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论文_刘 静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论文_刘 静

刘 静 甘肃省敦煌市孟家桥学区 736200

一、“有效提问”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相关理论

有效提问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初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主要研究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教师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现有文献对有效提问的一般陈述是:“为实现有效提问,必须用教学目标来引导提问。”与此毫无区别的另一种说法是:“教师在提问时,必须及时发现和灵活应对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考虑到学生的智慧,我们必须确定一点,我们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励和引导学生的思考,并为之润色。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

二、英语课堂提问的现状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调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当前,许多英语教师对课堂提问不够重视,缺乏研究与探索,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大部分的问题肤浅、平庸、缺少信息沟,提问方法单调。在很多英语课堂上,看似有问有答,有大量的“双边活动”,但实际上却缺乏实用价值。有些教师提问时总希望引出确定的认知结果,实现预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结果,提问成了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不是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而是在猜测教师想要的答案是什么。这样的提问只能置学生于被动地位,抑制他们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开发智力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教师还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因素,只按自己所期望的目标来判定学生的答案;问题提得不够明确,学生感到迷惑不解;教师不注意自己的态度,对学生的回答反应不积极等等。所以,在中学英语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从各种角度考虑可能出现的影响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不利因素,及时警惕那些不当的提问,使提问真正成为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传播知识的纽带。另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他们主动配合参与课堂提问讨论的欲望与日俱减。尤其是现在施行了“五严格”,许多老师忙于赶进度,更无暇顾及课堂提问的艺术,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思维不活跃、不敢主动发问,教学双边活动严重倾斜,与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如此一来,我们时时刻刻呼吁的有效教学又从何而来呢?因此,教师必须把控好课堂提问的尺度,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实现有效教学。

三、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

根据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的提问能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思维。心理学实验也告诉我们,精巧的问题,有艺术性的提问,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振奋感情、提高兴致,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等充满生活气息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堂提问要有时代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提出一些实践性很强的具有时代性特征的问题,学生对这类问题非常感兴趣,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技能,丰富其英语知识,增强学生的时代感。

3.课堂提问要有情感性。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心灵沟通,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愿意与教师交流,形成融洽、民主、团结、相互尊重的课堂氛围。教师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时时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如果所设计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就会兴趣昂然,踊跃发言,气氛相当活跃,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课堂提问要体现多样性。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提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单个回答——由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某个问题;小组讨论——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成员补充;全班讨论——由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同一问题,各抒己见,相互鼓励,相互补充,开阔思路,各种新颖、独特甚至创新的见解就会在宽松平等的课堂气氛中产生出来。

5.提问的对象要有广泛性。“面向全体学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之一。然而,有不少教师往往喜欢提问少数“尖子生”,而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总是怕他们答不出或答不正确而避开他们,“尖子生”成了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常客”。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在教师提问时不积极思考,不主动参与,而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导致他们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每况愈下,所有这些都是与“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因此,在对基础知识的内容进行提问时,可以面向中下程度的学生;面对知识难点的提问,就要面向中上程度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行有效教学。

论文作者:刘 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7月总第8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5

标签:;  ;  ;  ;  ;  ;  ;  ;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论文_刘 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