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论文_王莉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论文_王莉

王莉 四川仪陇县金城镇金城小学校 637600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28-01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新课标要求:在低年级中要学会一千多个汉字。要学这么多的字,对于年龄较小、注意力差、学习方法少的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肯定是一件难事。苏联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技巧的教师不能成为好教师。”我们只有运用一些好的识字方法,才能帮助他们乐于识字、轻松识字。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拼音识字法

识字是基础,而汉语拼音是基础的基础,它在第一册中占了一半左右的比例,甚至在低年级的课文中都注有汉语拼音。所以,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就必须把汉语拼音学透彻,为识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汉语拼音如此重要,我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其原因有:一是有的教师本身语音基础较差,读音不太准确。二是有的为了追求教学质量,认为汉语拼音在考试中没有几分,不值得花大量精力去教学。三是有的忽视了汉语拼音是识字的途径,把二者脱离开来。

掌握了汉语拼音,识字就简单了,但在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如在读“拂堤杨柳醉春烟”这句话时,一年级学生只学了“杨、春”等字,其余的只好愣住了,这时你只要把字音注上,学生便会自己拼读,多拼几遍这些字也就认识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汉语拼音教学生字,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迁移识字法

我们知道,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知识与生活、知识与知识之间也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们在认识事物,看待事物时都要通过分析、比较,两种事物有什么不同。在学习中,我们可以由这个问题想到那个问题。同样的,在识字教学时,我们可以由这个字想到那个字,这个过程就是利用了知识的迁移过程,这种方法可称之为迁移识字法。

这种方法能使学生由此及彼,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学“脸”字时,就启发学生问道:“捡东西的‘捡’也是由‘脸’字换偏旁构成的,你们想该是什么旁?”学生回答是提手旁,为什么是提手旁呢?因为捡东西要用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愉”字时,我启发学生问道;“愉”字换成什么旁就是小偷的“偷”字了?有的回答是单人旁,有的回答是双人旁,课堂上虽争论不休、七嘴八舌,但却激起了学生乐于识字的火花。可见,此方法的优点就是把要学的字学会了,把没学的字也学了。

三、情境识字法

情境识字法就是在教学生字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识字活动,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识字,让他们在玩中学,动中学。

此方法是教学原则中直观性原则的具体体现,由于学生亲自参加了活动,他印象深刻,记得牢固,能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如教学“哭”字时,我先让学生哭起来,把教学变成了表演课。当哭过之后,我趁热打铁启发谈话:“哭”字上面的两个口像你们的什么?生回答:像眼睛。“大”字右上角的一点又像什么?生大声回答:像眼泪。这时,同学们都大笑起来,说道;“这个字我们学会了”。又如在教学“推”字时,我请一位同学来推桌子,当他正要推时,我叫他不要动,保持这个动作并启发学生问道:“他用什么推桌子?这个字该是什么旁”?学生回答是手,该是提手旁。我又问一般情况下谁能推桌子?生回答是人,所以在提手旁后面还要加上一个单人旁,剩余的部分是“主”字多一横,同学们也很容易的记住了。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同学们想不起来的时候,他便会去做一做、演一演。

四、字谜识字法

此方法就是教师把所要学的字编成字谜让学生记。这虽然没有情境识字法直观、具体,但它非常形象生动。学生对此是十分感兴趣的,它像说话一样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让生字挂在嘴上。

在教学中具体怎样的应用这种方法,那要因字而异了。如我在教学“告”字时,编为“一口咬掉牛尾巴”。教学“暑”字时,编为“老者头上顶太阳,热得要命”,暗含酷暑之意。教学“著”时,编为“老者头上长草,不得了”,暗示著名之意。教学“从”字时,编为“两人一起走,你前我在后”,暗含跟从之意。这些字编成字谜,有的揭示了字义,有的揭示了字形,有的兼而有之,学生学起来很有趣,教师导学也很轻松。只要我们用心分析生字的特点,就一定能开发出更多更形象的字谜识字教学资源,也锻炼了自己开发语文教学资源的能力。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愿我们语文教师都能做识字教学的有心人,引领学生真正走进“乐于识字、轻松识字”的春天!

论文作者:王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论文_王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