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洛河岩金矿物化探异常与找矿的关系论文_张成海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实验测试研究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摘要:众所周知,物探与化探是找矿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物化探异常,确定找矿靶区,进而布设工程验证。利用该技术路线,已经发现很多矿床,但每个矿床异常特征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就科洛河岩金矿的物化探异常,研究其在找矿中的作用及与成矿的关系,总结找矿思路,进而指导深入工作。

关键词:岩金矿;土壤异常;激电异常;极化率

由于东北地区第四系发育,地表覆盖层较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很多物化探方法的推广使用。针对东北地区特殊的地貌环境,地表面积勘查方法中,化探常用方法有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等,物探常用方法有高精度磁测、激发极化法等。本文所研究的科洛河岩金矿就是典型的通过联合物化探方法找到的岩金矿床,充分地说明了以上方法在东北地区的应用效果。

科洛河岩金矿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是在预查阶段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的水系异常发现的,后续又投入大量工作做深入勘查,初步估算该矿资源储量达到小型岩金矿床。

1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罕达气优地槽褶皱带罕达气断褶东、座虎滩凹陷。区内褶皱、断裂构造较为发育,褶皱见北东向的背、向斜,断裂可分为东西、南北、北东、北北东、北西向。

发育地层主要有上元古界-下寒武统大网子组、下白垩统甘河组和第四系。大网子组岩性主要为绢云母白云母片岩、强硅化长石石英白云母片岩、绢云母千枚岩、褐铁矿化硅化千枚岩等。甘河组岩性组合为玄武岩、辉石玄武岩、橄榄石玄武岩、伊丁石玄武岩等。

侵入岩可见晚泥盆世侵入岩和早白垩世侵入岩。晚泥盆世侵入岩侵入上元古界-下寒武统大网子组各岩性段,并被晚侏罗世侵入岩所侵入和被中新界地层所覆盖。原岩为花岗岩类,由于受到动力变质作用,岩石变质变形较强,形成碎裂花岗岩,糜棱岩化花岗岩,花岗质糜棱岩及超糜棱岩等。早白垩世侵入岩呈低角度侵入上元古界-下寒武统大网子组各岩性段和晚泥盆世花岗岩。其岩性可分为细粒闪长岩、粗粒闪长岩和似斑状闪长岩,在闪长岩边部,往往具冷凝边,形成闪长玢岩。闪长岩多沿糜棱岩片理侵入。

脉岩主要分布于中南部的上元古界-下寒武统大网子组和晚泥盆世侵入岩中,呈北东向脉状产出,主要为闪长玢岩、细晶闪长岩、花岗斑岩、花岗细晶岩和石英脉等。

矿区内围岩蚀变发育,全区均具硅化、褐铁矿化等围岩蚀变。在矿体附近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局部可见方铅矿化。

2矿区化探异常特征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找矿靶区基础上,又对该矿区进行了1:2万土壤测量,在主矿体地段圈定了Ht-3组合异常。该异常由Au、Ag、Sb、W四种元素组成,均具有浓度分带,其中Au的异常面积最大,几乎占据整个异常,最高含量达97×10-9。Ag异常具有中、外带,最高含量28.5×10-9。出露的地层为上元古界-下寒武统大网子组片岩。

在组合异常中心的北部方向,Ag-8、W-7等异常套合较好,均具有中、外带,但规模不大,浓集中心较小,Au最高含量为56×10-9。出露的地质体为晚泥盆世花岗岩,同时见有规模较小的石英脉和花岗细晶岩脉。

在组合异常的西南角处,Ag-10、W-9、Sb-7等异常套合紧密,均具有中、外带, Au最高含量达96×10-9。出露的地质体为晚泥盆世花岗岩,并见有早二叠世侵入的细粒闪长岩和晚期石英脉、花岗细晶岩脉。

在Ht-3组合异常中, Sb异常作为金矿前缘指示元素;W异常为矿尾元素,根据浓度分带理论与热液成矿元素演化系列,确定该异常应是金矿(化)体引起的,并已遭受较强烈剥蚀。

3 矿区激电异常特征

矿区西北和东南部为平缓的低极化特征,视极化率在2.5%以下,在矿区中部可见一处南西部窄、北东部宽大的视极化率高值带,视极化率最高在10%以上,其中西南部为已知金矿体,处于上元古界-下寒武统大网子组地层与晚泥盆世-晚侏罗世侵入岩的接触带附近,矿体皆为石英脉-黄铁矿型。对应视电阻率为400-1400Ω·m,异常具有低阻高极化特征。在视极化率低值区,视电阻率为高阻,视电阻率在1000-4000Ω·m,呈现为高阻低极化特征。

根据区内视极化率的分布特征,以视极化率4.0%等值线圈出明显的视极化率异常2处,分别为JD-1、JD-2。

JD-1:位于主矿区,弯曲的带状分布,大致为北东向,西南端未封闭。异常幅值一般为4.0-8.0%,由两个高值中心组成,视极化率极大值分别为11.06%和11.21%。视电阻率在400-1000Ω·m之间,为区内的相对低阻。经钻孔验证,该极化体为含Au和含碳质的花岗质糜棱岩引起,埋深在9.3-70.1米之间,Au品位为0.3-4.99g/t。由此推断,低阻高极化是由含Au和含碳质的地质体引起,碳质为热液来源,对Au的富集和沉淀有积极作用。

JD-2:位于矿区东北部,异常以北东向展布的宽大带状出现。异常幅值一般在4-10%之间,视极化率极大值为12.26%。异常向北东趋缓,推断为埋深增加。异常对应视电阻率在400-800Ω·m,异常具明显低阻高极化特征。该异常位于上元古界-下寒武统大网子组地层与晚泥盆世-晚侏罗世侵入岩的接触带附近,处于Ht-3异常中。由于在JD-1异常已发现金矿体,JD-2异常与JD-1异常具有地质背景、土壤异常和视极化率异常幅值的相似性,推断该异常为矿致异常。

4 物化探异常对本次找矿的作用

(1) 在科洛河矿区Au、Ag、Sb、W四种元素的组合异常是含矿异常的标志,可作为寻找金矿化的主要指示元素,其面积和规模预示着矿体规模的大小,总体走向反映了区域构造线方位和矿体延伸方向。作为矿化分带的前缘元素Sb和尾缘元素W的发育程度反映了矿体的剥蚀程度。

(2) 矿区两处低阻高极化异常与矿体关系密切。由于矿体多为石英脉-黄铁矿型,物性上表现出明显的高极化特征,对找矿非常有利,通过对该异常的深部解剖,在主异常位置发现多条矿体,指示作用明显。区内的3处视电阻率异常,仅反映了岩体或脉岩的分布,与找矿关系不大。

参考文献:

[1]杨宝荣,激电中梯法在鄂拉山口寻找隐伏矿体的应用,甘肃冶金,2007,第29卷第2期:23~31。

[2]魏玉山,朱春生,李凯春,激发极化法在金星金矿勘查的应用效果,吉林地质,2010,第29卷第2期。

论文作者:张成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  ;  ;  ;  ;  ;  ;  ;  

浅谈科洛河岩金矿物化探异常与找矿的关系论文_张成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