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

政府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

陈娟[1]2016年在《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职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对国家创新系统整体创新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高校的技术转移在近年来成为科学政策研究领域的重点。在理论上,一方面迫切的需要破除高校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与传统的“学院科学”范式的冲突,另一方面需要给予高校技术转移直接的理论定位;在实践中,我国的国家经济建设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不可忽视产业整体“自主创新”内核缺失,需要借助于知识生产系统的科学技术成果。然而,数量杂多的技术转移内容相关的研究,却不能弥补高校技术转移理论研究的缺位,经验研究的杂多而内容趋同,不能给出信服的证据。此外,高校技术转移本身具有极高的复杂度,涉及到教育、科学、技术、文化、经济、管理等多方而内容,高校技术转移有着深刻的社会嵌入性与文化桎梏,而学术界研究视角的分离,国家管理机构的官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完善等为高校技术转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困惑。一方面,大量论文紧跟时代主题,认同国外学术界倡导的“创业型高校”理论,却陷入对国外理论及经验的盲目借鉴与粗略的模仿;另一方面,片段化的视野造成对技术转移零散的认识,从而陷入多极悖论。而最重要的,我国高校参与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发展能力的缺失和社会创新与创业文化力量的贫瘠,永远不能靠模仿与空想而得到满足与发展。立足于技术转移发展现况,从高校视角切入技术转移系统,以系统哲学作为指导,综合运用系统哲学、高等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借助于弱的“结构一功能”范式,以高校职能的职责与功能构成为主线,从高校与国家创新系统中其他创新社会主体关系为逻辑起点,阐述高校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中的位置,厘清高校的教育、科研、服务社会叁大职能与技术转移之间的关系。之后从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概念、职责与功能入手,探讨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创建、机制以及治理等问题。同时,通过列举一些典型的案例,探讨高校技术转移系统自组织的运行机制,为实现高校的技术转移治理提供参考。借鉴了形态学的方法探讨了技术、技术转移、高校职责的多态性及复杂性,从生成论视角梳理了它们的历史发展脉络与逻辑,在根源上认识并肃清对它们多态性的认识与指称混乱的现象,并从多级演进关系检视它们内在的机理与关系,给出合适的定位。此外,展示了它们时空演进的谱系,以“连续统”的概念定义了技术转移,高校职责以及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边界变化问题。在高校本身与社会互相影响与塑造的交互关系中,明确了高校当前的综合职能体现在高校应是知识创新的起点,技术创新的伴侣,科技治理的主体及价值创造的战场。在理论的推演上,使用了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Complex Adaptive System, CAS)和叁螺旋理论(Triple Helix Theory, TH)。通过梳理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特征,构建了CAS视域的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结构,明确了高校技术转移系统内组织主体的适应性及整体的演化元素,通过推演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受限生成过程,揭示了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涌现机制,并从宏观与组织水平提出高校置于技术转移系统的介入与应为职责。此外,在对当前经济的非均衡特质进行论证的基础上,驳斥了以还原论、决定论构建的空想的经济均衡系统以及以“投入一产出”模式为分析框架的高校技术转移绩效的悖论,引入了叁螺旋理论进一步阐述高校技术转移系统在参与社会创新路径的演进机制。深入的分析了作为高校技术转移系统,位于高校与技术转移系统交界位置的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 TTO)的叁螺旋特征与组织机制,揭示了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的职责构想。在实践部分,从系统分类视角将高校技术转移的系统运作形态分为技术许可、合作参与和衍生企业叁大模式,论证了叁者的逐级演进关系,揭示了现实的高校技术转移系统是多种模式共存的连续统样态,且高校本身的资源禀赋与演进地位与技术转移模式相生相助。而技术转移本身也超越了任务本身,是高校实现知识的传输与流动,组织的重构与耦合,创新能力的转移与提升,最终培育创新环境与传播创新文化的途径。最终在理论推演与实践展示的基础上,确立以技术转移职责为高校综合功能运作基础之上的治理对策。高校技术转移系统本身是以技术的形态变化为主体骨架,多元组织共同参与的协作网络,遵循自组织的网络“治理”机制,而非“一言堂”的管理机制,揭示了高校在当前科学技术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对于高校来说,高校仍然是以传承科学探索精神,秉承执着的求真、求善、臻美的价值理念将科学技术社区拓展至全社会性质的“无形学院”,从而形成巨大的引力场,为科学技术事务的干预及发展树立行为准则和规范,以知识为主要方式,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分享和创造财富。

