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地方课程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地方课程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赵虹元[1]2003年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地方课程资源开发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针对我国大一统课程体系的时弊,积极倡导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力图充分发挥地方性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构建地方性课程体系,以满足不同地区的教育需求。此举无疑将使我国基础教育发生质的变革。 拉祜族是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主体民族。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缓慢,大一统的课程体系导致了“新读书无用论”的存在。因此,如何把握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良机,大力发掘与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构建只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切实体现农村教育为农村服务的教育宗旨,成为当前拉祜族基础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本研究试图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拉祜族需要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理念与对策。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其开发的意义。澄清课程资源的内涵、分类与特性,揭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第二部分,拉祜族的基本情况。从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状况、教育发展状况等方面加以分析。 第叁部分,拉祜族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本部分在调研的基础上,剖析影响拉祜族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各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研究拉祜族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对策。基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以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实际需要与民族文化特征,在探讨澜沧县拉祜族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提出若干具体措施。

赵虹元[2]2004年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实施策略——以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研究个案》文中研究说明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着理论薄弱、认识模糊、能力欠缺等问题。少数民族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实施,必须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提高教师的开发能力,注重交流合作以达到资源共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建立适应地方教育需求的课程体系。

余保华[3]2005年在《双语教学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大规模移民和少数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持续了几十年、波及全世界的多元文化主义的浪潮,意在解决人类面临的两大挑战:一是如何理解与处理全球一体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的关系;二是如何处理多民族国家面临的国家一体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的问题。 本研究以多元文化主义作为基本的研究视角,通过文献分析、实证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澜沧拉祜族双语教学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描述与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拉汉两语教学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人类文化共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阐述了研究的缘起、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部分,研究背景。这一部分是论文展开的理论与现实基础,首先整理并分析了相关文献,然后介绍了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历史与现状,并对通过问卷与访谈获得的实征材料进行了针对性的描述与解释,最后界定了研究中的若干基本概念。 第叁部分,澜沧拉祜族双语教学的目标。在对双语教学的目标的理论探讨的基础上,为澜沧拉祜族双语教学目标的厘订提供一种思考的框架。 第四部分,澜沧拉祜族双语教学的内容。主要探析了澜沧拉祜族地方课程的开发以及双语教材的编制。 第五部分,澜沧拉祜族双语教学的方法。这一部分基于对方法的独特理解,从双语教学的模式、策略及具体方法叁个层面系统探讨了澜沧拉祜族双语教学的方法,构筑了一个立体开放的方法体系。

谢红雨[4]2016年在《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民族传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人类文明延续和民族血脉传承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当前,与社会进步相伴生的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以及信息化进程,致使民族文化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遭受前所有未的冲击,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正逐步成为超越地理空间界限和单一民族范畴的共同热点。针对这一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学界形成了民族学视域内的集中探讨和对策建议,但建立在民族文化地理分区基础上,从教育的视角探索民族文化传承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教育视角和人文地理研究范式,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1)传承为研究对象,注重文献分析与访谈调研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联系,时间分析与空间分析相关联。通过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地理基础分析这一逻辑起点,展开云南民族文化区划,考察不同民族文化区的文化传承状况;继而引入一般教育要素解构、整合的基本模式,明确提出云南民族文化传承适宜的区域教育路径;并以石林彝族自治县的民族文化传承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民族文化传承地理基础分析方面。首先,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认识,厘清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性、类型性、和容性和时序性基本特征,并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叁个维度,分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地理基础;其次,通过地理区划与规划理论的实证运用,提出了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叁条原则,明确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六大分区,并系统论述了“滇中彝族主体文化区、滇南哈-彝主体文化区、滇东南壮-苗主体文化区、滇西白族主体文化区、滇西南傣-景主体文化区、滇西北藏-僳主体文化区”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和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区域教育关联性的分析,从教育的视角揭示了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培养传播者、培训运营者、锻造研究者、教育保护者”四位一体的多元促动关系。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要素解构与整合方面,通过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因子”分析,对分属不同民族文化区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实体教育/虚拟教育、形式化教育/非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七种形态,“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中介”四大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这一基础上,遵循文化教育人类学思想的“文教统合”理念,提出了“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以社区教育为辅助的”的叁位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并选择具有典型民族文化区域属性的石林县,对其彝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拓展和延伸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效能。本研究问题涉及“教育、地理、文化、民族”的多领域知识和跨学科整合,一定程度上具有拓展教育学、地理学研究领地,完善教育地理学研究范式的深层意义;研究提出的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路径,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云南、乃至全国同类区域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提供相应参照借鉴。

