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小课题研究论文_丁美娟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小课题研究论文_丁美娟

陕西省礼泉县裴寨学区翁官寨小学 丁美娟

摘要:语文学科是基础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必须课程之一,学好语文也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21世纪随着竞争愈来愈激烈,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更多需要的是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新形势下,结合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成效,积极探索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语文学科是贯通古今、包罗万象的一门学科,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因此,学好语文对提升自身素质特别重要。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教学的工作意见》中首次指出:“在提升教学成效的全部策略当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是最有望和前景的可持续战略”。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已经在提升其他学科教学成效当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中探索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大势所趋。良好的习惯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因此我们以小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

1 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基础研究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指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成效、推进素质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之前我们有必要对自主学习能力做一个大致理论上的介绍。

1.1 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

在教育领域自主学习能力虽然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短语,但各国专家和学者对自主学习能力概念的界定并不相同。一种观点认为: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自主监督、自主引导、自主思考;另一种观点认为: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时间、学习行为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说明。但是,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是,所谓自主学习能力,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主要是指学习者(主要是指学生)根据学习任务、进度,结合自我认知,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

1.2 探索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已经产生了令人惊讶的成效,探索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有助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传统教育理念里,老师“填鸭式”的教学,学生也往往只是在被动得接受知识的灌输,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思维的巨人。

1.2.2 有助于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产物,这也是德育工作的要求。而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 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中,发现自己不会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针对这个问题重点听取老师的讲解,这大大提升了整堂课的效率;另一方面,在课堂中对晦涩难懂的问题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提升了老师与学生间交流的效率,这也提升了课堂的效率。

1.2.4 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新形式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目标所在。终身学习能力是指在一个人有限的人生当中应当养成最大限度地利用周边的资源等更新、巩固已有的知识并且不断汲取新的知识的习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而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各个阶段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自主学生的培养,进而达到缺少外界监督学生也会自觉加强自身学习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习惯。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尚未发育成熟,习惯还处于养成阶段,因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时期显得十分重要,为将来良好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热情

教师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很多教师在不同程度上还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是普遍采取着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和学生的主要通过“是不是”“对不对”“懂不懂”“会不会”等词语来完成教学的沟通和互动,这样的交流模式是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师应该在遵循教学规律基础上,尽可能地上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尽可能独立的思考,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索中来,形成自己的思维认知,养成自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2.2 注重情景教学方法的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寓学于乐

小学阶段,玩耍时广大小学生的天性所在。结合小学生的这一身心特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在多年的授课经验采取新的语文教学方法,特别是情景教学的方法比如对某篇文章中的情节进行表演,给学生分配扮演的任务,学生为了展示自己就会不断揣摩人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而且最大限度发挥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2.3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产生疑问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对自己不懂的知识提出疑问,而产生疑问后,学生就会通过查阅资料、网络、咨询学生和老师的意见等,来达到解决疑问的目的。最终在发现问题、解决疑问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起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实现这一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朱凤艳.“自立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06)

[2]张国花.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自主学习[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2.(12)

论文作者:丁美娟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10月总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小课题研究论文_丁美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