赵秀丽[2]2013年在《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的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也正处在一个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阶段,迫切需要把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和行业发展的龙头,理应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但纵观近年来国有企业的发展,其整体创新能力还比较弱,竞争力还不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不仅事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对提升我国整体自主创新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确立和强化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本文在对自主创新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发现国内学者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已有不少进展,为继续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发现,已有的研究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并且主要集中在企业自身建设的研究上,而很少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进行分析。实践中,现代技术的综合性与复杂性,科技、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也决定了企业不能单打独斗、自我封闭,而应通过合作创新、开放创新,形成创新网络体系,有效降低研发风险和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益。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的主体,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需要在其中承担更重要的任务,发挥更重大的作用。同时,国家创新体系从国家、制度和效率层面上外在地决定着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构成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外在制度框架。因此,本文选择从国家创新体系这一角度深入研究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等基本方法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并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首先,综合国内外创新理论,架构了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阐明了国家创新体系和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理论,从理论、历史和现实叁个维度分析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界定了自主创新的科学内涵。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特性。进一步研究了国家创新体系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关联性。重点分析国有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论证国家创新体系下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对影响自主创新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细化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是为国有企业与国家创新体系各部门进行紧密的创新合作提供理论依据。其次,结合我国政府相关政策规定,论析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以便找到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归结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完善、支持创新的社会环境尚不成熟叁个方面,使国有企业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更具针对性。最后,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中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思路。特别强调科学的创新理念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应突出的四个基本理念,即创新驱动理念、协同创新理念、持续创新理念和立法先行理念。坚持“四个结合”的基本原则,即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相结合、市场导向与政府支持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提出了实现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可供选择的基本路径,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方向。本文重点分析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叁条具体实现路径。第一,分析强化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基本前提。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和其创新主体地位确立的关系,为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确定方向和重点,立足解决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加强国有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建设问题,重点解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强调了文化软实力建设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并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更加紧密地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结合起来,着力解决企业自主创新的氛围和环境问题。第二,论述了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企业自主创新,健全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有利于国有企业充分利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各种创新要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指出了要进一步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推动产学研合作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发展,必须注重长期长效产学研合作形式的探索和实践。运用案例分析方法重点探讨了国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叁种主要方式,即项目合作、共建研发实体和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论述了推进国家发展战略核心重要举措的产学研合作,必须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必须积极培育科技中介机构,加强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的金融支持体系。结合国有企业实际,从重视政策性银行的引导作用、加大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入、进一步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叁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措施。第叁,突出了社会生态环境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提出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是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着重就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措施。完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提供体制保障。主要探讨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完善需求激励政策两个方面。突出了政府采购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激励作用,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政府采购支持创新的具体措施和手段,为政府制定出台相关鼓励和扶持政策提供参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提供法律支撑。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对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分析了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的两个着力点,即在全社会培育和营造一种持久而深入人心的创新文化,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精神文化氛围。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开展创新教育,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通过以上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相关理论的建设,同时也对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以上研究,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即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骨干带动作用,必须强化国有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与国家创新体系各主体的协同合作,努力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新提升。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进一步凸显,围绕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研究也将会更加深入。

顾新[3]2002年在《区域创新系统论》文中提出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知识经济时代已悄然临近。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其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创新活动,正成为许多经济学人研究和探讨的新领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作为研究重点,为OECD成员国制定创新政策提供理论框架。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是在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系统,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在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是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科技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创新概念为起点,运用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在总结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区域特点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框架。同时,运用上述观点和方法,分析了四川区域创新系统的现状及“系统失灵”问题,阐述了四川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模式是创建“学习型区域”,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区域”的措施。

