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再选择_中国制造论文

中国制造再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制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策划/执行 张成龙

      中国制造业正迎来最艰难时刻?

      2015年的春节对中国制造业而言,堪称冰火两重天。

      一边,是一些制造业大省接连传来了工厂倒闭的消息:诺基亚将关闭北京和东莞工厂,东莞和苏州两地数家万人制造企业破产倒闭,温州的传统制造业每天都有企业在消亡……

      另一边,继财经作家吴晓波一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撩拨起无数国人对中国制造业的担忧后,春节期间,中国游客再次席卷日本列岛,买到断货的马桶盖刺激了日本某生产厂商再次扩大生产,其海外市场商品销售同比增长一倍以上。

      曾经一度,“东莞塞车、世界缺货”被用来形容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但“中国制造”量变积累多年,其偏中低端的刻板印象至今似乎仍难撼动。如今,更面临被“前后夹击”的无奈现状。

      中国民间制造业似乎正迎来空前艰难的时刻。

      危机真的来了?

      被称为制造业之都,以生产制造眼镜、鞋子、打火机闻名世界的温州,现在正在经历着制造产业空心化,鞋子、打火机等引以为傲的产业正在失去光环。

      “我们工厂有4条生产线,去年下半年开始便停了3条,只留了一条。”一位不愿具名的温州鞋企老板告诉记者,大的鞋厂只开通一条生产线维持,小的鞋厂生产线则是全部停工了。往年,温州的鞋厂春节只放一周假,而今年,离春节还有一个月时间,周围的同行就已经陆续停工。他预计,春节后会有很多企业不能开工,甚至倒闭。“大型企业倒闭牵连更广,一家企业的倒闭牵动着上下游更多企业。”

      面临危机的还有制造业同样密集的广东。据2014年10月的统计数据,东莞大型工厂破产的有十多家,其中多为代工企业;12月5日,知名手机零部件代工厂苏州联建科技宣布倒闭,随后联建的兄弟公司,位于东莞的万事达公司和联胜公司相继倒闭,三家公司累计员工人数近万人。在联建科技倒闭之际,位于苏州的诺基亚手机零部件供应商闳晖科技也宣布关门停产。

      今年1月,手机零件制造商东莞市奥思睿德世浦电子科技老板欠债1.35亿元跑路。从事杂牌手机制造的东莞兆信通讯因资金链断裂倒闭,1000多名员工失业,董事长高民自杀。

      2月,微软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和北京的工厂,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知名钟表企业的在华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春节前突然宣布清算解散。此外还有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也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2月在网易财经专栏撰文指出,“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企业扎堆,生产水平、制造规模良莠不齐,每年有数十家企业倒闭也不算新鲜事。但此次各制造大省接连出现的企业倒闭却有别于以往,此次企业倒闭的原因值得深思。”

      在李光斗看来,市场是在不断地供给与需求的循环中发展,对制造业也是如此。从供给角度来讲,支撑制造业发展的是劳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从需求角度来讲,支撑制造业发展的是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拉动。现在制造业出现危机,很大情况就是供给与需求发生了变化。

      而知名财经评论家张平认为,本轮倒闭潮存在四个诱因。

      首先,由于生产技术赶不上时代潮流,外资订单减少,使得很多国内大型制造工厂倒闭。联建科技给苹果做产品代加工时,根据苹果销量增长扩大了其生产设备,但这些设备主要用于iPhone4s以前的款式,自去年苹果公司推出了屏幕要求更薄的iPhone5和iPhone6,联建科技的产品便无法适应,最终被苹果剔出了供应商之列。闳晖科技更是主要为诺基亚生产手机按键,在触屏手机时代,被淘汰成为必然。

      另一方面,则是前期过快扩张、成本上升及回款减慢,导致了大型工厂的资金链断裂。兆信通讯的董事长高民就在遗书中写:“其实我们年后大批订单都来了,但我没有机会看到了。”这家公司做了12年手机代工,主要针对东南亚市场,高峰期月出货量约100万部,但随着杂牌智能手机的市场被品牌手机抢夺,兆信通讯的月出货量降低到了20万~30万部。而这点出货量,根本无法维持兆信通讯的日常运转。

      还有老板透露,现在沿海地区的用工成本越来越贵,也令利润薄如刀锋的制造业雪上加霜。据悉,现在广东用工成本已逼近台湾地区,2014年,工人平均月工资又上涨了200元,达到3200元,随着人工、社保要求提高,一个厂一年增加开支两三百万元。很多台商已经纷纷将鞋厂迁移到东南亚。目前,珠三角用工成本大约是600~650美元,印度尼西亚大约300美元,而越南只有250美元左右,柬埔寨则更便宜,大约100美元。“中国制造业以往的廉价成本优势已经丧失。”福耀玻璃董事长营德旺近日对笔者表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地产建设太多,需要大量劳动力,不但挤占了制造业劳动力的市场,而且让用工价格直接上升,资金和物流成本也随之上扬,加之欧美经济下滑减少了外需,又恰逢人民币升值,一下子把实业挤扁了。”

      再次,进出口数据低迷,内外需疲软,大环境不利。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0.8%,进口和出口增速均逊于预期。

      而随着90后一代、触屏一代的成长,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业和零售业都在恐慌地发现,消费者消费倾向在变化,他们原来所熟悉的市场不见了,原来所熟悉的成本控制换利润的模式走不通了,不转型升级就是等死。

      “制造业正面临大调整、大洗牌时代,还会有不少制造企业熬不过2015年。而历经风霜,最后存活下来的制造企业,才更具有创造力和生命力。”张平断言。

      抓住最后一公里

      在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看来,中国制造的问题在于大而不强。“我们的机床占到世界的产量38%,但是我们高档的数控机床基本得靠进口。我们钢铁产量世界第一,但是港口码头上高吨位起重机的钢丝绳得进口。我们的铝产量是世界第一,但是飞机上用的铝我们得进口。我们给每人每年平均做3套半衣服,但是这么大量的出口服装基本上都是贴牌。”对此,有专家表示,事实上中国制造产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大部分仍然停留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利润微薄不说,产品技术还跟不上市场发展。

      一度,中国的制造业主以为转型自主品牌是一条出路。一家倒闭了的民营企业主表示,他们这些年一直在摸索从代工到自主品牌的转型,从设计到进入多家高档商场,无奈出口订单缩减加剧,而打造自主品牌前期需要投入巨大,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他被迫去年关闭经营了20多年的工厂。因为之前做代工的简单思维,没有针对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敏锐市场触觉,从加工厂转型自主品牌又谈何容易。所以倒在转型升级之路上的制造企业比比皆是。

