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英语”和“聋人英语”应该结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_英语论文

“哑巴英语”和“聋人英语”应该结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_英语论文

“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当休矣——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聋子论文,哑巴论文,英语教学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并非今日始。早在3年前,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一次外语教学座谈会上就谈到过:“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在各阶段的教育中对外语教学一直是重视的,开课很早,课时不少,从中学(有的从小学三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很多学生经过8年或12年的外语学习,然而大多数学生却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在采访教师和学生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这几年来,李岚清副总理指出过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大学生在学了多年英语,甚至过了四六级大关、通过硕士博士英语过关考试后,却依然有口不能言,有耳不能听。“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英语教学是一壶烧不开的水”……不少人对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质疑。

大学生们:我们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英语上,为什么学到的还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这样学下去有什么前途?

面对大学生们的疑问,记者对大学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了解。我国大学公共英语课一般开设两学年四个学期,本科生在一、二年级学习英语的总课时是240到280个,进入三年级后,部分专业开设专业英语,多数专业将这门课定为选修课;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别开设一年时间的英语必修课,要求通过过关考试。没有任何一门课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受到如英语一样的重视: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本科生考研究生、硕士生考博士,英语是惟一必经的考试(第一外语为非英语者除外)。

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花费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在高校图书馆、教室,记者采访见到的大学生,大多在学习英语,而看专业书者却寥寥无几;清晨的大学校园,诵读英语单词和课文的大学生早成为人们熟悉的校园一景。一位本科学生讲述了自己和同学学习外语的情景:一切为英语让路,英语占用了几乎全部课余时间,每天的学习都是以英语为中心,甚至在专业课上都有同学在学英语。一位历史系学生说,自己花在历史学习上的时间还不到英语学习的1/5。大学生对专业课学习投入时间如此之少,令人吃惊。记者联想到,在前不久举行的“两会”上,不少政协委员遗憾地指出:大学生学术年龄普遍推迟,不少高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如何进入学术之门。委员们提出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了英语学习上,专业学习已经退居“二线”。

花费了如此多时间的英语学习,效果又如何呢?山东聊城师范学院一位本科学生在来信中说,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学了十年英语,可是除了能够读懂一些很浅显的文章和做一些模拟试题之类,别的什么也不会,说不了又听不懂。京城某高校一位以高分通过了四、六级英语考试和研究生学位英语考试的研究生说,实际上自己口不能说,耳不能听,笔不能写。

花费那么多的时间来学习英语,是浓厚的兴趣使然吗?部分大学生确实对英语学习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对大部分人而言,通过考试才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一些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的实际上已经变成了通过全国四级统考,为追求四级通过率,不少学校规定:学生不通过四级考试不能获得大学本科文凭。学生的学位、入党、奖学金都和四、六级考试挂上了钩,通过了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在获得深造、就业机会中也明显有优势。目前,四、六级考试标准化的测试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做选择题,打钩即可。为应对这一考试,教师上课把时间花在细细讲解语法和词汇上,学生把时间花在背单词、做练习和大量的模拟试题上,英语作为人际交流工具的功能已经“退居二线”。不注重英语的实用性使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来体会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美感,他们没有时间听,也缺乏时间说,英语变成了一门专靠死记硬背、缺乏活学活用的乏味课程,一些学生在通过英语过级考试后,就把资料和书籍付之一炬,考完就不想再学了,尽管他们也承认英语很重要,但这个缺乏趣味和吸引力的学习过程已经把他们的兴趣给“消灭”掉了。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系主任汤德馨教授介绍:北京市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会1996年对北京12所高校10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75%的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不满意,其中有18%的学生认为“很差”,只有9%的学生表示“满意”。1998年,天津师大杨秀珍等人对天津8所院校的696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对当前英语教学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学生高达78%。北航外语系蔡勇等人对该校学生的调查发现,对外语教学表示满意的学生只有1%。

大学英语教师:我们不能责备学生没学会,而应当责备自己没教给学生,没有负起该负的责任,不能继续这样教下去了

来自学生方面的信息令不少大学英语教师开始检讨当前的英语教学。一些长期工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一线的教师痛心地说,否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成绩就意味着不留情地否定自己,但我们确实不得不正视现实。