李冬梅[4]2004年在《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根据目前农业园区建设的现状,从制度结构的角度对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概念、制度结构的构成、演进、功能以及制度结构的效率,采用静态与动态、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从创新理论出发,探讨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科学的认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是分析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理论前提。通过理论评述,笔者认为:应该从系统的观点和动态的观点来分析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农业园区的发展中,更要重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重要促进作用。 其次,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结构理论为指导,对农业园区的制度结构的构成进行了层次性分析。笔者认为,根据不同制度安排在农业园区发展中的重要程度,将农业园区的制度结构分为基础性制度、重大性制度和辅助性制度叁个层次。基础性制度是指对农业园区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包括激励性的产权制度和竞争性的市场制度。重大性制度是指对农业园区的发展起重大促进作用的制度,包括园区的经营制度(园区的运作主体)、园区内部的研究与开发制度、政府对园区的资助与税收优惠制度、园区的资金筹集制度等。辅助性制度是指对农业园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虽然要弱于前两者或虽然作用较大却是以非正式制度形式存在的制度。这种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层次性分析有利于对不同的农业园区进行横向的比较。 第叁,以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的理论为指导,对农业园区的制度结构从动态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演进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又是一个人为设计的过程。其中,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是农业园区制度结构演进的根本原因,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又是农业园区制度结构演进的“助推器”。在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演进中,国家(政府)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正是政府的制度供给促进了农业园区的建立和发展。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特点及规律又对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演进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四,以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功能的理论,研究了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功能。虽然促进农业园区发展的各种制度安排复杂多样,作用各异,但是其核心功能在于对农业园区的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激励。农业园区制度结构这一核心功能是通过次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研究一一以浙江省农业园区为例级功能即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性内在化以及为合作创造条件等功能来实现的。 第五,以新制度经济学的效率理论出发,用技术效率的非参数估计模型和回归方程模型分析了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效率。分析结论说明,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配置状况,特别是目前来讲,在制度环境一定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农业园区产权制度的安排。 最后,对农业园区的制度结构进行了总结性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于海[5]2005年在《医药产业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已经密不可分。在国家发展战略性调整和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框架下,医药产业格局应该进行重大调整,医药产业必将成为我国某些地区重要的接续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而医药区域创新体系(这里的区域是指省级行政区域)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该地区医药产业的发展和该产业在地区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医药产业区域创新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对地区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医药产业区域创新系统的建立与发展是以创新理论、创新系统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等为基础,是这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这些理论首次在医药产业中的实际应用。本论文首先对这些理论作了简要回顾和追踪,包括创新理论的渊源、提出及其发展进行了评价,指出了现有创新理论的贡献与不足,特别是现有的创新理论之间缺乏系统性和关联性,并且过于强调技术创新的研究,而忽视了其它方面创新的作用。一个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创新的作用难以实现,只有各个方面的创新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有效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这是研究医药产业区域创新系统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创新系统理论是创新理论的发展,所以本文回顾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指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开创了研究多个创新主体相互作用的新局面,并将创新提高到决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在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深化与发展,同时分析了创新系统理论对于医药产业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可供借鉴的思想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医药产业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模型。在该模型中,医药产业区域创新系统体现出了企业的主体地位以及创新机构之间如医药企业与医药大学、医药科研机构的互动关系,而且这种互动是一种按照实际需求建立起来的非永久性的协作。还有医药创新资源和管理系统,其中创新资源包括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和专利、知识与资源信息,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创新人才是创新之本,也突出了它的中心位置。本文还分析了影响医药产业区域创新系统的各环境要素对系统效能的影响,给出医药产业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在构建了医药产业区域创新系统并对其效能分析的基础上,作为实证研究的范例,本文又以辽宁省行政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医药产业区域创新系统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国内医药区域发展和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区域比较的研究,进行了辽宁省医药产业发展的理性定位:在医药区域发展方面:从1998-2002年13个省市的医药工业发展情况研究结果看,无论是亏损面、总产值(不变价),还是企业销售利润,辽宁省医药产业的发展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在医药创新能力方面:辽宁省的优势在于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弱势在于创新环境,医药知识流动能力有待提高。进而得知,辽宁省医药产业创新系统的建设必须以辽宁省医药产业的存量优势与潜在优势为基础,包括辽宁省医药产业发展的宏观定位和医药创新能力的微观比较,而且辽宁省在其区域内部有相对的完整性、独立性以及独特的“个性”等特征,这就使得在建设辽宁省医药产业创新系统时,既具有国家、区域创新系统的一般做法,也需要总结其不足并按照辽宁省自身的特色来设计其创新系统。同时提出要依据可持续发展观来建立与发展辽宁省医药产业创新系统。最后本文以辽宁省医药产业创新系统的有效运行为基础,以培育辽宁省医药产业区域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技链带动产业链、发展地方产业经济为目的,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辽宁省医药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陈红霞[6]2004年在《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文中指出本论文的研究以科学技术论、管理学、经济学、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依托。在研究方法上,尤其注重运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阐述与经验归纳的结合,(2)系统论方法的运用,(3)比较分析法,(4)数据分析法与图形分析法的结合。本论文重点研究了大学在“科学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概括介绍了本论文写作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方法与分析图,明确了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第二章通过对国家创新体系若干概念的分析和理清,从而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后面叁、四、五章的论述打下基础,提供依据;第叁章通过大量数据,从投入产出方面,将中国科学院系统与大学相比较,以雄辩的事实证明大学是科学创新系统的主力军,“国家知识创新过程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大学的参与;第四章指出1999年之前,企业的创新能力无论在质的方面还是在量的方面都存在不足,企业未能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1999年之后企业正在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目前企业在担当创新的主体的重任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指出大学通过通用技术研究的优势,给予企业以支持;第五章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但是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对于它的研究应强调系统性,因此,本论文必须对大学在科技传播、应用系统中的情况作出说明。

