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关系的行为规范浅析论文_杜雨潇

高校师生关系的行为规范浅析论文_杜雨潇

(湖北文理学院,湖北 襄阳 441000)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与“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教与学的统一体,两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监督,教学相长。师生之间,尤其是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会有很多共同之处和共同语言,创作一个和谐的“教与学”环境,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是实现教学相长的最佳途径。所以师生关系是高校教师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也是高校教师必须面临和处理的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关键词:师生关系;道德规范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由此可见,在高校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轻松交流的学习氛围、是实现教学相长的最佳途径,所以目前“师生关系”是高校教师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

一、优良的师生关系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老师教学工作的开展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老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者,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付出了很多脑力与体力。

据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的工作效率被心情影响着。而在老师的日常工作中,和他们相处最多的就是学生,故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升老师教学的热情。并且当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相互信赖、相互尊重的情感纽带时,也会激发起学生对于老师工作的认可,尊重老师的教学、提升自己的求知欲,不断提升教学工作的效益。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据国内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中小学生中约五分之一的人认为教师难以亲近,彼此之间无法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与教师相处感到十分愉快;当心中有了秘密时,只有 3%的学生会告诉老师,“老师”排在“知心朋友”、“兄弟姐妹”、“父母”之后的最后一位。这一数据显示了目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较大的隔阂,我们更应该重视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教师们日常的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当代大学,同学们民主意识和平等观念强烈。在以往传统教育中,教师出于中心信息源,控制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而现在,教育教学在实际上有若干个中心。学生们不再像过去一样紧紧的依靠教师来获取知识,自主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他们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社会经验也日益增多,思维的独立性和判断性显著提高,受社会多元化思潮影响,他们不再唯父母、师长之命是从,从而通常会养成一些不利于学习的坏习惯。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教师和学生关系如何”。现在新型教育体系的成立,高校师生关系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而一个学生,当他收到教师良好的期待关系时,他会调动最大的潜能,克服困难向目标前进,就如同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说的:“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

(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老师自我能力的提升。

在高校师生关系中,教师除了扮演知识传播者、智力培养者的角色之外,还扮演着家长代理人、纪律执行者、学生的知心朋友、团体的领导者等等角色。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时,肯定先会以身作则,高标准的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道德水平。

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同学们更加尊重理解老师,这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与鼓励,而学生对教师的期待会对教师的工作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有利于教师提升自我能力,实现自我价值飞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高校中,教师有教师的职责,学生有学生的权利,如何拿捏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两者之间的分寸,这就是师生关系道德规范的重点。面对新形势中师生关系存在的冲突和不良现状产生的负面效应,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积极主动地探索教育教学科学化的道路,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纯洁的新型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和保持,离不开道德规范的约束和调节,而教师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观念对师生关系的状况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作为老师,我们该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鲁洁教授在他的《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一书中曾提到:“道德教育的基础是人对人的理解”。千百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有效进行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而如何才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一)彼此尊重与理解。

首先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应该追求师生关系的平等化。师生关系的平等,不仅是指言语、知识和信息的表达、倾听过程,更是教师和学生双方情感的沟通与相互理解的过程。教师应抓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导之以行”这三个方面,对学生倾注关爱,尊重学生的人格,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更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要多和学生交流,在教学上引导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毕竟一个只注重教学而不关心学生的教师是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的。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人格上的尊重。“强制手段”、“高压政策”都会阻碍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所以在师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师生人格关系上的平等,每一个学生都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和教育主体。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想法,建立一种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互相欣赏与关爱。

其次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做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欣赏,相互关爱。高校学生在观察、模仿、判断等方面的能力是很高的,而从本质上来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能力、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等职业品质的修养水平决定着教师在学生眼中的权威性。所以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在治学、为人、处事等方面以身作则,为同学们梳理榜样,获得同学们的欣赏。同时作为老师,在某些时候我们也应该放下架子,学会欣赏学生的优点,营造一种和谐道德的高校师生关系。

(三)加强沟通与交流。

最后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老师和同学之间加强情感的沟通和交流。目前高校师生关系大部分存在交往次数少、频率低,情感淡薄等问题。我们高校师生关系应该避免工作化、功利化、疏远化,应该努力加强高校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扩展双方的交流渠道。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为同学提供多种与其联系的途径,也应该参与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与同学们多多交流。师生关系不应该止步于那间小小的教室,应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我们的师生关系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新型的道德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要求很多,但从本质上出发就是简单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八个字。陶行知先生曾言:“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教师就是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同学们做出表率,在教育教学中,既要“言传”,也要“身教”,时时刻刻都已教师的良好道德言行去教育影响学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们的表率。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与师生关系的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高校教师的道德规范又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生涯中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太平主编.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修订版).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年版.

[2]梅贻琦.《大学一解》发表于《清华学报》第十三卷第一期.

[3]陶言.《我们的信条》发表在《新教育评论》1926年11月21日.

作者简介:杜雨潇(1996.05-),女,湖北襄阳人,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团委书记,主要研究领域:学生思政工作。

论文作者:杜雨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高校师生关系的行为规范浅析论文_杜雨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