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课堂评价语言的思考论文_肖仕坡

对数学课堂评价语言的思考论文_肖仕坡

肖仕坡 四川省宜宾市江北实验小学 644000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3-003-01

教学评价语言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思维水平、道德行为、认知水平等方面进行评定、启发、激励,引导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贯穿于教学中的即时的、情景性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推动学习进程的重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教学语言艺术,他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由此可见,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课堂学习的效果,而且关系学生的终身发展。现结合我们的实验研究谈一些看法:

一、评价语言要具有趣味性,体现课堂评价的激励性。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在实践中,我们认为教师教学评价语言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要求出发,根据目的的不同,或严肃、或温和、或激昂,但无论什么样的语态,都应具有激励性。只有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产生莫大的兴趣和动力。如我们观看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录像课《相遇问题》一课时,学生得出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吴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时,一学生发现这两种方法之间有联系,吴老师说:高人在这呢!我都没看出来,像这样的学习多聪明呀!掌声给他。”老师热情昂扬的评价语言使这位学生激动得涨红了脸,也引得所有学生羡慕不已,大家又纷纷发言,不知不觉中又形成了一个教学高潮。

二、评价语言要具有时机性和启发性

不少数学教师都有这样错误的认识“数学教学就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评价,应该尽可能的在每一堂课上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评价的重要性。”实际上教师的这一想法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教学的实际。一方面过多的评价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里是很难实现的,另一方面过多的评价会造成学生对评价语言产生一定的抗体,也就使评价失去了其原有的效果。所以注重评价的时机性和启发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学习“无限循环小数”的概念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抽象的概念,我先让学生把音乐课堂上的节奏课搬到数学课堂上,让学生跟着我拍出有规律的节拍,在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有规律的节奏中时,我告诉学生:“如果我们选择一直拍下去,我们会拍多少下呢?”“无数下”学生兴奋的回答。“同学们回答的非常的准确,那么如果我只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或者是2分钟的时间,你们能数出自己拍打了多少下吗?”学生回答道:“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看来同学们都很聪明,第一种情况就是我们本堂课要学习的‘无限循环’的概念,下面就请开动你们聪明的大脑,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无限循环小数’吧!”于是一堂丰富多彩你的数学课便热热闹闹的展开了。

三、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性地课堂教学语言

人们喜欢幽默,因为幽默中带有风趣,风趣可以产生快乐。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性语言,能给学生带来亲切,带来快乐,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一些幽默、生动的小例子,往往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而且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情感,有助于知识的学习。语言的幽默风趣,不是海阔天空,一定要恰如其分。如果只是为了追求笑声,而牵强附会胡乱联系,那就把幽默庸俗化了。只能是哗众取宠,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有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才能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四、宽容与理解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独特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必须首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特别是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材、与教师的理解有偏颇时,我们如果能用宽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护孩子稚嫩纯真的心,那我们的评价语言才会宽容、亲切、真诚,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与赏识,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

当然,既然是评价,我们就要明白其目的和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调节课堂气氛,而更重要的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使他们看到自己学习的优势,提高自信心,我们的课堂才可能是激情燃烧的,才可能有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汇。因而教师评价的语言首先应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要客观公正的反映学生的长处和缺点,评价的语言要富于变化,不能千篇一律,评价应体现教师的“因材施评”;教师评价的语言应该机智更应该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试想有哪个学生愿意接受不真诚的评价?学生尚处未成年,他们是需要真诚的呀!所以评价的语言要以朴实为主,毋须华丽。

当然,评价语言不止局限于有声语言,多样的无声语言更具魅力。也许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下抚摸都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就是说眼睛可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感情,如高兴、气愤、赞成、反对等。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都是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

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新理念下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要真正发挥老师评价语言的导向、激励等作用,还需要在体现评价指标的操作性和构建更科学的评价体系方面进一步努力。

论文作者:肖仕坡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对数学课堂评价语言的思考论文_肖仕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