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养成论文_李海岩

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养成论文_李海岩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三小学李海岩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方向标,引领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明确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深刻认识核心素养的内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明确方向,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

我认为核心素养的养成,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得到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不仅表现在数学考试中能解题,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表现出是个学过数学的人,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内化而形成的。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亦是关系到每个人今后人生发展的重要导向,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老师,我们也要时刻学习,只有我们具备核心素养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启迪、教育出具有数学核心素养的学生。下面就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的做法和想法。

1.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和质疑的能力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预习的习惯,课前准备的习惯,主动发言的习惯,集中精力听课的习惯,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认真审题和验算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勤于动手、团结协作的习惯,归纳总结反思的习惯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学生本人是主体,家庭环境和学校氛围是影响因素,所以做好家校合作是关键,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共同协作,保持交流探讨,才能助力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2.加强数学课堂的实效,夯实学生基础知识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数学学科的实践性很强,教师要能够通过课堂的教学,让学生学习到有关数学的基础知识同时,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布置课外练习时,应多提供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多安排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计算也具有很强的周密性,解决数学问题也需要严格的程序性。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的漏洞,进而给予准确的指导。《小数乘法》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情景的构建,先让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然后让学生说一下2×5表示的意思,那么0.2×5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呢?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再让全班进行交流。接下来,再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情景的创设:如果学生喜欢的糖果一颗是0.5元,你要买4颗是多少钱?让学生在组内再一次进行讨论。并且让学生列出算式,并在组内进行算法的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从而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理清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理清课堂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好的互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认识方程》一节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也要让学生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也要让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根据这个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师可以运用天平平衡的原理,让学生观察天平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过程,再出示用算式表示这种相等关系,如50+50=100,像这样的式子就是等式。再让学生分组演示天平的平衡的过程,并且让学生写出相关的等式或者是不等式,教师最后对这个讨论过程进行总结,最后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天平,让学生明白数学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4.构建知识网络,理解数的意义与数的联系,培养数感。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涉及到的数学概念和公式也比较多,比如“多少”的概念,学生入学前就已经知道了不少数,但那只是他们凭生活经验认识的数,对数他们只是有一种非常“肤浅”的表层认识,我们的任务就是让这些成人看起来非常抽象的数,在孩子的脑子中逐渐丰富起来,富有“数的内涵”。以及由其自然产生而不是通过运算产生的自然数,才是数学最本质的概念,也是小学数学的根基。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是低学段教学的重点。

在《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类比、对比发散等方法,将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引导学生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在整体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长方体,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然后通过与长方形的面积进行类比,让学生明白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并且让学生折叠长方体,让学生明白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再给学生一些数据,让学生计算有关的长方体的表面积。这样学生可以将之前学过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以及有关混合运算的知识进行有效构建,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的养成教育中,教学需要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在严谨、缜密的文化基础上,将可操作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核心素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发展学生责任担当的意识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使学生健康生活,学会学习。那么在教学研究的路上和学生共同学习,不断完善,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终身事业。

论文作者:李海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7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养成论文_李海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