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型“党员之家”浙江经验论文

依托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型“党员之家”浙江经验

陈 君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0018

摘 要: 进入到十九大以来,党建工作有了新特点。浙江高校以图书馆为依托的资源型“党员之家”建设有了新模式,较好避免了建设重复、利用率低、战斗性不强等问题,总结出了一条新型路径,形成党的理论研究新依托、党性教育新阵地等经验,也进一步提升了图书馆文化内涵和层次。

关键词: “党员之家”;党建工作;资源建设;图书馆

对于“党员之家”概念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广而化之而言是基层党组织从事党性教育、开展党员活动的有效阵地,一般而言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实体场所。为了顺应互联网的发展和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全国各地也出现了网络“党员之家”、虚拟“党员之家”,进一步丰富了“党员之家”的形式,为发挥好引领示范起到很好的作用。聚焦到高等院校而言,“党员之家”的建设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甚至各个二级学院都会有一个“党员之家”,成为学生党员主要活动场地。近年来,“党员之家”硬件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党员之家”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在凝聚学生教工党员方面成效显著。

1 高校“党员之家”建设一般模式

高校“党员之家”根据党员群体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学生“党员之家”,一类是教工党员之家。学生“党员之家”又可细分为院系(所)“党员之家”和校“党员之家”。

1.1 建设现状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相关公示文件,目前浙江省已建成高校院校两级“党员之家”超过962个。[1]而根据2019年数据,浙江省各类高等院校108所,其中本科学校59所,专科(高职)学校49所,平均每一所高校拥有超过8个“党员之家”,初步可以判断“党员之家”已经与高校院系规模相匹配,即各二级学院(系、所)都已建立起自己的“党员之家”。以浙江省最早成立的高校“党员之家”浙江大学云峰学园“党员之家”为例,从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实现了“党员之家”的规范运作;另一方面是品牌建设为切入点,发挥“党员之家”凝心聚力的功用,成长为学生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接受党性教育的精神家园。

3、撒好后再喷几次水,用保鲜膜包住整个盆,放在有光照的窗台上,每天喷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一周左右可长出新芽,再撤去保鲜膜。

1.2 存在问题

学生是高校中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个群体,高校在做好校院两级“党员之家”的同时,也会难以避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难免呈现出学生“党员之家”活力强于教工“党员之家”。学生党员人数众多,活动也较多,较好地开展了相应党的理论方针教育与宣传活动,提高了党员同志理论水平,反观教师党员活动就会显得较为单一枯燥,不够活泼生动,在宣传性和传播性上都不够。第二是活动开展层次还需深入,当前“党员之家”活动主要停留在宣传讲解层面,理论研究层面仍然较少涉及,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2 资源型“党员之家”建设方式

(3)嵌入党建电子资源。党建电子资源(包括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库、党政科学决策支撑服务平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库、“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知识库、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库、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专题库等)的浏览除了可以在移动端及PC端中使用外,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员之家”还专门设立了党建文献朗读亭和茶几式党建文献电子阅读机,提供多形式的党建学习途径及方式。

(1)重新编排党建研究期刊。整理现有馆藏期刊,重点筛选涉及党务工作、理论研究、国际政治等相关期刊,改善图书馆纸本期刊低利用率现状,形成以党建研究为核心及亮点的纸本期刊建设布局。

2.1 载体选择

(2)展示重点党建研究文献。重点设立关于领导人思想研究、中国革命历史进程、政治建设等当下热点研究文献专架。系统性、全面性、新颖性地展示当前业界学界研究关切,切合用户最新需求,激发阅读及研究兴趣。

2.2 资源选择

养殖场要重视保持养殖环境的干燥卫生,避免腺病毒诱因的产生。在疫情爆发后,要准确分辨症状,快速确定病因,对症下药,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防控,使疫情得到快速有效的控制。

1.2.3 血清HE4水平测定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清HE4浓度。血清HE4浓度ELISA试剂盒购自CanAg公司,按操作说明书进行。

现在,我们住进了楼房,独轮车也失去应有的风光。可父亲舍不得把它处理掉,还收藏在楼下车库的一角。每过两三个月,父亲就去把车子擦一遍,车轴里还上点油,然后望着它,摸摸它,还自言自语地说着什么。