      李光斗认为,中国制造业要想化解目前的危机,唯有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而未来的中国制造,其内涵应更多体现的将是品牌和创新之上,而不再只是简单的模仿和山寨。

      压力虽大,但是并不是没有出路。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在新常态的经济态势下,创新才是经济结构改革的动力。据IDC去年预测,在转型升级与“两化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企业正试图摆脱因低端价值链所带来的价格竞争,努力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制造业互联网化将渗透到企业研发、生产、物流、销售、售后等价值链环节,并进一步向产品延伸。此外,工业4.0将成为传统制造企业打造智能工厂的标杆,制造业服务化将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流趋势,小型化、专业化将成为制造企业发展新特征。

      虽然“中国制造”偏中低端的刻板印象犹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消费电子制造业乃至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部分细分领域,“中国制造”已在发生质变。

      以华为、长城汽车、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企业正在向高端突围,既在世界市场上改变相关行业高端产业的格局,也正在逐渐改变消费者对中国制造质量的不佳印象。

      2014年9月4日,华为在柏林发布了Mate7手机,首次在高端市场尝试突围。此前,在3000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领域,国产手机几乎没有过真正热销的产品,但据华为公布的数据,Mate7上市以来三个月的销量已突破200万台。

      Mate所代表的是中国本就强势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领域,而在一些普遍被认为远远落后于国外厂商的高端制造领域,也出现了偏高端领域的星星之火。

      2014年11月,长城汽车中级SUV车型哈弗H9价格发布,其高端突围计划正式破局。作为国内首款定价超20万的自主品牌车型,哈弗H9仅上市两月,月销量就接近3000辆,远超市场预期。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公司是比亚迪。2015年1月20日晚,比亚迪正式预发售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SUV车型——“唐”。“唐”的预售价为30万元,而“唐”百公里加速仅为4.5秒的极速版售价甚至高达60万元。

      一位长期关注比亚迪汽车的人士告诉记者,不管比亚迪的高价汽车卖得怎么样,但目前的定价,至少说明国内厂商在抢占高端市场时表现出来的自信。

      不能忽视的是,“中国制造”在本国消费者心中的印象已在逐步改善。事实上,除了上述提到的手机、汽车等行业,在铁路设备、海洋工程、核电等高端制造领域上,中国企业正逐步提升话语权。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勤勉在海外当其“推销员”的中国高铁设备制造业,即是典型。

      在部分细分领域质变背后,是“中国制造”在突围过程中的努力,有赖于制造企业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而未来的进一步改善,也唯有此途。不过,“法律缺乏对专利的保护是导致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的根本原因,这会制约中国制造业的长期竞争力的发展,也为大规模出口埋下隐患。”瑞银证券提醒。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则表示,不能单看简单的产品制造的概念,而要放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去理解“中国制造”,目前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中国制造”的出路,需要从知识产权保护、财产权保护、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减少政府管制等方面去努力,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区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陈志龙此前撰文表示,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是挥之不去的。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消除实体经济在体制机制层面与市场经济不匹配的障碍,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定基础,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才能重振中国制造业的雄风。

      中国制造业正陷入低谷

      2014年的中国富豪榜前三名竟然都不是地产商。根据2014年彭博亿万富豪指数发布的讯息,中国目前的首富是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马云,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紧随其后。(编者注:万达上市后,王健林重居首富)

      在这里,我不想讨论互联网产业是如何打败地产业的,而是想抛出一个我认为更有意义的问题:在过去30年中,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强大的加工贸易为我们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为什么我们的制造业出不了首富呢?答案是,因为中国制造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在认识到这个可怕的现实之后,面临重大危机的中国制造,要如何在曾经的转型升级“废墟”上,重新出发?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是:成就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是什么?网络上搜索,答案基本都是中国制造的廉价成本,这里面包括廉价劳动力、低廉的土地、能源等成本。

      另外,还有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招商引资给外企在税收、进出口经营权和注册资本等方面开出了很多优惠政策。

      而现在,这些优势已经基本上荡然无存了。这么说的理由至少有两个:中国制造的各项成本红利即将耗尽,因为政府管得太多,中国综合营商环境位列全球中下游。

      先说被很多人挂在嘴边的所谓的中国人工成本优势。我们现在的人工成本快要和美国持平了。比如,惠普和富士康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首府印第安纳波利斯开了一家工厂,他们在当地雇用了1300人,2013年计划生产290万台电脑。猜一下,这些美国工人的最低工资是多少钱?每年15000美元,相当于一个月只有1250美元。那么,富士康在当地聘请的技术管理人员的年薪是多少钱呢?只有3万美元。

      可能有人会说,1250美元相当于7700多元人民币,绝对是高薪了。可是不要忘了,这些工人生活在美国而不是中国,他们要承担的是以美元计算的生活成本。所以,我们比较富士康全球各地员工的年薪,还要参考当地的生活成本。

      富士康目前在内地的用工年薪是多少?以郑州富士康工厂为例,那里的工人最高月薪是3600元人民币,而这个工资在郑州已经算是较高水平,是当地最低工资1240元的近3倍。另外,企业在中国除了要给员工发工资,还要负担他们的“五险一金”等费用。这些加在一起,我认为富士康工厂在郑州雇一个工人,每个月起码要花5000元。

      我们在此前也看到,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决定把它们在内地的工厂往西部搬,因为那里的工资更低一些,能降低用工成本。这也说明,我们在用工成本上的优势在逐渐消失。

      与此同时,我们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始终处在低端制造的位置,很多企业只能做些附加值低、利润微薄的加工贸易。更可悲的是,这种情况在2008年,即本轮全球经济危机爆发时,都难以为继了。因为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优势全部都在消失,再加上营商环境持续恶化,导致很多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工厂选择外迁或回迁。

      出现这种情况是必然的。从全球产业结构格局看,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和墨西哥等美洲国家,现在在土地、劳动力成本上都比我们有优势,形成不可避免的最新一次产业转移浪潮;另一方面,美国在经济危机里发现自己国家的产业出现了空心化,奥巴马就任总统以后推出了很多扶持制造业的产业政策,惠普、苹果等美国公司经过一番精打细算,纷纷把工厂迁回本国。

      而中国制造业本应从目前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结构,向高端制造升级转型,遗憾的是,我到现在还没有看到我们升级转型成功的迹象。

