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论文_袁洁

为有源头活水来论文_袁洁

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德信实验学校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笔者认为应该是在注重教师灵活运用教材,学生学会活用教材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教学策略来概括——那就是一个“活”字!可见“活”的迫切性与可行性的重要不言而喻。而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施更需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了解他们的性情、激发他们的美感、启迪他们的智力,积极进行教学互动,真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兴趣 性情 美感 智力 教学策略

一、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笔者认为应该是在注重教师灵活运用教材,学生学会活用教材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教学策略来概括——那就是一个“活”字!可见“活”的迫切性与可行性的重要不言而喻。而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施更需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了解他们的性情、激发他们的美感、启迪他们的智力,积极进行教学互动,真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1、“活”字教学的战略意义。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习《语文教学大纲》,使我们明白“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灵活运用教材是在掌握语言和文字基本功的基础上进行对教材的再创新。

2、 “活”字教学的可行性。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撰文《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特级教师钱梦龙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教活”。“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故此,“活”在教学中的运用是显而易见的。

3、“活”字教学的紧迫性。由于考试和绩效双重压力,至今一些学校依然在“重压之下出成绩,汗水时间换分数”;有的学校“以练代讲”,师生疲于奔命;更有甚者则从“满堂灌”变为“满堂问”,以为学得“活”之方法……

到底该怎样让师生从呆板的教学模式中冲出重围,从繁多的练习、无休止的考试以及叫苦不迭的分数等等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如何令师生费时少却又能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呢?无疑,这成为当前小学语文界研讨的“难点”和“热点”。毋庸置疑,解决方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小学语文教师以“活”促教,使学生灵活变通而具有创新精神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也是我们能够做到的。

二、教学原理

1、调动学生的兴趣是“活”教学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论语?雍也篇》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原理告诉人们,兴趣使人产生欢快的情绪。要让学生一上语文课就能够得到内在的满足。研究结果显示:当学习者情绪轻松、愉快、高涨时,学习效果是理想的。而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呢?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目标,相信自己能够学会、能够学好,树立自信心。二要让孩子们看到学习中的快乐,教师要注重分层教学,循序渐进。三得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写字、背书、完成试题都和孩子们相依相伴。

2、了解他们的性情是“活” 教学的实质。

只有与孩子们一起学习、游戏,才可能成为他们的知音、知己,才可能了解他们的所思所虑。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与传递,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认同基础上进行。作为语文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甘苦;少做“严父慈母”,多做兄长学友,让学生亲近、信赖、仿效,而不是高高在上,产生心理距离。这样教师才能得心应手,进行“活”的教育,学生才能精神饱满,灵活地学习。笔者在教学中就深深感到微妙的情感效应都深深着课堂的教学实效。当情绪饱满、面带微笑时,能产生巨大的教育潜能,若教材也是情文并茂,则教学效果是极佳的;反之会使学生的情绪低落、思维呆滞、精神紧张,教学任务无法顺利完成。

3、激发他们的美感是对“活”教学的补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每一次成功的语文课都如一首和谐动人的乐章,让人回味无穷。教师要使自己性情美,做到积极进取、心地善良、平易近人,要让自己形象美,做到仪表端庄、仪态大方,干净整洁;要让自己语言美,做到普通话字音标准,情感丰富,幽默诙谐;要让自己书法美,做到书写美观、字体规范、整齐漂亮。这样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性情的美、形象的美、语言的美、书写的美,才能激发他们去领略美、赏析美、想象美、体验美、创造美,才能使双边活动配合默契,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狭小又广阔的美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充分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现美、追求美、塑造美、创造美的人生。

4、启迪他们的智力是“活”教学的任务。

我们知道,教学的任务最终是要培养会思考的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启迪智力是重中之重。“活”字教学就是要让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做 “导演”,绝非演员,要懂得根据学生“主体”发挥情况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因此要具有良好的教学机智和灵活的应变能力。既要熟悉大纲要求,又要了解学生愿望;既要对教学目标烂熟于心,又要对孩子们了如指掌;既要善于钻研教材,又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既要对知识点胸有成竹,又要对学生赏罚有度。做到精心启发,悉心观察,耐心等待,让教学任务完成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三、教学方法

1、五官合作法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战场,也是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提高思想水平的主渠道。要促使学生耳听、眼看、口读、手写、脑想的“全频道”地进行接受、“多功能”地组织协调、“立体广角型”地参与渗透。在授课程序设计方面更要兼顾教材思路、教法思路和学法思路,并充分考虑“听、说、读、写”的最优化组合以及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相机穿插,使学生尽可能地让大脑皮层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保证全神贯注而又轻松愉快地上好每一节语文课,真正在主战场上打好提高学习效率的攻坚战。

2、 问题情境创设法

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申。”读书读书,最终书还是靠学生自己去读懂,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可让他们受用终身,语文课本充其量只是个例子而已。以启发式教学为例,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引而不发,跃如也”。所以,作为教师要大胆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留足够时间让学生先想、多想,给学生引路架桥,让他们学会自己走路过桥。方法上,可让学生互问互答,取长补短,或改由学生问老师,共同切磋。教师只是以参与者身份融入其中,便于拨动学生心弦,点燃好奇之火;扫除障碍,解开症结,指点柳暗花明处,师生都进入“积极思维的王国”,教学相长。

3、“现蒸热卖”作文法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常常为作文犯难,教师每每为批改发愁,真可谓谈“文”色变。如何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呢?不妨可以试试“现蒸热卖”作文法。所谓“现蒸热卖”就是指当堂出题、当堂指导、当堂训练、当堂批改、当堂讲评的口头作文训练方法。其好处是:容量大,一般一次可训练几道题;周期短,体现了“短、平、快”的节奏特色;兴致浓,人人参与,气氛热烈,引进竞争机制;费力少,教学双方一般都可当堂清,不留后遗症。方法上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刚开始选题难度可低些,尽可能使学生感兴趣,有得说,并帮助他们消除顾虑,激发说的欲望,强调重在参与,传授说话技艺,逐步养成“出口成章”的说话习惯和能力。“入门”后可开展说话竞赛,如即兴说、论辩、演讲、求异说等,还可以把说和写结合起来,先拟提纲,再扬长去短,取长补短修改成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践证明此法效果颇佳。

4、主题教学渗透法

通过每一个单元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主题教学的渗透。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就得注意运用“迁移”规律,变封闭式为开放式,使小课堂与家庭、学校、社会大课堂互相渗透。扩大信息量,创造机会,增加实践,从深度、广度和效度上巩固知识技能,弥补小课堂之不足。方法上,可搞些诸如“一日一词接力”、“语文早餐大家说”等活动及组织“读书俱乐部”、“文学社”、“书画社”、“小记者”等社团,使人人都有“风光”的时候,个个都有理想的去处,走向社会“观光记游”,“采风调查”,“当业余编辑、节目主持人”等等。总之,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语文学习,在活动中发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让“活”字贯穿到教学之中,力求达到变教为学、会教会学、乐教乐学、活教活学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版)2009年2-3期

2、《新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如何说孩子才肯学》 阿黛尔·法伯 伊莱恩·玛兹丽施 (美国)

(中央编译出版社)

论文作者:袁洁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  ;  ;  ;  ;  ;  ;  ;  

为有源头活水来论文_袁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