杨红[5]2010年在《拉祜女童的教育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是一项以布迪厄再生产理论为理论范式,采用宏观教育民族志与微观教育民族志相结合,文化唯物主义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田野研究相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教育民族志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女童班长达九年的人类学重访与再研究,展示45名拉祜女童九年义务教育的全过程,通过拉祜女童的教育选择,探讨学校教育存在的文化再生产现象以及拉祜族女童教育的特殊性。本研究遵循宏观教育民族志研究的一般规范,将拉祜族女童教育放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历史、教育环境之中去考察。一方面对拉祜族女童班教育问题进行纵向的历时性描述与展示,另一方面又对拉祜族女童通过现代学校教育实现向上突破与回归的问题进行共时性的分析与探讨。对拉祜女童进行长期的重访与再研究有利于揭示隐藏在过程中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以及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的阶段性与复杂性特点,将公平的视线贯穿于女童教育的始末。本研究认为学校教育与其所处的社区及其文化行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只有将学校教育置于社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之中,通过人类学的参与观察和民族志描述,从更为宽广的社会文化情境来审视,才能得到较为客观的理解。因此,笔者在第二章对拉祜族的文化“图景”进行了描述。然后,第叁章对拉祜族学校教育进行了从历史到现状的梳理与描写,将拉祜族女童教育问题纳入到更为广阔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之中探讨。拉祜女童通过现代学校教育从山野蒙童转变为现代学童以及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分化是本研究的重点。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小学阶段拉祜族女童带着从传统社区获取的惯习,带着家庭及社区赋予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进入到学校场域所遭遇到的文化中断、文化冲突以及文化适应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也是拉祜女童各种资本积累的过程。第五章主要介绍了处于青春期的拉祜女童在以淘汰为特点的现代学校教育中所做的不同教育选择与遭遇的境况。在青春期,文化的力量开始对女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追求成就和女性性别也开始发生冲突。拉祜山区早婚早育的习俗,事实存在的买卖婚姻以及学业障碍等因素成为她们不同教育选择的“合理”理由。本研究的第六章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出发,描述了45名拉祜女童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途径、过程与可能性。用法国着名社会理论家,人文社会学者布迪厄的实践理论解释存在于现实教育领域中的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进而对性别是否是一种资本进行探讨。本研究认为拉祜女童的教育经历证明,在她们构建自己的社会空间位置时,性别是不可忽略的动力,它包含了一种坚持女性自身独特存在的意向,并在客观结构制度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力量,具备了资本的性质。最后,本研究对拉祜族女童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认为现行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着文化再生产的现象,从而导致社会再生产。现代学校作为外来文明的切入点,应当与少数民族社区和家庭发生紧密的联系,不应当成为“孤岛”。政府应当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既满足他们升学融入主流社会的需要,也为他们提供满足生计需要的地方知识。女童还需要学习诸如生理、心理、健康保健、维权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她们未来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对社会弱势群体教育的关注,揭示隐藏于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同时本研究还是将人类学重访与再研究的方法引入到教育学领域的一种尝试,笔者认为在关注人成长的教育学领域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金双丽[6]2016年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地方隐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高级文化体,世上没有适合一切文化的教育,教育必须满足所属文化的需求。结合多元文化教育、本土化教育的现代教育需求,我们倡导学校教育是反映地域、民族文化特质,体现不同地方需求和具有地方实际价值的教育,使教育在形式上既有国家标准的统一性又有地方本土的灵活性,向多样化发展。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教育者们也不断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出发,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建议。本文借用于文化地理学的“地方”概念及其日常生活轨迹跟踪参与的研究方法,探析少数民族地区澜沧的地方需求及进行地理教学本土化实践的探索,是种新的尝试,也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本文所指地方隐喻是在目前国家标准化地理教学实践背后隐藏的地方性学习需求。从多元文化教育、差异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地方再生产理论出发,运用问卷调查、师生访谈及日常生活轨迹跟踪参与的多种方法,在澜沧地区展开中学地理教学地方性差异的调查。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地理课堂观察及师生交流分享了解了学校地理教学的实施现状: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等级分班和教学实践,在地理成绩和高考升学率上却并不理想;同时,学生整体学习动力与积极性的不足,也将使地理课程离其培养未来公民必备地理素养的目标所有差距。透过学生村落及家庭日常社会生活轨迹探析隐藏其背后的地方性需求;从人和地方实际生活与发展的自然环境认识、经济发展及文化传承保护等方面的需求出发,分析了目前学校地理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上现有供给与地方需求间的不平衡,为其地方化实践提出参考和要求。中学地理教学的地方化实践是基于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本土化实践,它应既符合国家教育要求也适应于地方发展需求,因而笔者从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地理教学实施的改进完善和地理教学环境的创新建设等方面也进行中学地理教学地方化实践的探索。

