论之前,某一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时,复习中的互查或练习中的互评互改等情况均可使用,可安排在适当的教学环节,这样既有利于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又有调节作用,学生的学习潜能和自主意识都能得到一定的开发。

(3)、调动思维参与

课堂教学应让全体学生思维都动起来,参与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学习处于主动积极、乐观向上的发展状态,打破了过去课堂学习气氛再活跃也有个别“死角”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实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具有发挥主体的良好环境。

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前提,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策略很多,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创设课堂气氛。

(1)、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的轻松,双方交流活跃,信息传输畅通,教学效果则佳。当教师的激趣使课堂富有生气时,枯燥的知识传授就会变得生动而轻松,学生必然乐于学习。多种教学媒体的使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的良好手段。

(2)、坚持师生平等的原则,使学生主动探究。

师生平等,关系和谐、民主,学生就会在满意、互动的积极情感中学习,在课堂上处于主动地位。为了唤醒同学们心目中的平等意识,把学生当成有独立人格,独立尊严的个体,平等对待。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敢于与老师争论,或指出老师讲课中的失误及教材的不妥之处。只有认为教学中有争论,才能见到教学生命力的火花。

(3)、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保持参与学习的强烈欲望。

“教学的主要毛病是令人厌倦”(赫尔把特)。课堂上,学生最有效的直接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激励性评价,当然,激励性评价要有目的,要找出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尊的个性,自信的品格,刚毅的个性,持久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优化“教法”与“学法”,使学生具有发挥主体性的能力

教学过程的师生双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主观动因是内因,教师的启发诱导是外因,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哲理,教学方法的优化,就不只是指教师“教”法的优化,更应包括学生“学”法的优化,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课堂上才具有发挥主体性的能力,因此我做到:

(1)、明示目标

每当一个单元或一课书开始教学时,我一般把教学目标告诉给学生。学生带着目标,运用学法学习后边课文,强化训练,便可形成能力。

(2)、鼓励质疑

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孟子)。学生阅读产生疑问之时,正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主动探究,使思维向深入发展之际。因此,训练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是教师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自主意识的重要手段。

(3)、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更重要的还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我要善于发掘课文中潜藏的智能因素,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独立理解、独立品评,培养阅读能力。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因素,必须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要精心设计提问,把发问点放在教材中最具思维价值的地方,诱发每个学生的思维兴趣。学生学会了思考,主体性将会充分得到发挥。

总之,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一言以蔽之,我们应从发展人的主体性的角度来认识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树立主体教学观,使学生自主发展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杂志:李建平:《新课程新创意》,《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3期,25页

[2]专著:伍 宁:《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期,第22页

[3]专著:吴明贤:《白银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工作要求》白教发黄皮书,第90页

[4]专著:邢改萍:《当代教育》第二卷,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7期,第18页

[5]专著:邢改萍:《当代教育》第二卷,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7期,第26页

论文作者:任连成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  ;  ;  ;  ;  ;  ;  ;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探究论文_任连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