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高产栽培_穿心莲论文

穿心莲高产栽培_穿心莲论文

穿心莲高产栽培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穿心莲论文,高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穿心莲又名“榄核莲”、“一见喜”,为爵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中医学上以叶或全草入药。穿心莲性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需求量很大,用穿心莲及其提取物制成的片、针、丸、膏等制剂,畅销中外市场。由于穿心莲种植投资小、易栽培,好管理。销路好、获利快,是南方地区药农热衷于种植的项目。

一、育苗:穿心莲采用种子繁殖。首先进行苗床整理,床地要选择阳光充足,平坦的壤土作苗床。穿心莲种子细小,幼苗顶土能力较差,因此要把土弄得很细,表面平整,然后开沟筑畦,畦宽1.5米。每30平方米施细粪200公斤及呋喃丹0.2公斤。细干粪与土拌匀,用木板拍平即可。

穿心莲种子适宜在20~25℃时发芽,新种发芽率为70~85%左右。在清明前后播种,山区可推迟20天。为提高发芽率,应先用30℃左右温热水浸种12小时,然后将种子捞出与草木灰拌匀撒在苗床上,并撒盖一层薄土,再用喷雾器喷洒清水使盖土湿透,上面覆盖一层薄稻草,以提高土温来促进早发芽。西南地区春天雨水较丰,易出现倒春寒,因而可以不浸种,还要注意不宜使用塑料膜覆盖,以免高温高湿沤坏种子。

每30平方米苗床播种50克(约3万粒),7天后即可发芽。出苗后应注意苗床除草,并浇水,每7天应浇一次稀粪水,以促进幼苗生长。如果种源丰富,也可直接撒播在平整后的大田上。购种子时,应选购新鲜的种子,注意分辨种子是否为陈种;新种光泽发亮;陈种则暗淡无光泽。

二、移栽:穿心莲幼苗在一月龄后,株高约10厘米,有4~5对真叶时即可移栽大田。起苗前应先将苗床湿透,然后带土移栽。栽种行距为25×20厘米或20×20厘米,每亩约用苗1~1.2万株,每个窝栽2株。移栽7天后可浇一次稀粪水、促进幼苗正常生长。

三、施肥浇水:拖肥前要拔除杂草,除施足底肥外,追肥应以速效氮肥为主并配施磷钾肥,追肥应不少于三次。在定植后10天左右,每亩用粪水10担兑尿素2.5公斤淋施,以后每半月用尿素5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钾肥2.5公斤混合后撒施;同时用碳酸氮氨每亩15公斤施入条沟内,作用较好。在氮肥施足的情况下,干旱期可在条沟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加速生长。

四、防治病害:穿心莲的主要病害为:猝倒病和枯萎病。猝倒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患病植株的根茎部萎枯后倒地死亡。可用50%托布津1∶1000倍溶液喷雾,同时减少浇水次数,降低土壤湿度;枯萎病发病时植株茎叶枯黄,叶片狭小,植株低矮。防治方法是注意排水,并设法挖沟通风。

五、采收:在栽种了75~90天后,穿心莲植株已达1.3米左右。如管理得当,一年可收割2次,亩产干品400~700公斤,多的则达800公斤以上。收割期在8~9月份,见蕾时即可收割。收割时用刀在茎部分枝2~3节处割下,并加强水肥管理,以促使新芽生出,到11月底时便可再采收一次。采收后以全草带叶去除须根。晒干后即可交售。

标签:;  ;  ;  ;  

穿心莲高产栽培_穿心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