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课堂提问的几点思考论文_陈正东,严亚婷

关于数学课堂提问的几点思考论文_陈正东,严亚婷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数学课堂提问必须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兴趣性、双边性原则,要善于用提问培养学生的兴趣、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路、强化学生的认知。

[关键词]:数学课;提问;层次性;兴趣性;双边性

一、数学教师课堂提问行为分析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它常常是教师通过最初的提问引导出学生最初的反应和回答,再通过相应的对话和交流,引出教师希望得到的答案,并对学生回答予以分析和评价,课堂提问的作用在于:

第一,可以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教师通过回答可以检验教学目的是否达到,学生通过回答可以了解自己是否掌握所学内容。

第二,可以激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利用已获得的信息,主动地开展联想,积极思维。

第三,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通过师生之间对话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但长期以来,许多数学教师对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原则缺乏研究和探索,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有问有答,实际上提问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习潜能的挖掘和开发作用不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2、重结论轻过程,只讲究回答错对而不作具体分析,或常常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3、抢时间赶进度,不安排学生应有的思维空间。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缺少“时间差”,导致师生思维的不同步。4、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5、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全面分析,所提问题没有针对性,导致课堂上“卡壳”现象,出现“问而无答”的局面,最后只得教师自问自答。6、课堂上大多数是教师问,学生答,缺少学生问,教师答的场面。为此,分析数学教学的特点,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出发,教师亟待对自身的课堂提问的原则和方法加以研究。

二、数学课堂提问必须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教师首先应认真钻研教材,把握知识要点,设计的提问既要无知识性错误,又要做到难易适中,循序渐进;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又应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层次性原则。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高深或灵活性大的问题问优生,优生经过思考回答出来,有助于启发全体学生的思维;基础题、综合题的提问是了巩固教学效果,问题的设计要考虑成绩中等的学生,这样做可以吸引大多数学生的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复习和思考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可以帮助这些学生恢复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兴趣性原则。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兴趣时,学生学习就能集中注意力,就能对所学知识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像,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师要尽量用提问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每一个学生的大脑都兴奋起来。同时,还要十分注意学生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多思维互动,培养学生有意义的交际能力,多渠道的信息交流;第四个问题,把讨论推向高潮。

经过讨论学习,不但创设民主和谐的气氛,同时也培养学生交际智能,增进学生间的友谊。即使是很小的进步也都要加以肯定和鼓励,以进一步驱动其内在的学习动力。

4、双边性原则。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彼此沟通的双边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要求教师全神贯注地介入双边活动中,通过重复、追问、更正、启发、评价等手段,逐步引导学生向更新领域、更深层次去思考、去探索;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可以采用角色转换的方式,让学生当一回老师,以营造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探索

根据课堂提问的原则,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应具有目的性、启发性和层次性,充分把握问题的广度、深度、坡度、难度。

1、善于用提问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问题,特别是精巧问题,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触动感情,提高兴趣。因此,提问的设计不仅要以知识点的落实为依据,还要善于在解决问题中提出问题,创设境情, 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如在学习“正多边形”这节时,提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大家想一想:平时我们看到用瓷砖铺地时,人们常选用什么形状的瓷砖铺地。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有的学生选取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有的学生认为正五边形、正八边形也行。这样就可以轻松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2、善于用提问控制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与分散,心灵门户的开启与关闭,应当是衡量我们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之一,也应当是决定我们教学成败的关键。因为,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开启了他们心灵的门户,就能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从而走上活泼、主动发展的道路。因此,用巧妙的提问来吸引学习注意力,是我们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体现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方面。

例如当学生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这一节课时,可以提出这样一系列问题:任意给你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我们怎样去判断这个方程的根的情况;这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起来,并让学习互出题目进行判别。接着又提出又如一元二次方程:x2 +m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等于多少?这样,用问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使学生牢牢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3、善于用提问拓展学生的思路。

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开动脑筋、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面临的却不是一个人、几个人,而是几十个人。这几十个人,有各自的生活经历,有各人的性格爱好,有各种各样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如何用精巧的提问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这是我们教学取得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抓住学习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心理特征,以提问来促进他们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讲解“当x为何值时,抛物线y=x2+2mx+1的值等于0,大于0,小于0时?”不妨设计如下提问:你能把这题改编成一元二次方程或一元二次不等式或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问题吗?这样,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生机盎然的学习境界中,使学生积极的思考、讨论、探究,从而沟通了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之间的联系,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4、善于用提问强化学生的认知

凡成功的教学工作者,都十分注重向学生讲授新知识、新概念的方法和技巧,以强化学生的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经常运用已有知识,是使旧知识得到不断巩固、得到长久保持的有效方法,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有效措施。但我们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巩固旧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新知,使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对已有的认知结构加以重组、改造,真正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强化。因此,我们的提问就是要善于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获得、强化新的知识、新的能力。如在教学中可用归类提问、对比提问、演译提问、归纳提问等形式,揭示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

论文作者:陈正东,严亚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关于数学课堂提问的几点思考论文_陈正东,严亚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