张卫东[7]2011年在《区域性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不断深入,科技创新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强化。科技创新的过程是科技信息流动的过程,科技成果由高校及科研院所产生,经由科技中介机构的传播,最终被企业采纳转化,形成了完整的信息链条。信息链形成的过程就是信息增殖的过程。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等现象的存在,信息链条存在断层。高校及科研院所产生的科技成果大量闲置,转化率极低,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科技中介机构在缩小信息鸿沟,节约交易成本,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科技部将2003年确定为“科技中介机构年”,自此以后,我国的科技中介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地位。从国外的经验看,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在国家的支持下,已经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科技中介服务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进行企业化运作,创新效果显着。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由于科技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体制的完备程度等因素,我国的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很不平衡,由政府机构演化而来的一大批非营利性的科技中介机构成为主体,企业化性质的科技中介在整体上实力薄弱。为了解决由于科技中介机构性质多元、发展不均、服务体系薄弱的问题,在政府的推动下,跨区域跨行业的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体系开始在实践中出现。区域性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通过网络结构,将若干分散的科技中介机构利用政府推动力和会员制体制有机组合起来,最大限度的集成并优化了创新资源的配置,有效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不足的顽疾。区域性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研究,有两个基本的着力点。一为构建。在体系构建中,有两个关键词,“区域”和“网络”。构建区域体系是为了将各类主体有机整合起来,打破行政限制,最大限度发挥协同的作用,解决科技中介发展不均的现象。构建网络体系,利用网络组织的优势,对创新资源进行整合,减少组织成本和交易成本,通过一体化的门户平台,实现科技资源的在线发布、服务和交易。构建区域性的科技中介机构网络体系,在完善科技创新系统,加速科技创新方面意义重大。二为建设。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由若干相互独立又互相影响的要素和子系统构成,建设的意义在于提出子系统发挥系统功效的总体框架,细致的阐述子系统组成要素的质量提升策略。在这样的思路下,论文按照总——分——总的逻辑展开论述,在基础研究的前提下,论文首先从总体上阐述构建区域性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的要素和框架,并分析了子系统的体系框架;然后分别重点论述组织体系、资源体系和系统平台建设叁个关键环节,接着又从总体上论述服务体系的运行保障,最后进行实例研究。全文共分九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论文首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叁个层次分析论文的写作背景,提出创新战略和科技成果转化不足是选题的主要依据;其次,着重分析了论文写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为本项研究在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强化情报学科服务科技的能力方面意义重大;接着对文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做了界定,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边界;最后提出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思路及可能实现的创新。第二章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实践进展。从不同主题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创新理论、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理论、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论述以上理论对论文的支撑和具体应用。分别对国家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机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叁大主题作为研究范畴,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力图为论文找到理论支持和写作空间。对国内外实践进展进行分析,评价我国科技中介服务的总体状况,引出本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第叁章是科技中介服务区域网络体系的构建。首先论述了体系构建的目标,通过建设以科技中介机构为组织核心的服务体系,使科技资源顺畅高效的在系统内流动,加速科技创新的进程。其次,系统分析了体系的构成要素,提出体系成的四类要素即组织机构要素、资源要素、关系要素和环境支撑要素。各要素按照共享、共建和共赢叁个基本原则构成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最后,从时间逻辑、空间逻辑和内容逻辑叁个方面分别展示了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框架。第四章是创新主体组织机构体系建设研究。首先分析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机构以及企业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然后就各主体的核心能力分别论述。第五章是科技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研究。从创新性信息的汇集机制、组织模式、共享与扩散机制等方面论述科技信息的网络化运动轨迹,提出科技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和模式。第六章科技中介服务网络平台建设研究。重点研究服务平台的功能需求、构建方法、模块设计、服务框架等内容。特别强调在模块设计当中强化中介服务和交易服务的功能,对平台建设做出了示范性、标准化的研究。第七章是区域性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的运行保障研究。