      这几大危机造成了什么样的严重结果?就是低端的加工贸易正在逐渐撤出中国,而我们自己又无法升级转型到高端制造。

      所以,我们现在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就是,曾经的“世界工厂”正在逐渐凋敝,我们的制造业已经滑到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低谷。

      德国人为什么会“抹黑”中国制造

      2015年1月,德国《明镜周刊》登出一篇文章《手机生产商佳域:抄袭者在卡塞尔》。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瓦德微兹除了用调侃的方式,把采访佳域手机老板张国军的部分谈话放人文章,当然也加入了自己带有西方有色眼镜的分析和总结:中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的成功来源于抄袭及低成本优势。

      这篇文章刊载后,引来德国网友的认同。但也有德国人为佳域手机鸣不平,并就手机外型及硬件是否应该成为苹果专属的专利项目而展开讨论。

      我听说佳域手机是陕西制造,因为我生于陕西,又常年在德国,所以想在这里谈一谈我对此事的看法。在德国将近20年的日子里,慢慢看惯了德国媒体对中国的反面报道,这篇文章只是众多的在德国发表的关于中国和中国厂家反面报道的其中一篇。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西方媒体和消费者对我们的不信任?

      西方媒体的负面传播影响中国品牌

      “中国是不好的”这类的媒体声音在西方很普遍。西方媒体受美国控制很多,因而在宣传中国及中国企业时,总是有意戴上“有色”眼镜,以一个竞争对手的角度去做负面报道。长久以来,西方媒体的传播惯性导致普通德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企业会心有抗拒,或天然就持怀疑态度。

      在西方众多媒体报道中,对中国的报道大体只看到三类题目:人权(游行抗议、西藏问题、被限制的言论自由、被剥削的劳动者)、环境污染(对世界环境的影响、对健康的损害)、不公平工商业竞争(被迫建立合资企业的条款、针对西方产品制定过重的进口税、不到位的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关于知识产权的报道,更导致热爱创新的德国人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不信任。

      德国人认为中国只会山寨不会创新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令世界瞩目,数目繁多的德国大中小公司在中国大量投资。他们对投资中国的一个很大的顾虑是,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和专利。所以类似“如何防止中国公司的抄袭行为”之类的话题,多年前就在德国媒体或会议上被热烈讨论。

      2014年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协会发表的关于产品抄袭的专业论题表明,德国公司因为产品抄袭及山寨货在2013年共损失79亿欧元,也就是3.8万个工作岗位会因此而被削减。肇事者中,中国公司占了71%,万里迢迢来到中国投资的德国企业,最害怕中国公司的抄袭及法律对其行为的纵容。

      中国公司和德国公司在对待知识产权的态度上有很大差异。大多中国企业家认为,仿制就是学习,每个企业都这样做,所以社会才会有进步。如《明镜周刊》报道中谈到佳域手机老板张国军的态度,用讽刺的语气写道:张宣称,他并没有用苹果的名字来卖产品。很大一部分对专利及其他知识产权认识还很浅薄的中国企业认为,只有纯粹的仿制品才是偷窃行为。这个观念和德国的认知有很大不同。

      德国人认为讽刺,中国人认为表扬

      中国人与德国人对待创新和模仿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在中国,如果你说企业的仿制产品和真品一样,企业可能认为这是称赞。同样一句话对德国人则是讽刺。

      德国人特别看重自己的风格及自己的想法。对他们来说,没有自己的风格,一味抄袭是特别可耻的行为。我记得2009年和一个德国的专利律师事务所拜访中国的一个汽车生产厂商时,德国的专利律师看到展览室里该厂生产的汽车时大为感慨,他用调侃的语气说,这几款汽车前边像奔驰,后边像宝马。随行陪同参观的该企业员工听到这句话时,并没有感受到任何调侃的味道,相反,竟然感谢专利律师的赞扬!

      再加上我们的企业家还没有理解世界商业语言和商业规则,他们用中国式的理解去和西方市场交流,这就容易产生曲解。有一些方式对西方人来说是不可以接受的,所以西方媒体会在对中国企业家的采访报道中,寻找一些负面的总结和调侃,从而对消费者的导向造成负面影响。

      这些负面舆论导向,与西方遵守的规则、公平竞争,以及让每个人过上有物质保障生活的价值观格格不入。因而让普通民众从主观上产生对中国企业的拒绝。

      面对西方媒体的负面报道和消费者的不信任,我们的中国企业有什么样的思考?我们不能短期改变西方的看法,只能先改变自己。那么该如何改变我们自己?

      专注于产品质量

      中国企业首先应该改变的是产品质量。只有真正在质量上下功夫,才能获得欧洲消费者的青睐。欧洲人,尤其是德国人和瑞士人,都非常讲究实际。如果你的产品质量高了,他就会成为你的消费者。

      发掘和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专注地把精力和资源用在自己的强项里,并且不断去发展和改善质量及生产流程,而不是急功近利地什么赚钱就去做什么。

      不要再把“山寨”当创新

      我们的企业应该首先改变观念。建立在模仿基础上的短期发展已成过去时,现在和将来,拥有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才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优势。每个企业家都应该在发展过程中强调对知识产权的尊重,禁止去做的,一定不去做。改变员工对于创新的态度,激发每个人对于创新的渴望,用适合的激励体制去鼓励员工创新。

      企业应该加大对研发创新的投资。壮大研发和创新的队伍,建立和大学院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仅有8080万人的德国就有36万在企业从事研发的全职人员。另外,2012年,德国企业还投资128亿欧元给予大学院校及研究机构来进行研究课题。

      中国除了对创新要有积极态度之外,也要加大对创新和科研的投资和认可。除了企业对研发的投资,国家也应该在税收等政策上给予企业研发创新以大力的援助。

      中国企业要多学欧美的公关之道

      中国公司应该在学习欧美先进工业技术的同时,学习他们的商业技能,尤其是交流技能及公关技能。欧美的公关技能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进行成功的消费者沟通。

      不管是创业者乔布斯,还是政客奥巴马都是成功销售自己的人才。他们通过自己国际化的非凡交流技能,通过合适的媒体和渠道面向大众,成功树立了良好的个人形象。让和他们交往的人热爱他们,从而接受他们的商业或政治观点。

      我们的企业家及公关机构也应该学习世界化的大众交流。有一个清晰的战略,知道我们应该通过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与谁交流,从而达到让西方普通消费者可以接受我们的目的。

      中国制造业前景依然光明

      岁末年初,一系列短期经济数据的疲软让对中国经济担忧的声音再度响起。日前,有舆论指出中国制造业的倒闭潮早已开始,并担心中国制造业可能熬不过2015年。对此,专家指出,市场经济下企业优胜劣汰是经济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未来,中国制造不仅不会出现倒闭潮,还将以全新面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支柱之一。

