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棚菜生产技术_蔬菜论文

A级棚菜生产技术_蔬菜论文

A级棚菜生产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技术论文,级棚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绿色食品蔬菜分A级和AA级。A级是在生产过程中准许科学施用一定量的农药化肥,怎样生产A级无污染棚菜呢?根据多年实践,总结出以下生产技术,供参考。

1、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磷钾肥能增强抗病能力。农家肥不仅能给蔬菜生产提供充足的营养,还能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施肥数量是新建棚生产瓜类每100米长棚应施20~25立方米,新棚茄果类施农肥15~20立方米,老棚10立方米左右,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5公斤,尿素5~8公斤,翻地前散施后深翻30厘米两次,达全层施肥。在生产期再根据长势需要施用氮、磷、钾肥。

2、轮作倒茬。棚菜生产一定要搞好茄果类、瓜类、豆类和耐寒叶菜的轮作倒茬。特别是一年内严禁一类菜连茬栽种。

3、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好的品种栽培,是减少病虫害发生的第一关。所以选用品种不要光选高产的,还应选有抗病性好的品种才行。

4、种子消毒。种子代菌是传播各种病害的主要途径之一,买到的种子如果没有用药物包衣,就必须用热水杀菌消毒。具体作法是先将种子用水浸泡1~2小时后,捞出放进55度热水中搅拌15~20分钟,这时萌动的病菌孢子将被杀死,而没有萌动的种子却很安全。

5、棚室和土壤消毒。认真做好棚室及土壤消毒,消灭病虫源,是减轻病虫害发生、少用药、控制污染的有效办法,棚室消毒做法是在上茬蔬菜生产结束后,消除残枝落叶,每100米长棚用硫磺粉2.5~3分斤加倍量干锯末,在棚内分放数堆点燃,盖严棚膜,熏蒸24小时后放风,7~8天后再定植下茬菜。注意熏蒸时棚内不准有任何生物,蔬菜生产时禁用。土壤消毒是在前茬生产结束的7~8月份,每100米长棚用碎稻草500分斤,石灰100公斤散施在地面,深翻30厘米后灌水泡田15天,同时盖严棚膜,稻草腐烂和石灰遇水放热及夏季高温,土壤温度可高达50度左右,能很好杀死土壤内残留病源虫。

6、嫁接。嫁接能提高抗病能力,特别是对瓜类的枯萎病和茄果类的黄萎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瓜果类用黑籽南瓜,南砧一号(西瓜用瓠瓜),茄果类用托落巴姆、刺茄,最近有材料报道,野生天天秧嫁接茄子效果也很好。嫁接后有使其生长旺盛,增强抗病能力和高产的作用。

7、安装使用自动地下暗渗灌水追肥技术。棚菜生产的难关就是地面灌水,棚内湿度大,病虫害多而重,防治用药而污染菜。降低棚内湿度的最好办法就是改地面给水为地下塑料管渗灌,使水只供给根部吸收,地面看不到水,肥施在水里同时渗入。地面看不到水,棚内湿度小,病轻或无病。

8、用增温降温和高温排湿控制病害。在棚菜生产发病期,早晨揭苫子后棚内高湿时,不能马上开通风口放风排湿,而是关闭所有通风口,让温度迅速升高来降湿。每当温度升高1度,就可降低棚内相对湿度3~5%,当棚内温度由15度升到25度时,湿度就可由早晨的90%~100%降到60%~70%。这样高温低湿很不利于各种病害发生,却非常有利蔬菜生长。近中午温度超过30度后,打开通风口,迅速排出棚内湿气,下午放大风排湿,使夜间干燥过夜,不利病菌繁殖,这是棚栽蔬菜控制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9、高温闷棚杀菌。大部分病源菌在35~40℃时能抑制生长发育,42~45℃时能大部分被杀死。这样高温对棚菜影响不大,可利用二者对温度耐力不同,来保秧灭菌。高温闷棚常用在黄瓜的霜霉病和黑星病上。在闷棚前要灌透水,闷棚温度是45℃,时间为2小时。隔7天后再闷一次,以后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

10、药物熏烟灭菌。当发现菜秧有病害发生时,可采用药物熏杀法来防治。目前广泛使用的有百菌清、速克灵、甲双灵、克星丹、细菌灵、敌敌畏等烟剂。这些烟雾剂用气味杀菌灭虫,而在菜上无药物残留,适时适量使用,能很好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取得棚菜优质高产、高效。

联系电话:0451-55199092

标签:;  ;  ;  ;  

A级棚菜生产技术_蔬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