从政策法规体系、人才保障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以及投融资体系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保障该体系的健康运行。第八章是实例研究。以东北技术转移联盟为样本,用本研究的内容进行对比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第九章是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后续研究中的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论文利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系统分析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力图取得创新。(1)构建以科技中介为核心的区域性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并对体系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相对全面的提出创新主体组织机构体系建设方案、科技信息资源建设方案以及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3)相对系统的阐述了科技中介服务区域网络体系运行的支撑机制,形成了建立、建设、保障运行的系统方案。(4)以我国区域性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为实例,进行验证性的案例分析,提出加快区域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的策略,形成了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策略体系,为科学决策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李巍[8]2011年在《城市圈创新发展中的信息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步伐显着加快,一方面大力促进创新带动的产业升级,一方面深入推进区域差别化发展战略,行政治理中加强了区域治理权限。这些工作同步推进之中,城市圈作为国内最具发展基础和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龙头成为新发展蓝图中创新与改革的重要基地。如何将这些挑战性工作目标融合在一起予以实现,是区域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城市圈具有国内最为优越的发展条件,资源汇聚、市场繁荣,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具有推动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产业创新发展和区域联动发展的有利条件。将两项发展主题合并考虑,在城市圈创新发展目标下定位信息保障体系发展目标,可以通过创新信息保障服务整合和利用国内外创新信息资源,弥合地域发展中由知识信息分布不平衡带来的创新资源鸿沟,有力促进本地区高级生产要素的创生,降低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依赖度,改善社会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关联主体间的协同创新,通过提升面向产业增值全过程的信息化保障促进产业升级发展,促进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域之间的产业联动,从而促进城市圈创新发展。在城市圈创新发展基础上,该信息保障体系可以通过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业务协同加强城市圈对内、对外的功能辐射与服务拓展,加强区际联系,增强本地区影响力,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发展。本文深入探究国内外典型城市圈创新发展模式与发展规律,从系统论、协同论和产业创新发展的角度,在信息科学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解析城市圈创新发展规律、创新系统层次结构以及创新价值迁移规律,从中定位开放化、社会化创新中信息服务需求变革趋向,探寻有利于促进创新活动协同组织的城市圈创新信息保障系统变革方向与具体实现。最后,以国内城市圈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实践为案例分析现实工作开展的经验与不足,加深对这一研究论题的认识。文中有图52幅,表24个。全文共8章,各章内容如下:本文第1部分考察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城市圈创新发展实践并概括其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城市圈可持续创新发展经验以及共性问题,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发展理论以及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城市圈创新体系竞争力理论探索城市圈圈域互动纵深发展,为总结城市圈创新发展基本规律打下基础。第2部分从系统论出发,将创新要素、创新结构与区域发展中不同地区的能量转换规律结合起来构建城市圈创新发展的结构化模型;从静态和动态发展角度,揭示创新系统的结构层次以及城市圈创新发展的阶段特征,结构化和阶段性发展将引起创新发展信息与信息服务需求的变革;从国家战略变革角度探寻我国城市圈改革发展方向和创新发展动力源泉;概括城市圈创新发展基本机制以及机制关联,明确新时期创新发展中信息机制的重要地位,以国外城市圈信息保障工作发展实际佐证发展创新信息保障是城市圈创新发展构图中的重要内容。第3部分分析创新活动演化趋势,调查研究创新主体信息需求及信息服务需求的现实满意度,发现现有服务系统的不足。从城市圈圈层互动创新模式的结构化发展以及创新系统的动态演进,揭示创新发展中创新用户需求的层次性和结构变化,探寻社会各方知识信息及服务需求变革方向,为变革信息保障体系建设打下基础。第4部分从社会创新环境变革与创新信息需求变革出发,探讨既有信息保障与新的社会化创新模式之间的不适应,明确系统转型要求,重新定位信息保障工作目标体系,摸索建立创新活动链全程覆盖的信息保障体系,指出需要拓展的工作内容。第5部分构建城市圈创新信息建设与利用的多维协同模式,明确城市圈创新发展信息资源协同配置内容以及协同实现方法,探索分布式环境下资源共享利用、信息保障工作多层次系统化协同组织,明确城市圈创新信息保障系统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的保障工作内容与管理控制原则。第6部分从技术实现的角度讨论如何在系统建设中增强跨系统协同服务以及促进用户创新行为交互,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区域特色资源建设以及在特定领域知识服务能力。对平台服务组织原则、协同技术架构和平台技术实现进行分析,搭建了云计算环境下基于SOA的平台协同技术层次化模型,更进一步说明平台如何面向协同创新拓展互动业务。第7部分对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的长叁角城市圈信息保障体系实践做出分析,解析其平台系统构成、资源组织与协同服务业务开展状况,从目标定位、运行特点、体制机制创新以及服务组织方面揭示其比较优势,总结平台建设经验。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提炼观点,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了该领域后续研究方向。

