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阅读论文_牟伟

古典诗歌阅读论文_牟伟

——如何讲解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释义

◇ 牟 伟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 广安 638000)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对古典诗歌中的字词句的释义,不能简单放过,重点字词句则一定要翻译透彻,不能是是而非,要准确落实。如:炼字、数词、用典、互文。诗歌中的释义,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稍稍留意一下,学生的困惑就能避免。

【关键词】:古典诗歌 释义

中国作为一个诗词大国,古典诗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新的课程标准也对这项内容做了明确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的审美情趣。”同时,要求学会诗歌创作。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文言文的讲解,往往采用的是先对文本内容进行翻译,重点实词、句进行释义,然后再分析文本内容。

然而古典诗歌中,感悟鉴赏诗歌是否应该释义?如何释义才不能让诗歌鉴赏变味,就成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了。中国古典诗歌与中国的绘画有着一定的相似性,讲究于神韵。中国古典诗歌重视“诗言志”,善于抓住景而抒情,善于借事而抒怀,如果太直白的翻译,容易使诗歌的美无法显露,更是让诗歌的神韵残缺、破灭。

首先让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再做逐一分析。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是九年级上册的一首词,词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的关键。众所周知“去”字放在文言文中的解释,一般都是翻译成“离开”,而古典诗歌中学生也常常没有把这个字作为一个需要翻译的内容去把握,对于第一句话便有了这样的理解:边塞环境苦,衡阳的大雁都不愿意去了,边塞守军都没有停留在此的意思。这样的理解在整首诗歌中感觉没多大的漏洞,这样的解释是顺理成章的,所以就没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而这句话的原本的意思是什么,内涵是什么,学生就不求甚解,不得而知。对于这第一句的分析而言,如果不仔细探究这个“去”字的意思,那么这句话所用之典故,学生不清楚,就容易对诗歌产生误读,曲解了诗人的本意。本意是什么?“衡阳的大雁离开塞下,连一点停留的意思都没有。”同样也是突出塞下的苦,但一个是不愿意去,一个却成了急于想离开,意思截然相反。大家都清楚,大雁是候鸟,大雁秋季要南飞。本文又从标题和第一句话中都清楚的感受到是秋季,大雁应该南飞啊!大雁是“去”,还是“离开”;塞下在北,衡阳在那?学生头晕了。衡阳雁在是这里还是运用了典故,对这样的解释不清不楚,学生根本就弄不明白。若这样的字不加以引导翻译,岂不是认为古人写诗歌没有地理常识。

不过同样是古典诗歌,有的时候字词句分析过多,稍有不慎就让学生感到诗歌的生涩、乏味,破坏点诗歌本来的完美意境。这样的例子太多本文在这里就不做过多分析。

作为语文教学中如何去把握古典诗歌释义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困惑就会减少一些。

1、炼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古典诗歌中,很多名句都存在炼字的情况,对于炼字的释义就不能单纯的翻译,而是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很多情况都需要点出该字,明确该字在诗句中的意义(也就是把该字所在的诗句进行翻译,特别要点明并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示例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她虽然不能够清楚地说出这两个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凭直觉感到它们描写孤烟与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真是非常恰当啊。[1]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2]

2、数词。

文言文和古典诗歌一样“三”、“六”、“九”等数字并不是实指。

示例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成都平原的农历八月,本是秋高气爽的好节候,却刮起了怒吼的狂风,这是突变。古人谓之曰“突异”。狂风一起,诗人首先感到是自己的茅屋遭受侵袭。一个“我”字是用得很亲切的,为下文的“吾庐”的“吾”字伏下照应之笔。“三”是个虚数,古人用“三”,有时形容多,有时也可以形容少。“三家村”表示不多几家的小村落,“三”就形容少。这里的“三重茅”,说的是草堂盖得很薄,不多几把茅草。因为薄,所以经不起风吹。“三重茅”是杜甫当年所居草堂的实况,今天的草堂,作为纪念诗人杜甫故居所在的名胜之地,已经看不见他的旧屋了。[3]

3、用典。

运用典故中,释义就显得十分重要。对于初中生,典故本来就掌握太少。

示例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三句说自己虽然已经有了白发,但是尚有豪放开朗的心胸。“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用《汉书·张冯汲郑冯传》的故事(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获罪被削职,冯唐谏文帝不应该为了小过失罢免魏尚,文帝就派他持节去赦魏尚)。苏轼是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他。末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说为了抵抗西北的敌人,要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4]

4、互文。

互文这种重要的古诗文的表现手法,在释义上面就要下足功夫,不然翻译上面又要出问题。

示例

《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句中的“东、南、西、北”便都是虚位而非实指。这里只是夸张地来形容木兰出发前做准备的紧迫情况,照实来讲反而不合情理。下文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的“东”和“西”也是虚位,照实来讲就不通了。这些方位词的连用,很多是为了造成某种气氛,而非实指。这种“虚位”也和上面所谈的“虚数”一样,是古汉语中的一种习惯上的法则。[5]

总之,古代诗歌中的字词句的释义,不能简单放过,重点字词句则一定要翻译透彻,不能是是而非,要准确落实。

诗歌中的释义,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稍稍留意一下,学生的困惑就能避免。

参考文献:[1] [2] [3] [4] [5]均参考语文教师用书。

论文作者:牟伟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  ;  ;  ;  ;  ;  ;  ;  

古典诗歌阅读论文_牟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