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审美教育培养论文_欧乔英

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审美教育培养论文_欧乔英

贵州省赫章县城关第三小学 欧乔英 553100

摘 要:美术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逐步塑造人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情感,美化人的心灵,使其更加热爱生命。依据美术教育的学科特点,审美教育也为美术教育填充了丰富的内容,开辟了广阔的途径。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美术应该赋予他们敏锐的眼睛、灵巧的手、丰富的想象力和一颗善于感受的心。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教育、

《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中还指出:“小学美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审美教育,又称美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审美教育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然而,当前的中学美术教育多置美术的美育功能与任务于不顾,只施以临摹写生的纯技能训练的应试教育,而小学美术教育又多片面夸大稚拙童趣的艺术性,使“稚美”思想垄断整个小学发展阶段,造成儿童的审美素质与创造能力的长期“低幼化”。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审美能力较弱,审美意识比较模糊,但这一阶段却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黄金时期。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创造能力。我在几年的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了以下几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方法。

一、 亲近自然、走进生活,去发现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美术教育中,首先应该启发学生去认识生活,去发现、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创造以及鉴赏艺术的能力,初步树立良好的、正确的审美观点。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我们应该多引领学生走进自然,近观绿树红花,远眺蓝天白云、青山峻岭,聆听鸟语虫歌,关注生活中的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能感受美的心灵。在教学《昆虫世界》一课之前,因为学生大都生活在农村,我先让学生置身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常见的、自己感兴趣的昆虫,初步了解它们的身体形态、生活习性等等。又如在《春天的故事》一课教学之前,我先让学生去观察春天来临时身边的景物有什么变化,春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等等。这样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感受和认识自然美、生活美,由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二、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审美欲望

可以说美术是一门培养审美情趣的艺术学科,“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是艺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艺术教育即情感教育,这句话虽有点偏颇,但从其功能上讲,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则无可非议,如一次野外写生就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内心捕捉没、感悟美,可以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则尽收眼底,可感悟在心,可谓美不胜收,那种对祖国及其山川的感情油然而生,美也真的在其心了。不仅如此,美术作品也常常给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并将其内在美充分展示出来,让学生从中受到爱美情感的感染,使他们的身心徜徉于作品之间。

所以美术教学要时刻绷紧感情这根弦,善于把握课程内容所表现出的感情因素,将其转化为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就要加强情感教育,可以让他们走出课堂,到广阔的外界空间,置身于真实的美境之中,使他们身临其境,感受会更真切,感情也会更强烈。同时,要多参观、欣赏、解读和临摹作品,从作品中感受生活、自然和人生,真正领略艺术之美,心之所向,美之所在。

三、获得成功的美感体验,学会欣赏美

感受力不但是人生学习入门的“钥匙”,更重要的还是审美能力最初始、最基本的能力和基础。教学活动中我经常在“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和“展示评价作品”等环节利用多媒体、实物作品等,通过对形体、色彩、材质、空间等方面的直观感知,进行 “鉴赏与评述”的学习活动,适时穿插一些形式美的知识,使学生的感受活动逐渐适应对称、均衡、节奏、变化统一等美的活动模式。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现实世界,逐步形成一种成功的美感体验,从而学会欣赏美。

四、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创造美

中小学美术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必须以直观性为前提,以技能性为条件,运用审美性方法,追求创造性目的。因此,我们应该不断为学生创设感受环境,提高审美对象,教授表现与创造方法,提高其美术的创造能力。

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象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事,无形的东西,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有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象使它变形”。学生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应该将其转化为审美创造力。在教学《城市灵光》一课的活动二: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纸张,尝试分组合作,制作建筑模型环节,在学生掌握了制作简单的建筑基本模型的方法后,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再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他们喜欢的某些建筑及其特征,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形体、色彩、功能等方面描述他们想象中的某个建筑,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分组合作。结果学生制作出了很多新颖美观、富于个性的建筑,有的小组还制作出了与建筑相关联的周边环境设施(如:花草、树木、凉亭等)。

学生有了一定的审美素质后,才能通过学到的技能更好的去表现感受到的美,再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大胆想象、不断尝试,去创造美。

总之,美术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艺术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美术赋予他们敏锐的眼睛、灵巧的手、丰富的想象力和一颗善于感受的心。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只顾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就不能敏锐地感受美、欣赏美,也不能很好地表现美、创造美,因此我们应将审美教育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始终。

论文作者:欧乔英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  ;  ;  ;  ;  ;  ;  ;  

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审美教育培养论文_欧乔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