      近日,有媒体将微软诺基亚关停东莞的工厂、一些日本企业转移在华生产线等现象与近期走低的经济数据相联系,进而悲观地预测“更密集更大规模的制造业倒闭潮很可能会在2015年1月至2月中旬爆发”。

      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28个月来首次跌破荣枯线,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0.8%等疲软的短期数据,的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制造业困境,但同时,人们不应忽视更为精细的经济数据所蕴藏的重要信号。

      海关统计表明,2014年中国铁路设备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2.6%,铁路技术出口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信部的最新数据则明确地印证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去年全年,我国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8100万吨;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二氧化硫排放下降16%,烟粉尘排放下降9.1%。

      企业优胜劣汰恰恰是经济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表现。如今中国制造业尚处于转型阵痛期。

      中国制造业是否优势不再?悲观的理由其实并不多。专家指出,庞大的国内市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持续的扶持创新政策、日益增强的自主研发能力等,都是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坚强柱石。

      以科技创新活动为例,201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即R&D)预计达到1.34万亿元,其中企业支出占76%以上;R&D占GDP比重将超2%;全时研发人员总量预计可达世界第一。科技部部长万钢稍早前指出,中国在一些科技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变为“并跑者”,甚至是“领跑者”。

      尽管当前钢铁、水泥、玻璃、煤炭等领域仍存在过剩产能,但也需要看到中国制造业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随着创新水平的提高,产业链上游的研发设计环节将与产业链下游的销售服务环节一起,成为制造业整体层次提升及竞争力增强的动力源。对中国制造业而言,庞大的国内市场与外需潜力都将为其平稳度过转型阵痛期提供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中国的制造业并非只有衬衫和皮鞋,“坐井观天”得出的结论难免以偏概全。在政府持续深化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得到空前鼓励的背景下,许多传统制造业企业也加快了脚步,在高铁、核电、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纷纷向世界擦亮了“中国招牌”。

      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政府之手让位于市场之手,促进相关产业提质增效,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无疑是一条光明的出路。

      当前中国的制造业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二是许多企业还处在产业链低端。而消化过剩产能,实现提质增效则应从国企和民间两个层面寻求突破。“一方面,拥有过剩产能的企业多为大型国企,这个部分可以通过主动淘汰落后产能、资产并购重组来实现提质增效;另一方面,政府一系列简政放权、定向扶持的举措让广大中小民企得到实惠,他们释放的创造活力将为中国的制造业注入新鲜血液。

      中国制造业提质增效也将会是一个渐进但明确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从研发投入到研发成果,再到产能转化,这里面存在一个滞后期,而市场配置资源也需要一个时间。因此,不必纠结于短期数据的下滑,这也是新常态的一个特征。

      专家预计,中国制造业的不景气还会维持一段时间,但有望在一至两年内结束探底,展开新一轮更高质量的增长,成为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支柱之一。

      “中国制造2025”路线图浮出水面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会议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大领域。会议还决定,推出中国制造重点领域升级方向绿皮书目录指引,动态调整、滚动推进。

      业内普遍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制造2025”有望引入“互联网+”作为重要发展思路,而具体的实施路线图也已基本成型。

      亮点 顺应“互联网+”趋势

      会议指出,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中,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中国制造2025”,对于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因素,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强调,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业内普遍表示,“互联网+”概念,在两会期间和“中国制造2025”同时提出,本身就值得关注;而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明确了顺应“互联网+”概念,意味着“中国制造2025”将有望引入“互联网+”作为重要发展思路。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将在中国制造业升级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此前就表示,“互联网+”与工业相结合的工业互联网是顺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一个重点发展领域,也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互联网+”最早实现的行业之一。工业互联网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据估算,在未来20年中,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至少可带来3万亿美元左右的GDP增量。苗圩还强调,“互联网+”具有很大的空间发展。目前互联网应用多半是在营销环节和售后服务、采购环节,如B2C和B2B;今后在制造环节将带来颠覆性的创新和全新的生产方式。

      路径 重点发展10大领域

      此次常务会议还明确,“中国制造2025”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10大领域,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对此,多数业内人士表示,提出10大重点发展领域,意味着“中国制造2025”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有了具体的实施路线图。

      支撑 后续政策有望陆续出台

      此次常务会议同时决定,推出中国制造重点领域升级方向绿皮书目录指引,动态调整、滚动推进。坚持市场主导、改革创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中小企业配套推进,务求重点突破,取得实效,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都要给予倾斜。通过不懈努力奋斗,打造中国制造业升级版。据此,“中国制造2025”的后续配套政策有望陆续出台,其中将包括各界关注的财税、金融、人才政策。

      “中国制造2025”应由市场主导

      作为未来10年引领和指导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规划》尚未正式公布,便引发广泛关注。各界进行了不同视角的解读,但其中一些观点的看法则值得商榷,需要厘清概念,把握其战略内涵。

      当此之时,“德国工业4.0”的概念全球走热,将“中国制造2025”看成是该概念的中国版的观点也流行起来。一些人甚至将“中国制造2025”与发展“互联网+”或“工业互联网”画等号。不可否认,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制造基地,但要注意的是,中国的产业基础与德国迥异,中国制造业在各地发展极不均衡,劳动者素质的差异也很大,德国的经验可供学习借鉴,但不可照搬或直接移植。

      从内容上来看,发展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内容,但不能囊括全部。实际上,中国制造2025不仅包括促进一般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还包括培育新兴产业和业态。其中,制定“互联网+”计划和促进工业互联网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一些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这也是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方向。

      在中德两国,上述概念已分别上升为各自的国家战略,但不同的是,两国的主导机构并不相同。中国制造2025由工信部和两院院士等技术部门和专家主导前期研究和规划制定,从诞生之初就是个规划和战略。而德国工业4.0最早由西门子公司的技术专家提出,后由德国经济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启动并接管其工业4.0平台建设后,才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意味着,中国制造2025的技术和行政色彩较为浓厚,德国工业4.0则较接地气,天生是为企业服务的类公共服务平台,更偏市场化。

      当前中国已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自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压力持续加大,如何既成功摆脱片面强调增长的思维惯性,又找到中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新动力,是当下经济发展的首要难题。在这一背景下,实施中国制造2025,旨在实现经济在合理区间内的持续增长和夯实转型升级基础,而非简单的“建设制造强国”或者打造几个高精尖产业亮点。

      值得澄清的是,强调制造强国,并不意味着不发展服务经济。实际上二者互相依存,互为因果。中国制造2025是个立足中国国情,充分发挥和挖掘中国固有优势,通过稳步和可持续的产业升级,逐步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发展过程。不可否认,中国有部分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但作为一个体量如此庞大又存在较高异质性的发展中经济体,寄望于凭借一个规划在10年内追赶甚至赶超世界一流工业强国,并不现实。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优势集中在成本、规模和性价比上,这是现阶段维持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未来一段时间,这些优势仍有发挥余地,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将进入高速发展期,这些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其市场的开拓仍然要靠综合成本优势。

      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路径应该是构建以市场为主体的产业生态系统和创新体系,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互动,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眼下,落实这一原则的重中之重,是着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效发挥体制内外各种要素的积极性和经济活力,坚持需求驱动,让市场真正主导规划落实过程,不被特定利益集团左右。

      “中国制造2025”如何破茧解题?

