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发生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创新——运用课堂观察促进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报告论文_尹俊恒

让学习发生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创新——运用课堂观察促进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报告论文_尹俊恒

北京市大兴区第六中学 北京 102600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我校倡导并实施合作学习已经有一个多学期了,由于我们的教师对合作学习还缺乏一定的理性认识,从而导致操作上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存在着合作学习形式化、表演化现象。合作学习的低效性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何更好地评价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以便使这种课堂组织形式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将以前教师普遍采用的课堂观察引入了评价合作学习中。

二、概念的界定

1.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就是通过有目的地观察教师在课堂教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研究分析某些策略、方法、行为与效果之间的关系,发现某一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以及某种教育现象产生的规律,从而为确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行为,调整教学设计与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提供参考经验。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对自己和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任,并根据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

综合许多国外学者的观点,我们更接受我国教育学者王红宇的观点。他认为:“合作学习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成果有助于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本课题的创新点:利用课堂观察为手段,聚焦合作学习环节,紧扣合作过程,客观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四、研究内容

1.合作小组组建的研究。

2.方法选择的研究。

3.组织策略的研究。

4.合作学习评价的研究。

5.课堂观察量表的研究。

五、研究结论、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研究

1.建立合作的氛围。

合作就是大家一起工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在合作情境中,个体会寻找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小组其他成员的结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大家通过共同工作来促进自己和他人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学生认为,当且仅当小组中的其他成员都达到了他们自己的目标,他才能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

2.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1)态度可以通过小组而改变,其效果远远好于通过个人而改变。教师应该努力让小组里的学生互相说服彼此来重视学业。(2)态度改变时小组讨论的结果也随之优化。(3)学生更愿意接受那些对他关心和负责的个体提供的信息,而对那些无关紧要的他人提供的信息则比较冷漠。教师应努力在学习取向的学生和非学习取向的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爱和忠诚的关系。(4)学习态度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即使是通过好朋友来说服,要想使学生真正内化学习的价值,也需要经过多年的努力和付出。从我们实际发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课例来看,学生对于参与合作学习的态度是接受的,随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入,学生接受了合作学习的流程、教师组织的模式、任务的承担,积极调动自己的状态,努力达到教师的要求,为小组的成绩而投入精力。而反馈及时的学科的教师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3.合理的分组。

库埃豪认为:在小组形成上,异质小组的运用最为有效。一般4人一组最为常见,合作起来也最为灵活。小组构成是这样的:通常包括1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2名成绩中等的学生和1名成绩差的学生。要求小组在构建过程中考虑性别、家庭背景、籍贯等方面的平衡。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学生开始时感到陌生,不能迅速适应这种方式,可以先采用2人小组进行活动,随着活动性质及其复杂程度的逐步提高,再采用3人或4人小组。

4.合作学习遵循的步骤。

(1)教学前的设计。

(2)解释任务的合作结构。

(3)组织实施,监控和干预。

(4)评价和审查。

5.合作学习的流程。

(1)准确解释课程目标,以保证学生的迁移和保持。

(2)解释任务。

(3)解释学生完成作业所要遵守的步骤。

(4)在研讨学习阶段,要使所有的学生思考问题并准备回答问题。

(5)成果呈现,要求各个小组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学生研讨的成果。

(6)总结和测试学习内容。

(7)评价。

(8)尝试进行更深入的拓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六、通过课堂观察,实施合作学习的改进

1.合作学习的适用性。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学科教学中并不是任何学科的任何内容都能运用合作学习,也不是每节课都可以用合作方式上。有些教师为了完成任务,强拉硬扯地进行形式上的分组,而其实质还是讲授;也有的教师习惯了合作的方式,没有深入研究课的实际内容而使合作学习泛化,没有起到促进合作的真正目的。我们针对听课中的实际情况召开各个教研组会议、请教科研专家进行指导,明确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凡是能够促进小组学生进行研讨的探究性和任务型内容教学才进行合作学习,而一般的陈述性知识的教学不要使用合作学习。