夏亚民[9]2007年在《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新区是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结合的主要形式,促进了发明或发现通畅地转移到产业领域,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高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考察国内外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科学园区在完善国家、区域创新系统,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极化作用。同时,园区也是企业创新的温床,培育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为企业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都说明,高新区在促进企业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应该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国各国家级高新区在地区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1)高新区已经是我国政治和经济改革和创新的核心区域和示范基地,其中很多创新是自主的知识创新;(2)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3)高新区已经形成产业或地区簇群,产业簇群的复杂度和深度对地区经济的竞争力有直接影响;(4)高新区的创新示范效应和扩散能力实现了对周边地区和传统产业的辐射作用,有可能带动我国企业的升级换代和变革。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我国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高新区担负着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是高新区的根本宗旨,加强科技创新是高新区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新区履行职能的根本要求。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构建对于我国高新区实现二次腾飞具有重要意义,对推进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立足于服务企业创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高本区域企业、产业、区域竞争力的基本考虑,本文系统研究了国家高新自主创新系统的相关问题,构建了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模型,分析了其中的创新平台构成,并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运行模式与机理,提出了构建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相关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第1章,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拟定全文分析框架、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章,从创新理论、创新系统理论、高新区及其发展理论叁个方面构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章,本文的核心章节,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内涵、特征与功能;构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机构模型;分析了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第4章,分析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重要部分——创新平台的内涵、结构与功能,并提出了其构建途径。第5章,高新区自主创新的运行分析,分析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并提出了运行模式。第6章,构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培育的支撑体系,并从人才、财税、服务、市场、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论述。第7章,对东湖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进行案例研究。概括了东湖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并提出了其自主创新系统构建的途径。第8章,全文总结与展望。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概念,并构建了其结构模型,分析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的互动关系;(2)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模型,该模型以企业为主体,整合了内、外部驱动因素,综合分析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3)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运行的四种模式:“核心企业主导+配套企业参与”模式、产业内的自主合作创新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政府扶持模式。