      从“两化融合”到“中国制造2025”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面对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德国的“工业4.0”战略,形成了整个国家政产学研高度共识的发展蓝图。但是国情不同,中国不是美国,也不是德国,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摸索未来工业生产的途径、重建产业优势的战略模式。根据国务院的要求,重要国家级产业战略未来将要更具前瞻性、长远性,将弱化以往规划中“五年”的时间期限,转向更长期的规划,将规划年限扩长到10年,如扩展到2025年,这就是“中国制造2025”的原意。

      “中国制造2025”深含工业化、信息化的“两化深度融合”的内容,较之前的两化融合得以进一步加强、丰富与提升。

      其实早在2002年,中国就提出了“两化融合”的概念,之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国内工业、制造业开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主要制造方针,使国民经济努力做到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

      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更为宽广的技术选择,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传统的生产及商业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制造业来说,单一的制造和生产已经跟不上时代,只有将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与工业生产相融合,才能提升效率、加强竞争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这也是中国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而德国“工业4.0”让中国找到学习的方向与对标。

      中德两国的工业环境有很大的差别,德国在基础、研发等方面都要强于我国,中国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将建设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工业作为重点发展的目标,而且,可以与德国政府、企业进行交流、探讨,互相合作,寻求各自在工业发展中的突破口,为工业的再次革命做准备。

      中国制造业深陷“做大”的困局,挑战严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众多主要经济指标名列世界前列。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规模虽然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强,增速很快但依然快而不优,制而不创。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中国由于创新能力不强,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制造—加工—组装”环节,在工业制造方面,仍然底气不足。我国虽然是一个制造大国,但仍然以代加工为主,研发、创新明显不足,也常常被冠以“廉价”、“低档”的帽子,可见我国迈向工业强国的道路仍然漫长。另一数据显示,“世界500强”榜单中一共有50家公司在2013年出现亏损,其中中国独占16席。

      当前,我国制造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如下: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受制于人。二是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三是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环保问题严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四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型服务业比重偏低,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偏少。五是陷入“标准”困境。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通用标准非常重要,而在制定国际通用标准中,由于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中国的“话语权”就十分有限。六是管理瓶颈凸显。管理效率低下,导致管理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全球市场产品竞争力。

      而从外部因素看,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战略,谋求在技术、产业方面继续领先优势,抢占制造业高端,进一步拉大与我国的距离,另一方面,印度、越南、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则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抢占制造业的中低端。我国制造业正面临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

      “中国制造2025”如何解题?

      如今,中国制造遭遇到空前的压力和困境,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区不少制造企业遭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这或是“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过程中的阵痛,这种阵痛,发达国家也经历过。

      但目前当务之急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如何尽快结束这种“阵痛”,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如何变“制造大国”为“制造强国”,尤其是如何变为“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笔者以为,就是未来通过持续不断的“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规划与执行,强化信息化管理,以提高制造业“三效”(效率、效益、效果)、“三力”(创造力、生产力、竞争力)、“三降”(降成本、降能耗、降物耗),全面优化产业环境,进而克服“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困境,解决“中国创造”面临的难点,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在不远的将来让中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能力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能力,是解决“中国创造”难点的基本途径,这包括观念、知识、技能、系统、数据库、网络、安全、培训等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信息化建设措施,更主要是让信息软件如ERP、CRM、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SCM(供应链管理软件)、OA等嵌入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中去,让信息技术与生产设备深入融合。

      例如,实施ERP之后,山东东岳汽车设计一款半挂车所需的700多条用料数据,只需3分钟就能自动生成BOM(物料清单);从BOM生成生产部门所需的物料需求计划和采购、委外、生产的令单,也仅需7分钟的时间;一项过去需要一两天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仅用10分钟就完成了。应用ERP最显著的地方就是通过交易自动化、智能化并作用于关键的业务流程,从而对运营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全面信息化的应用与管理是实现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一个必备条件。

      重点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中国制造”

      在制造业推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应该作为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制高点、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应该放在“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位置。

      比如,在2020年前,广泛推行数字化制造,在优势行业以重点企业为主体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2020年后,全面推广智能制造,高度重视发展数控系统、伺服电机、传感器、测量仪表等关键部件和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制造装备等关键装备,并加以全国推广;突破一批“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和智能制造装备;推进智能化车间、数字化工厂、网络化企业的试点和应用。

      标准化、模式化是实现“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的战术措施

      “中国创造”将是一场“标准”争夺战。要实现“中国创造”之梦,必须掌控“行业标准”,只有掌握了行业标准的制定权,才有话语权,以及相应的获利权。制造企业的核心是由产品制造组织往外扩展,涉及采购、销售、供应等这样的上下游社会关系处理,因此必须为制造企业提供一个标准化、公式化的运作模式。DYX模式(ERP模式之一)是目前解决制造企业“困境”和“难点”的最佳途径。因为DYX、ERP集成了人财物、产供销、研发(R&D)、市场、文档、竞争情报、质量管理、全员质量控制(TQM)、设备维护、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等丰富内容,只有借助DYX、ERP这样的管理软件才能实现标准化、模式化,才能在线实时分析监控销售、生产、采购、能源、材料、人员、资金流向等各作业环节,及时提供战略情报和决策信息,才能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

      为了保障“工业4.0”的顺利实现,德国把标准化排在产业战略行动中的第一位,并在“工业4.0”平台下成立一个工作小组,专门处理标准化和参考架构的问题。因此,在推进信息网络技术与工业企业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中,“中国制造”也应高度重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及时制定出台“两化深度融合”标准化路线图,引导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

