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省民办高校汽车专业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省民办高校汽车专业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省民办高校汽车专业 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邓丽蓉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3)

摘 要: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陕西省作为“丝绸之路”的源头,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节点作用。在此背景下,文章以西安汽车职业大学为例,通过对汽车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陕西省民办高校汽车专业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进而对我国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有所启示,并服务于整个“一带一路”的建设。

关键词: “一带一路”;陕西省民办高校;汽车专业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1 引言

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并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需要更多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国家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广泛,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汽车行业,它的战略支点作用愈加明显。这就为民办高校汽车专业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2 陕西省民办高校汽车专业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

“一带一路”沿线65 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以英语为交际语言,本研究以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大学为例,在2018 年9 月到2019 年9 月期间,通过对本校15 名英语教师和2017 级汽车工程系79 名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得出民办高校汽车专业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

2.1 学校方面

陕西省80%的民办高校比较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但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其重视程度不够高。很少设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并且文化和交际实践活动非常少,甚至没有。教师们对目前使用的汽车英语教材基本满意,但满意度不高。

各组大鼠给药42 d后,大鼠血清TGF-β1浓度依次为Nif+CsA组>CsA 组>Nif 组>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CsA 组、Nif+CsA组的血清TGF-β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Nif组虽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if 组相比,Nif+CsA组的血清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5),CsA 组虽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2 教师方面

汽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给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提高其语言技能。95%的英语教师具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识,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够重视文化教学,意识与实践相脱节。陕西省民办高校只有极少数汽车英语教师有出国学习文化的体验,很少有进行跨文化交际实践的机会。

2.3 学生方面

Although clinical guidelines (Table 2) currently recommend considering indefinite anti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alignancy, they do not recommend a specific anticoagulant drug due to the limited evidence available.

陕西省民办高校汽车专业87%的学生英语语言基础薄弱,导致大多数学生不敢抱有语言能力提升的愿望,更不会重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90%的学生掌握有一定的日常文化,但缺乏广度和深度,需要进一度增加对深层文化的了解。由于陕西省地处西北,学生国外文化知识的来源方式局限,主要通过教师教学来学习国外文化。学生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考试能过关,急需加强其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学生对课堂活动参与度较低,但是对英语教师、英语教材有较高的要求,不满足目前学校开设的英语课程。

3 “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省民办高校汽车专业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措施

陕西省民办高校的汽车英语教师要以“一带一路” 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既有精湛的汽车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英语语言、能够满足沿线国家合作发展需求的跨文化沟通人才。

3.1 提高教师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两年后,老板终于松口,答应放李高明回家,条件是他必须做到春节前。李高明高兴,但他没有日历、手表,靠什么算日子呢?李高明看着工地旁的包谷地,估摸着等包谷收完了,再过一段时间,他应该就能回去了。“真的是看着那个包谷地过,等着时间回家。”

3.2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注重“汽车+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在两季到来之前,黑龙江销售就根据春耕、秋收启动先后顺序、耕地面积、种植结构等,测算出各区域用油需求量等情况。“例如今年在秋收前对所属六个市县进行了调研,并根据嫩江、北安、孙吴、黑河四座油库分布情况划定保供区域。”黑河分公司副经理洪松涛介绍。

3.3 选择、编写、使用具有中外文化元素的汽车英语教材

“一带一路”建设对国际化英语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惯例、有深厚的英语语言文化及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国学素养和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汽车英语教材的选择要考虑学生英语基础、学习兴趣等因素,也要顾及教材涵盖文化的系统性和广度。如果没有适合本校学生的汽车专业英语教材,有资质的老师可以通过校校合作或校内合作的方式,编写出兼顾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教材,锻炼学生用英语讲述汽车行业相关知识的能力。在汽车英语教材使用上,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主,要灵活地运用教材,并辅助其他网络、影视、音像等教学材料。要与时俱进,删减陈旧的、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及时增补符合学情和现实需求的教学材料,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教师的综合知识水平、文化交际信念、实际教学经验等都是影响汽车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首先,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利用多种途径和一切空余时间广泛阅读和跨文化交际相关的中英文书刊,观看相关影视资料,以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教师要通过到国外旅游、留学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等方式,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最后,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丰富课堂内外活动形式。教师只有将跨文化交际意识、具体实践、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要培养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掌握精湛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涉外沟通能力、同时了解外国文化风俗均必不可少。笔者所在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每年能为社会输送2600 余名优秀的汽车专业人才,但毕业生能够跟随企业一同“走出去”,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出策出力的却寥寥无几。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职业高校英语课程的课时越来越少,学分不断压缩,从而导致师生都以通过相关英语考试为目标,客观上加大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难度。为此,学校层面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既注重学生汽车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也能够增设英语辅修课程种类,如非洲文化、英美文化、欧亚文化、国际工程管理实用交际英语、外贸英语等课程,学生不仅能学习汽车专业课,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涉猎辅修英语课程,以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拓宽和加深文化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3.4 调整传统教学模式为混合式教学模式

英语语言教学模式的选择要依据课程类型、课堂规模和学生特点。陕西省民办高校汽车英语教师主要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教学效率。民办高校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较差,且民办学校汽车英语课堂学生人数较多,不适宜在全校大范围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调整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呈现和运用,

充分实现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混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进而实现有效的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精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3.5 测评与教学结合,“国才考试”选拔跨文化交际人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的背景下,2016 年底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推出了国际人才英语考试(Eng -lish Test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简称“国才考试”)。“国才考试”是衡量新一代人才职场沟通能力的综合素质考试,为用人单位招聘、选拔国家急需的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和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能够以测促教,以测促学,促使“一带一路”背景下所需的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陕西省民办高校要抓住时代机遇,让学生获得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以国际外语人才的广阔内涵促进学生的培养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紧密地将“国才考试”与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培养相结合,扭转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在外语教学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以使汽车专业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肩负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壮大的使命。

4 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具有英语语言能力、相关专业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对陕西省民办高校汽车英语教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各校应结合自身特点,首先提升教师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同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注重“汽车+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然后选择、编写、使用具有中外文化元素的汽车英语教材,并且将传统教学模式调整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最后测评与教学相结合,通过“国才考试”选拔跨文化交际人才,为国家培养更多具备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以及较强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汽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 (06):2-8.

[2] 穆琳洁.“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再认识[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报,2017(03):6-9.

[3] 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06):16- 22.

A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Automobile Professional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anxi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Deng Lirong
( Xi'an Automobile Vocational University, Shaanxi Xi'an 710003 )

Abstract: With the proposal of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trategy, Shaanxi Province, as the source of the "Silk Roa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Under this background, taking Xi'an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Automobile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automobile major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strategi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automobile professional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anxi Province. It enlightens the cultivation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alents in China and serves the whole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Keyword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anxi Province; People with talent Automobile Professionals; Strategi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中图分类号: G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988(2019)19-201-03

10.16638/j.cnki.1671-7988.2019.19.071

作者简介: 邓丽蓉,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科研项目:“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KJ025)”。

CLC NO.: G30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9)19-201-03

标签:;  ;  ;  ;  ;  ;  

“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省民办高校汽车专业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