王志强[10]2012年在《研究型大学与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发达国家的创新系统中,高等教育机构,尤其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了各国构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关键要素。与其他组织相比,研究型大学具有非常独特的作用:首先,研究型大学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社会机构所无法替代的;其次,研究型大学所具有的智力集聚效应更能够吸引政府的研究项目,这些科研项目的成果反过来又进一步提升了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能力;第叁,研究型大学还通过各种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发明及其技术转移和专利许可、与产业界之间的合作研究等方式不断加强与国家创新系统中其他要素间的关联。研究型大学由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承担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因而天然地成为了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一个主体。特别是在20世纪中期之后,研究型大学以更为复杂的方式参与到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中——研究型大学不仅是国家创新系统中作为基础研究提供者的学术界的代表,而且通过与产业界的互动所形成的复杂网络日益深入地参与到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地位、发挥的功能、产生的影响等进行考察,分析美国国家创新系统中各主体的职能与相互关系,可以使我们更为全面和深入地理解美国国家创新系统动态的形成过程,以及研究型大学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为一个国家/区域的经济和社会转型服务。本论文的导言部分对创新的词源、定义及与之相关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两百年来世界社会与经济结构变迁过程的简要回顾,探寻在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中,创新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此外,导言部分还将具体阐述此研究的缘起、假设、方法与框架。第一章主要是归纳了创新理论的研究源起和研究现状。创新作为一种现象历史悠久,但针对此现象的理论研究却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就是在这短短的一百年中,创新理论逐渐得到了绝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同,并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因此,第一章将重点分析创新理论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变化,这其中包括了熊彼特创新理论、创新概念的扩展、创新分类、创新测度、创新系统理论等内容。第二章将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对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将划分为如下叁个阶段:国家创新系统的雏形(20世纪初-战后)、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20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创新系统的变革及未来趋势(20世纪90年代至今)。本章的最后部分将对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参与者、关系与网络进行分析。在勾勒出了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过程之后,第叁章的内容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对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作用的分析。何谓研究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在过去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又被赋予了哪些新的使命和功能?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中对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又起到了何种推动作用?这种“创新源泉”的地位又是如何确立的?这都是本章所试图回答的问题。此外,笔者还将通过一些代表性成果的分析来论证研究型大学的创新活动与创新扩散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将重点探讨研究型大学的知识生产是如何与跨学科、多元化、网络化的创新系统联系在了一起,特别是创新行动者之间合作规模的扩大与合作形式的多样化。本章还将利用“叁螺旋模型”的概念来解释美国国家创新系统内不同机构主体之间交互作用的增加。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创新集群中体现出了要素之间的关联以区域创新网络形式存在的特征。大学不仅与企业发生互动,同时也与政府机构、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发生了互动。大学的衍生企业、以大学为主体形成的研究区、大学作为创新型企业的孵化器等活动进一步构成了充满动态性、开放式、协作式的创新网络,从而使美国的国家创新系统具备了某种,生态特征并发展成为创新生态系统。第五章将采用微观分析的方法,选取美国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型大学——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作为研究案例,对该校的技术转移机构、跨学科研究中心以及大学-产业合作组织等进行研究。第六章的内容将从美国研究型大学在诞生之初就具备的竞争性本质入手,追寻以竞争和创新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精神的烙印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历程中所留下的印记。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进程充满了各种思想的、组织的、制度的变革,这些变革恰恰体现出了创新所具备的“创造性毁灭”的特征。此外,研究型大学在美国国家创新系统中地位的确立也得益于其与产业部门、政府机构、其他组织之间的互动与学习——动态的、开放的、网络结构的创新系统就是在这样一种“共生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参考文献:

[1]. 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职能研究[D]. 陈娟. 东南大学. 2016

[2]. 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的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研究[D]. 赵秀丽. 山东大学. 2013

[3]. 区域创新系统论[D]. 顾新. 四川大学. 2002

[4]. 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的研究[D]. 李冬梅. 浙江大学. 2004

[5]. 医药产业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与实证研究[D]. 于海. 沈阳药科大学. 2005

[6]. 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D]. 陈红霞. 天津大学. 2004

[7]. 区域性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研究[D]. 张卫东. 吉林大学. 2011

[8]. 城市圈创新发展中的信息保障研究[D]. 李巍. 武汉大学. 2011

[9]. 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D]. 夏亚民.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10]. 研究型大学与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D]. 王志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  ;  ;  ;  

政府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