高校图书馆已经具备党建研究方面丰富文献资源,在纸本文献资源及电子资源方面尤其在数量上已经具备较大优势,而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第一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此类纸本文献将分到“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一类别,给用户的感觉会觉得比较枯燥乏味,利用率较低。第二如果只是通过书架形式进行此类文献的展示,一方面是较为分散,没有集聚的规模效应;另一方面是单纯的摆放展示也无法足够吸引用户进行取阅。因而我们需要对现有的党建资源进行梳理,而另一方面借助新型“党员之家”建设对该类资源重新设计展示方式。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员之家”为例:

党建期刊文献一览表

“党员之家”场地有很多选择,有位于学生公寓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功用的选址考量,有位于学生活动中心以聚合各类活动的选址考量,有位于学院办公场所以方便基层党组织组织进行指导的选址考量。而从资源型“党员之家”角度考虑,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是人流量大。人始终是事业运动中最积极活力的因素,选择人流大的位置设立“党员之家”可以更好彰显党的自信心,将不利于党发展的消极因素及早的消除在萌芽状态,又可以吸收更多非党员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是公开性。真理越辩越明,在一个公开的场合,更可以将党的政策和理论向更多非党员同志阐明,扩大了传播的范围。综合以上两个因素,高校图书馆具备建立资源型“党员之家”的有利条件。图书馆一般地处高校心脏地带,是学生教师学习科研的重要场所,每日人流量十分巨大;另一方面作为学校信息资源保障中心与“资源型”党员之家的依托基础相契合。

“党员之家”主要作为党员同志的活动场地,近年来在内涵深化上做足文章,因而资源型“党员之家”的建成为更多形式“党员之家”进行了有益实践。资源型“党员之家”指的是资源建设视域下的一种新型建设模式,加大党建文献资源配比,提升“党员之家”层次。

3 资源视域下的浙江经验总结

资源型“党建之家”的建立主要依托图书馆丰富党建文献,重新整合图书馆党建资源,在专业空间中集中展示党建相关纸本及电子文献。同时又具备传统“党员之家”活动宣传、活动宣讲、活动开展、活动展示等功用。

3.1 有效避免空间资源浪费

在浙教工委办〔2015〕18号文件[2]中对“党员之家”建设有了具体标准,要求面积在五十平方米以上,党建读物不少于20种100本以上,而任一高校图书馆党建文献资源不会低于上述文件要求。结合图书馆“馆中馆”资源构建形式,上述文件中的面积要求也较为容易实现,因而有效避免了相关载体的重复建设。一方面为“党员之家”建设节约了资金,党建资金可以用在其他更多地方;另一方面优化了图书馆党建资源布局,提升了资源利用率。

3.2 形成党的理论研究有效依托

要对党的理论进行研究必须具备丰富的党建文献资源,依靠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队伍。在目前情况下,尤其在全国高校大多已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现状下,往往存在的问题是较为专业的研究队伍有了,而专业的支撑研究文献分散杂乱没有梳理。通过资源型“党员之家”的建设,使得党的理论研究有了研究场地和专业文献支撑,另外也是党的理论付诸于实践的一个有效场所。

3.3 形成党性教育新的战斗阵地

资源型“党员之家”并没有剥离传统“党员之家”活动开展这一基本作用,反而是强化了这一效用。图书馆每日进出的大量人群成为党活动开展的有效对象,扩大了原来只有党员参加的人员来源,进一步吸收壮大我们可以团结的有生力量。另一方面,结合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可以将我们的主题宣传通过较为生动浅显的方式在师生中进行有效传递。第三方面,是很好地提升了图书馆文化内涵和层次,很好地将党的宣传融入到图书馆建设中。

4 结语

资源型“党员之家”是根据高校特点,从资源建设角度入手,从活动开展便利性、活动人员壮大、研究水平提升等几方面着手的新型设计思路。它会在进一步扩展中国共产党在师生中的影响力方面发挥重大作用,而另一方面更加需要在党组织的的领导下,如何依托好资源,如何运用好资源,进一步提升“党员之家”的精神引领作用将成为我们新时代的一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要点[EB/OL].[2019-6-24].

[2]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关于开展“党员之家”扩面提升工程建设的通知[EB/OL].[2019-6-24].

项目: 本文系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18年党建专项课题“浙江高职院校党建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801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陈君(1990-),硕士,助理馆员。

标签:;  ;  ;  ;  ;  ;  

依托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型“党员之家”浙江经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