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语言艺术,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论文_孙美萍

巧用语言艺术,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论文_孙美萍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孙美萍

摘要:教师语言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益,语言就要亲切,富有情感,做到精炼,点到即止,并且要生动、通俗,做到有幽默感且而有激励性,同时使用好体态语言。

关键词数学教学语言艺术积极性

师生之间的沟通,语言交流是第一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是完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书本之间交流活动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工具。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要充分发挥教师促进者的作用,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内容表达得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的信息载体。

 一、提高课堂提问语言的艺术性

与其它认识过程相比,课堂教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问题不断提出并得以有效解决的过程。有效的提问往往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学习。然而,在提问过程中,老师也要注意提问语言的艺术性。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提问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利用课堂宝贵的时间进行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能够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只有在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被调动。因此,老师在提问过程中,为了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就要在用语的多样性上下功夫,最好能够有一定的肢体语言,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

二、激励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

作为一名老师要学会使用激励的语言,发挥语言的战斗力。尤其是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更要懂得激励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老师经常会使用一些具有激励性的语言,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激励性的语言虽然对学生的学习能够产生很大帮助,但是,老师也要掌握其使用艺术。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老师表扬自己,但是老师过度的表扬反而达不到预期目的。太多的赞美性言语会使学生感觉麻木。因此,老师要掌握有效的表扬语言艺术,在学生取得小的进步时,老师可以降低表扬用语的赞美程度,尤其是在学生犯错误时,老师的用语既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能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三、数学教学语言要幽默有趣,体现其趣味性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有趣的课堂语言能弥补数学教学内容的枯燥、呆板,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有时在课堂中也可插入小故事、顺口溜、谜语等,如“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这样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简单化。听优秀教师讲课,其特点除简练有力,委婉动情之外,还充满幽默与风趣。独具特性的教学幽默语言既是一种教学的艺术,也是一种教学的风格,其每一点无不闪耀着教师思维的智慧火花,无不激荡起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针对学生不注意分析已知条件,忽略隐含条件而引发出错误的证题思路,结合当今学生错别字较多的情况,我分析题意后说:“这位同学的思想走到牙路上去了”,故意将“邪”读成“牙”,引起学生轰堂大笑,这既提高了学生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的重要性,又告诉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要不得。

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地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

三是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四、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体态语言、手势语言等都属于课堂教学中的无声语言,这些语言虽然没有声音,但是却能很好的辅助老师进行课堂教学。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无表情,就难以称之为一个合格的好老师。老师应该有效运用无声语言做出丰富多彩的表情,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正在进行独立思考,老师没有过多的唠叨,而是投给学生期待的表情,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究,给学生留出广阔的思考空间,在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时,老师耐心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并与之交流,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五、课堂教学语言要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感性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这一思维特征,对学生开展有效教学。小学生不仅喜欢颜色鲜艳的事物,而且喜欢美妙的声音,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通过语言的运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老师的授课声音要响亮,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如果老师的声音低沉,不仅不利于信息的传播,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老师洪亮的声音,使得学生也变得精神抖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会出现不集中的现象,如果老师能够有效运用语言艺术,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将再次被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六、体态语言,恰到好处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没啦别恩根据实验指出,人们获得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38%来自语言,55%来自面部表情。可见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加深印象,教师除了充分利用有语言外,还要辅以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主要有以下几种:注视,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用目光注视可以沟通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视线联系要平视,不要仰视或俯视。教师的目光多是信赖的、鼓励的、赞扬的,但也有批评的、否定的,种种目光都使学生心领神会,从而受到教育、启发。有经验的教师用眼扫视一下,课堂就会安静下来,“此时无声胜有声”,用目光批评比语言责备更有效。表情:教师和蔼微笑的表情,有利于学生在亲切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严肃深思的表情会启迪学生对问题钻研,探讨;微笑、点头表示肯定,摇头、皱眉表示否定。教师的表情能把学生带到一定的意境当中去。动作:课堂教学中若没有手势,就像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

教师良好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实施新课改、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它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合理的课堂语言的运用能帮助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论文作者:孙美萍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9月总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  ;  ;  ;  ;  ;  ;  ;  

巧用语言艺术,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论文_孙美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