杨璐[7]2012年在《拉祜族村寨学校教育发展困境透析》文中指出本研究以云南省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为个案,运用田野工作的方法对拉祜族村寨撤点并校后学校教育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研究对贺开村拉祜族社区、贺开小学和勐混镇中学进行了深入考察,通过随机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从中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大量的实地考察使笔者认识到贺开村独特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系统深刻影响着当地拉祜族文化的形成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贺开村学校教育的发展。本研究发现贺开村撤点并校后拉祜族学校教育发展面临困境,其主要表现为:(1)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存在问题;(2)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工作量重,压力大;(3)拉祜族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低;(4)拉祜族学生隐性失学率高。笔者试图运用文化人类学、教育学、教育人类学、社会学的多维视角,从多学科的视野对贺开村拉祜族学校教育发展出现的困境问题进行审视,试图分析导致发展困境的深层原因,主要有:(1)布局调整后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配套资金投入不足;(2)贺开村拉祜族文化的隔离机制;(3)近亲结婚,早婚早育对拉祜族学校教育的影响;(4)隐性失学的经济驱动解释:茶叶贸易的兴起;(5)历史的特殊性,解放前无学校教育;(6)教材不适应山区农村的实际,内容偏难。基于此,笔者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角度出发,提出长期坚持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提高当地寄宿制中小学的办学水平和质量,鼓励大学生到当地顶岗实习,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加强各民族间交流,增设符合当地实际的课程等改善贺开村拉祜族学校教育困境的对策。研究当下拉祜族村寨学校教育,深入剖析其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出改善对策,对于推进拉祜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和构建中华民族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袁愿[8]2014年在《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拉祜族音乐教育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早在20世纪末,多元文化教育模式在音乐教育发展中就占有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多元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对于拥有26个少数民族的云南来说,民族的融合、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有赖于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多元文化教育。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弘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开阔视野,体验和学习其他民族甚至国家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保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树立学生的多元文化价值观。拉祜族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在临沧地区属于11个世居民族之一。拉祜族的聚居地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以山地为主,部分人口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普洱市和临沧市两个地级市行政区内。拉祜族所在的地方比较偏远,经济落后,历史上,文化和文明甚至低于和他们长期聚居的傣族、哈尼族,就现在而言,平均受教育水平仍然比较低。酒井乡勐根村老达堡寨在澜沧县本身就是一个拉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也是保护项目,所以对于拉祜族文化的阐释来说非常具有代表性。本论文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老达堡寨作为深入研究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现状的实例。

参考文献:

[1].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地方课程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 赵虹元. 西南师范大学. 2003

[2].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实施策略——以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研究个案[J]. 赵虹元.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3]. 双语教学研究[D]. 余保华. 西南师范大学. 2005

[4].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D]. 谢红雨. 云南师范大学. 2016

[5]. 拉祜女童的教育选择[D]. 杨红.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6]. 中学地理教学的地方隐喻[D]. 金双丽. 云南师范大学. 2016

[7]. 拉祜族村寨学校教育发展困境透析[D]. 杨璐. 西南大学. 2012

[8]. 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拉祜族音乐教育现状分析[D]. 袁愿. 云南师范大学. 2014

标签:;  ;  ;  ;  ;  ;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地方课程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