      产学研用联合,努力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

      我国应充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产学研用联合模式,一方面,针对不同类型自发的产学研合作网络或产业研发联盟,政府要加强投融资机制创新,通过引导和支持的方式促进其发展,促进政府、企业、金融、社会资金对接;另一方面,选择几个重点行业和关键技术领域进行试点,推进新能源汽车、智慧照明、机器人、光伏、北斗导航、车联网等产学研用专项,并以行业骨干企业为龙头,联合科研实力雄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组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研发联盟,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共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强化制造基础,提高产品设计能力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及产业技术基础这“四基”的整体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质量的优劣,是提高中国制造品质的基础,应高度重视。因此应以产业需求和技术变革为牵引、以专业化为方向、以标准化为基础强化中国制造工业基础。同时,大力推广应用先进设计技术,开发设计工具软件,构建设计资源共享平台;制定激励创新设计的政策,由代加工向代设计和出口自创产品品牌转变。

      工业4.0——制造业未来的技术趋势

      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技术曾经引发全球的三次工业革命,如今,基于互联网的物联网和服务网应用于生产过程,又昭示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在德国,专家们把这次革命中所催生的新型工业称之为“工业4.0”。工业4.0将智能信息通信技术(ICT)部件、传感技术和驱动机械装置融合在产品和生产系统之中,使得现有的服务网络和被称之为物联网的物品网络一起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变化对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将产生广泛影响。

      生产者的变化:如何迎接工业4.0?

      在工业4.0中,一家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智能工厂有可能以非常高的效率来生产个人定制的产品,而且生产成本与大批量生产的单位成本相差无几。对于生产定制产品的企业而言,这件事情意味着,他们已经解决了产品研发、生产和使用三个环节之间一直难以衔接的种种难题,从而可以专注于通过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创造价值。这是一种全新的研究和开发过程,比如说,将产品和生产系统本身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发,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企业不同部门之间乃至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譬如网络化的协同开发)。不仅如此,工业4.0还能够利用以IT为基础进行信息沟通和相互作用的不同机器、产品、服务、设备和工具来对生产过程实现智能化的灵活控制。机器与机器(M2M)之间实现通信,构成一个网络,这就为不同部门之间搭起了迅速沟通的桥梁,当然会有助于公司实行真正针对客户需求的经营管理。

      工业4.0虽然为企业提供了许多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生产设备的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机器对机器通信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加上随之而来变得越来越难以防范的网络犯罪,这些都使得IT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在将产品、生产和服务整合为一体的各种创造新价值的网络建立起来以后,劳动的社会分工制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网络上公开征求解决疑难问题的方式将会把许多人都吸收到生产流程中来,实际参与设计、贯彻执行或具体操作等各项工作。不仅如此,这种新型的解决疑难的用工方式必将走向合法化,那么,这就会在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契约关系。

      在工业4.0时代,某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已经不再是秘密,这就需要有一些全新的能够及时快速调整价格的经营管理模式。例如,不难想到,当生产某种产品的工厂的产能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时,该产品的价格就会被调升,以此来调动所需要的生产能力;反之亦然。对于生产者来说,在建立全新经营模式的同时还必须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市场机制与之相配合。

      在这里,我们以洗衣业为例来说明工业4.0为什么会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为什么最终必定会使企业的经营达到最佳化。在工业4.0中,一家洗衣房已经不是仅仅推销它的针对个人的洗衣业务而已,而是越来越多地在把衣物清洗和洗衣房有可能提供的其他业务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推销。它的客户能够享受到许多全新的服务项目,例如“租赁工作服”。洗衣房不再只是清洗属于它的客户所有的衣物,而是向它的客户出租他们所需要的特定的工作服。洗衣房所以能够开展这样的业务,是因为所有的工作服上都缀缝有一个藏有RFID(射频识别)芯片的标签,可以跟踪整个洗衣租赁服务的全过程,不仅可以将租赁出去的工作服及时收回清洗,还能够在清洗后准确地送还到原来每一位使用者的手中。洗衣房采用这种新技术开辟新业务能够创造出比以前更高的价值。此外,使用IT技术之后,可以对洗衣房的所有业务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事后还可以根据记录来进行分析。

      必须注意的是,工业4.0的基本原则的引入是由大量小步骤一个一个连接起来的一个渐进过程。同引入“服务网”时的情形一样,在建立和使用“物联网”时,必须预先制定出一些新的统一标准。此外,在起步的时候还需要有足够数量的用户,争取形成一个“处于临界点的系统”,以便能够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一旦达到这个临界点,新的商业经营模式——如我们在“服务网”的发展过程中所看见的那样——就会迅速扩张开来。这是各个行业的黄金时期,各种创新层出不穷;在这一时期,各个行业都有可能迅速贯彻工业4.0的那些新原则。一家企业若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开发潜能,比如说,它还必须加紧进行实体产品的开发,以便能够跟上它对虚拟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开发利用。

      在工业4.0到来所引起的各种变化中,所有的企业都必须认真思考如下这些问题:

      要保持自己的竞争能力就必须清醒地做出明智决策,为此,必须提前考虑即将出现的变化和风险。

      企业本身会发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这就要求对未来的竞争环境和市场定位有清醒的认识。

      自己的企业要发展成为一家“公司4.0”,就必须要用网络化思维来构想自己公司从研发到售后服务的一切。当然,这就要求对于公司的全体员工和业务合伙人的情况以及未来的客户群,预先进行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

      检查本企业是否为即将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做好了准备,关键是要看企业的文化、生产过程和整个经营管理体系是否足够灵活,能够适应不断发生的变化。

      选择的技术一定要成熟可靠,生产能力能够满足生产的要求,而且具有符合预期的投资回报率。

      位于末端的消费者和社会的变化

      对于生产过程末端的消费者来说,工业4.0的到来意味着,他们只需要等待不长的时间就可以得到自己定制的量体裁衣的个性化产品。这样的个性化服务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生产系统采用了完全智能化的技术,能够以接近大批量工业生产的速度来制造单件的个性化产品。不仅如此,这样的个性化产品还为它们的使用者提供了一些他们或许将来才会用到的功能。譬如如今的智能手机,由于采用了可编程序和具有大容量存储器、传感器以及通信能力,每天都在为其使用者增添几项智能应用。智能手机还能够在与使用者的互动中不断学习,进一步发挥其潜在的为使用者所需要的特定功能。智能手机之间除了能够独立交流信息之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机器对机器通信来启动任务,实行远程控制,按照使用者的要求来控制“周边系统”。