2.合作学习的内容要充分和集中。

目前,鉴于一些教师运用合作学习的熟练程度不高,我们研讨后认为:合作学习要保持充分的讨论话题或主题,最好在教师集中讲解之后,留给学生较长的时间讨论。

3.探讨合作学习评价的方式。

最初,教师们不太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评价环节,往往是用习题来代替对合作学习本身的评价。说明教师还不能掌握合作学习的全部,认为有了合作学习的过程就行了。对此,我们为课题组的一些成员专门布置了研究评价的任务。心理学上讲,反馈越及时越有效;鼓励性评价会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促进。在进行合作学习中,很多教师能够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小组学习进行积极评价,如综合检测反馈式、设计评价表方式、在黑板上公布优秀小组等,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很好的促进。

4.合作学习应促进小组每个成员的共同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课堂组织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它促进小组每名成员的学习,掌握当堂课的内容。教师们虽注重了小组成员的分工,但不很重视对小组学习达成度的关注。这就使一些好学生专门回答问题,而落后生专门从事记录等一些不动脑筋的任务。对此,我们要求教师要关注到每名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适时进行小组内角色的轮换。

5.教师课前设计要充分,要提供给学生简便易行的呈现方式。

一些教师以学案的方式出研讨题,学生往往要花相对较多的时间进行书写而不是探究和思考,形成低效。我们要求教师尽量使学生少写,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科内容深层思考。

6.观察的内容应集中反映在量表上,便于记录。

最初设计的量表过于简单,听课教师只是打打勾就行了,但在评课的时候就失去了对观察细节的掌握。于是,我们借鉴课堂观察量表中的“教师行为”维度与合作学习内容相结合产生了一份量表。但后来发现:教师记录的内容过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察的效率。我们对量表进行了第三次修正,把集中观察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效果不错。

7.小组合作学习要与讲授课相结合。

在目前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盛行的情况下,讲授课所占比例依旧很大。我们倡导尽可能多地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逐步建立“以学论教”的理念。

8.初步形成了“三省六步”的教学模式。

“三省(xing)”是指课堂观察操作中的三个关键步骤。“六步”是课堂组织的6个步骤:先行组织、小组研讨、展示交流、测试反馈、总结归纳、最近拓展。

七、研究的收获与不足

1.研究收获

(1)教师初步形成和掌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通过学习两本专著、各个教研组的研讨以及专家的指导,课题组成员掌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并通过教学设计能清晰地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到教学中,在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学论教”思想上取得了进展。

(2)改进和丰富了量表的内容。以前教师听课主要是以“教师行为”“学生行为”维度进行课堂观察;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后,使用以前的量表出现了诸多不妥。各个教研组经过两次修改完善,运用现有的量表既能突出观察的重点,又便于书写记录。

(3)改进了课堂观察在合作学习中的应用。课堂观察是教学测量的一个手段,合作学习是课堂的教学主体,观察的目的是改进合作学习。教师们在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时,对课堂观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了观察方式。反过来,通过课堂观察量表的运用,更使教师在使用合作学习模式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教学。

(4)课题研究促进了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老师们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撰写了质量较高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增进了我校活力,促进了学校发展,学校因为承担此课题而在教委得到表彰。

(5)促进了学生行为的改变和良好习惯的建立。学生已经习惯了每天各科教师运用小组学习的授课方式。在合作情境中,个体会寻找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小组其他成员的结果。

(6)增进了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士气、工作的满足、成就感和责任感。

2.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资料的查阅量还是不足,致使课题的深度不够。

(2)研究过程中还要虚心请教、勤于求教。

(3)专家有系统的针对性的指导还不够丰富。

参考文献

[1][美]加里 D.鲍里奇 著 有效教学方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沈毅 崔允漷 主编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8。

[3]王书明 主编 新课程下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指导.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4]伍新春 管琳 著 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5]刘玉静 高艳 编著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尹俊恒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月总第29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让学习发生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创新——运用课堂观察促进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报告论文_尹俊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