      工业4.0还会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新一代工业的自发组织和自治管理的指导原则将为那些以人为工作对象的组织机构开辟出一大片新天地。为工作招收雇员的选择范围将大为扩大,员工更容易胜任自己的岗位,而且行动会更加自由。获取知识也会变得更加容易。职业培训材料和培训方式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将会极大地同时提高授课和学习的效率。培训内容会有革新,有关IT的内容将会占有更大的比例。工业4.0带来的这些变化将会为未来的人类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在工业4.0时代,还有可能按照人们不同的年龄来安排不同的工作。这对于工业生产本身当然也十分有利,尤其是在人口结构日益老龄化的背景下,其意义不言而喻。

      德国和中国的工业4.0

      在德国,虚拟生产和真实生产的网络化程度不断得到提高,为这个国家成为一个高度专业化的生产基地和最重要的供应商提供了一幅非常迷人的前景。在生产中引入信息通信技术不仅使这个国家能够开发出新型的智能产品、建立起新型的智能生产系统,而且还创造出了不少以前从未有过的创造新价值的经营模式。比如说,那种个性化的将实体产品和服务打包在一起销售的经营模式,就是属于这样一种创新。与此同时,还出现了许多实现区域增值的可能性,包括不断扩大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下,切实有效地利用资源才真正成为可能,人们可以有计划地使用资源,进行跟踪监督,做到利用的最优化。仅从这里提到的几点就可以看出,工业4.0肯定能够为德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德国的工业4.0发展战略是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和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共同提出的一项国家发展计划,旨在推动德国向现代产业转型,其中提出了许多如何尽快完成这种转型的项目建议。这是一项宏大的计划,其中最吸引人的亮点是被简称为“这是猫头鹰”(“it’s OWL”,来自词组“Intelligent Technical Systems-Ostwestfalen-Lippe”的缩写,后者意思是“智能技术系统—德国东威斯特法伦—利普应用技术大学”)的一个“卓越集群”计划,该计划可说是工业4.0战略中规模最大和落实得最好的工程项目。要实现工业4.0这个既定目标,关键在于研究工作必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上述“这是猫头鹰”的计划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在各种各样的具体项目中都要求研究机构和企业一起工作;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更需要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起来在诸如自我优化、人机互动、智能网络、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工程等技术领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中国目前正在努力为它的制造业升级换代,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2011~2015年)中已经确立了要减少依赖外国技术的目标,要求它的七个“战略性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五年计划结束时能够达到全球技术领先水平。来自德国的工业4.0这一技术发展趋势能够为中国工业未来的发展描绘出一幅光明前景,确立一个奋斗目标,并通过向工业4.0转型来解决中国当前面临的诸如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城市生产导致污染和人口结构变化等种种挑战。

      有咨询顾问认为,德国以其强大的机械与设备制造业及其IT优势具备独一无二创造出一种新型工业化的潜能,这就是工业4.0。这场工业革命一定会来到中国,有助于中国解决它所面临的许多挑战。中国对于德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德国企业来说,中国既是它们将来的市场,同时也是它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中国企业十分关注德国的有关研究和研究结果。进行工业4.0整合需要企业做好准备和组织调整。中国深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向工业4.0转型的过程中肯定会接受许多“创新项目”,这将为德国相关企业提供广阔的合作机会。

      智能制造技术:抓住新产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当前,全球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正在发生,德国提出了“工业4.0”,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中国提出了两化深度融合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

      2014年12月9~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九大新常态,对我国的产业形态、贸易结构、信息经济等进行深刻分析,对新常态提出了全面的认识。针对新一轮的经济博弈,中国需要抓住新常态下的经济新动力,应当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机遇。

      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为核心的新产业技术革命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实施中的重要战略步骤。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结合互联网技术,催生了以数字制造为特征的新技术和新产业。同时,新技术和新产业带来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正在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方式,孕育出全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因此,抓住本轮新产业革命发展机遇,成为中国走向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和创新大国的必然选择,而在这一轮产业革命中的核心技术就是智能制造技术。

      装备、制造、服务缺一不可

      智能制造,不仅包括智能制造装备,还包括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服务,这三个产业链环节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智能制造是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认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智能制造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泛在感知条件下的信息化制造(科技部《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智能制造装备是技术的载体和系统的组成部分,通常指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工信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它是先进制造技术、数字控制技术、现代传感技术以及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结果,是实现高效、高品质、节能环保和安全可靠生产的新一代制造装备。

      智能制造系统(IMS,1990年由日本首次提出的,为众多发达国家所接受)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该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扩大、延伸和部分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智能制造系统最终要从以人为主要决策核心的人机和谐系统向以机器为主体的自主运行转变。

      智能制造成为重振制造业战略核心

      目前,世界范围内智能制造国家战略空前高涨,世界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提早布局,将智能制造业作为重振制造业战略的重要抓手。2011年6月,美国正式启动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2012年2月又出台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提出通过加强研究和试验税收减免、扩大和优化政府投资、建设“智能”制造技术平台,以加快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2013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发表了《工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报告,报告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让装备机器和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和软件应用相连接,以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这些无疑为智能制造产业和竞争注入强大的动力和压力。

      德国政府提出的高科技战略计划“工业4.0”,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三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

      2012年,欧盟提出了“新工业革命”计划,将优先发展中小企业、汽车工业、可再生能源、原新材料、微电子/纳米电子/工业生物科技、先进制造体系九大领域。日本于2013年成立了“日本经济再生总部”,提出要“重振战略制造业”。总的来说,美国、德国、日本是全球智能制造技术研发投入最大、最为领先、应用最广泛的国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全球制造业正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

      自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智能制造装备”这一概念以来,各地纷纷关注,国内的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分布在东北和长三角地区。国家路线图明确了“以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为目标,以突破九大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为支撑,以推进八项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为核心,以提升八类重大智能制造装备集成创新能力为重点,促进在国民经济六大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推广”的思路。

      

      创新中国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一步步成长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世界工厂。然而,近些年的互联网大潮中,从上到下都在鼓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引以为傲的制造业能力反而被人们冷落了。我觉得我们现在过度强调“创新”这件事了,其实创新的核心还是提振经济。

      当我们片面提倡创新的时候,其实是没有优势的,因为我们的创新能力短时间内超不过美国,甚至连以色列都未必超得过。所以,我们要在全球创新产业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在制造业方面无人能及的优势,实现对创新产业链的控制。以己之长,补他国之短,才能进一步发挥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

      全球创新下的中国制造王牌

      如何实现对全球创新产业链的控制?先要看现在全球创业公司体的瓶颈在哪里,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切入。

      据我在美国的观察,制造类创业公司从研发到产品形成,非常缓慢。一旦产品形成,上市以后就会迎来快速增长,估值、市场扩展速度都跟着上去了。而这类创业公司在拐点处面临的瓶颈即是,就算技术再好,但是做出1个产品离做出100万个产品,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时就面临着一个“鸡和蛋”的悖论:你要想从1做到100万,需要很大的生产能力,但是生产能力需要巨大的投资。如果没有生产能力,就又无法吸引足够的投资。并且,在美国的创新产业链里,资本向来强势,创新再好,如果没有人投资设厂,就会死掉。资本强势意味着创新者必须把大部分利益割让给资本,因此,美国很多优秀的制造型创新企业,创始人股权被严重稀释。

      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个“全球创新”背景之下的机遇:淘金不如渡船。

      我们需要思考的不是追求和美国一样有创新力,而是中国能不能在创新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形成控制。虽然我们的创新能力并不强,但我们手中制造这张牌很厉害,可以对创新产业链提供支持,反过来也就是控制力。

      中国是全球唯一的开放的大规模制造基地。日、韩、欧洲都有大规模制造能力,但是不开放,小米为什么诞生在中国?因为在美国,你找不到一个开放的第三方公司帮你生产100万台手机。所以,开放制造和大规模同时兼具的,只有中国。

      如果全世界创新产品的量产都在中国完成,我们就掌握了话语权。以前我们的量产是OEM甚至是代工,来料加工。今天,我们可以在美国先投资,再带回中国来,帮美国的企业解决了腾飞的瓶颈问题。同时,我们也成为了他们的合作伙伴,可以参与利润分成。

      前一段时间,我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个文件,总理亲自批的,说的是支持国外中小科技企业和中国制造业直接对接。中国的制造能力是现成的,只需要改一下生产线,形成生产能力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中国可能是解决全球创新爆炸之后面临的生产瓶颈的唯一的解。如果我们能把这个解提供给全世界,就意味着未来的创新里面,中国将取得很大的影响力。

      小而精:未来公司的趋势

      改革开放前30年招商引资的核心是什么?用邓小平的话叫“技术换市场”。但实际上我们是用市场换技术,而且我们没换来技术,换来的是生产能力。当时这套模式是可行的,因为在1980年代之前,先进技术都掌握在大公司手中,换来的先进制造中就包含了很多技术。

      80年代之后,通过这30多年的变迁,我们发现,前沿的科技绝大多数不在大公司手里了,而是分散到了小公司手里。现在大公司没有新的技术给你了,它要依靠并购。因此,现在我们合作的对象要换了,换成掌握技术的小公司。

      这其实就是美国80年代以后形成的开放式创新(我把它称为“积木式创新”)。这个潮流对大企业形成了颠覆式的影响。比如,无线充电技术,过去想都不用想肯定在GE的手里。现在,世界最先进的无线充电公司叫WiTricity,做了7年也不过70多个员工。

      这件事的本质是创新的难度越来越高,因为技术越来越复杂,形成一个产品需要的系统结构越来越复杂。但同时,我们又希望创新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进来。创新的高难度和低门槛之间的差距是核心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会有巨大的能量释放出来。

      怎么释放?就是把公司内部的功能全部“公司化”,这些公司再像积木一样组合起来。

      我们投资了一个做航天飞机的公司,几十个人的小团队在加利福尼亚沙漠里做出了一架航天飞机,这在以前必须是成千上万人在大公司内部集体合作。但是,“看不见的手”在企业内是失效的。于是,大企业内部的独立功能现在纷纷拆解成了小企业。小企业只需要有一个很强的部分,其他的几十家公司都可以“拼积木”一样围绕它形成一个大的系统。这家公司在火箭推进发动机方面技术领先,在这个基础之上把其他公司整合起来,就做出了一架航天飞机。其实,它动用的人力、物力不亚于一家大公司。但是,这个过程中存在竞争,优胜劣汰。这样的效率就要高于大公司,而且“看不见的手”是有效的。

      当航天飞机都能这样造的时候,就意味着替代Cisco的企业就不远了。假如一家公司在路由器技术上大大超越了Cisco,其他东西一样也可以整合。今天,航天飞机还是个案,很多领域,大公司还是依靠着系统复杂性,完备的解决方案来战胜小公司。但这件事10年、20年以后可能就不成立了,未来我们可以会看到:大公司的市场会急剧萎缩。未来,你甚至能够看到一个小公司可以做核电站。

      中国角色:补上那块短板

      美国的创业者绝大多数岁数都在三四十岁以上,为什么呢?因为人家凭什么把专利交给你?就是因为你的cridit、track record。你首先要够强,然后找到一个合适的专利,“双长制”就形成了,核心积木就拼出来了。其他在此基础上拼插,就能迅速形成这样一个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短板都会被“关注”,被大量涌入的资本想尽办法去提升。现在,最大的短板就是制造。国外的整个创新模块,就差制造这一块板了。

      怎么样补上这块短板,就是中国要做的事情。

      美国为什么能够形成即插即用的“模块式创新”,而中国不行?因为中国的企业都不是标准件,需要团队多年磨合。一旦CEO下台,就意味着公司基本上散架,新领导上台意味着新一轮的“磨合”开始,员工大换血,和做一个新公司没区别。美国社会的职业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

      这意味着美国企业的界面是标准的。虽然他们没有量产能力,但你看他们为量产做的准备,你会惊叹。每一个材料是怎么保存的,所有的说明书是什么样的,全部标准化,这意味着我们能够快速学会怎么帮对方制造。这是中国制造业亟需提升的地方,变成可以迅速拼插的标准件。

      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因为3D打印已经不远了。美国一家公司已经开发出多种材料的实时3D打印,人家正在淘汰我们的制造能力。另外一个威胁就是工业机器人。在这些技术没起来之前,如果我们已经形成了核心控制链,就能够长期生存下去。在3D打印和工业机器人快速普及之前,我们只剩下十几年的时间窗口。

      资料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2015.1、9 姜荣春

      《经营管理者》2015.3中、4中 陈浠 田楠 段丹峰 福蒙蒙 侯云龙

      《IT时代周刊》2015.4 郎咸平

      《中外管理》2015.3 马小娟

      《中国商界》2015.4 高峰

      《企业管理》2015.3 陈渊源 吴勇毅

      《中国经济报告》2015.3 优尼特(UNITY)咨询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5.9 周伟民 李小丽

      《商界》2015.5上 王煜全

标签:;  ;  ;  ;  ;  ;  ;  ;  

中国制造的再选择_中国制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