一些人士呼吁大学英语教学要多听听学生的声音,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汤德馨教授谈到:现在是正视问题的时候了,不能只看我们做了多少事,要多听听学生的声音。汤教授痛心地谈到,北航的英语课堂上,很多学生睡觉,一下课夹着书包就到附近的中关村上英语补习班去了。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海平教授直言,不是我们中国人学不了外语,也不是我们教不了,现在的确是该放下架子,坐下来听听学生想法的时候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陈琳说:对目前外语教学不理想的局面,自己也得负点责任,大学英语教学以前是有贡献的,但在新形势下如果不解放思想,不思改革,那就不是贡献的问题了,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束缚。

在探寻英语教学问题产生的根源时,师生们对教材、教法和考试方法都提出了质疑。汤德馨教授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以阅读为主的路子已经不适应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英语教学也要真正从实际出发,真正因材施教。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井升华认为:外语教学必须改革,要向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实用型过渡,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这个工具,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须尽早接触实用英语,具备对外交往的能力。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没有考虑到形成旨在培养吸收先进科技信息的阅读能力和参与对外交流需要为目的的共核语言,原有的“共核语言”也在低层次上重复,束缚了学生词汇量的扩大。词表与时代脱节,许多日常交往中常用的词汇在大学英语词表中找不到,学生学了也难以有交流能力。

在教材和教学内容改革问题上,专家们提出要编写新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教材,不能一本教材用到底,也不能一本教材“独霸天下”;在学生能力培养上,听说读写应当是一致的,不能截然分开。井升华教授指出,多年来,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材在内容上重文学、重政论,忽视实用型内容,只追求教学内容选自名家,有“可教性与可学性”,而忽视了最主要的实用性。我国不少教师满足于多年使用同一本教材,不求更新,还美其名曰“以便在已经积累起来的经验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吃透教材”。他认为:语言是伴随社会、科技进步而发展的,英语词汇中出现的许多新词新语广泛应用在对外交往中,应当在教学中被考虑到。汤德馨教授建议:不要把有限的学时分成精读、泛读、听力等,而应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不少人提出:外语教学要注重考试形式和内容的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要与教学目标相协调,不能用考试为指挥棒来指导现行的英语教学,要避免把英语教学变成以应试为目的。对目前的四、六级考试,有人认为,一要改进考试内容,增加对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二是要改进方式,打钩的方式不可取。不少教师承认:一些学校四级通过率在上升,但实际水平在下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张达仁教授说,尽管没有一份正式文件说过要求大学生必须通过四级考试,但在四、六级考试存在十多年后,它变成了搞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使师生在过级上下功夫,形成了恶性循环。围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出现了大量的模拟试题集和所谓的考试技巧与捷径,误导了学生英语学习。陈琳教授提议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要注重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中国人民大学田育英老师认为,语言学习需要多读、多听、多说、多写,但为适应考试要求,目前英语学习的练习形式大部分就是打钩,各级考试也是打钩,从小学一直打到大学和研究生阶段,长此以往,学生以为学英语就是做题,养成了不愿一个个记单词,不愿动手做拼写练习的坏习惯。“打开书什么都认识,合上书什么都没了”,缺乏张口动手的能力,提笔错误连篇成了必然结果。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主任、上海交大教授杨惠中认为:语言测试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用一些所谓模拟试题来考学生是贻误学生。现在出现了考试的误用,以获取证书为目的、以提高通过率为目的来应对考试,搞应试教育、题海战术,模拟试题泛滥,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冲击了原本对改进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考试。

全国大学英语指导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教授邵永真表示,在修订新的英语教学大纲时,调整了培养目标,不光强调了学生听、读和接受的能力,还强调了表达能力,强调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基础教育“帮忙”。外语教学如果是“一条龙”,龙头和龙身的大部分应当在中小学

一些大学英语教师认为,外语教学问题不能孤立地解决。他们特别寄希望于加强基础教育中的英语教学,认为大、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当是“一条龙”,对各阶段的要求要互相衔接。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将学生“引上路”。

清华大学外语系主任程慕胜教授强调,从根本上讲,要使大学生有较好的英语水平,关键在于中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外语教学如果是“一条龙”,龙头和龙身的大部分应当在中小学。程慕胜指出,学好外语不只是背单词,但如果词汇量太少,将不能很好地应用外语,目前中学阶段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太低:中学有900多学时的英语课, 而大学只有240到280个课时,要大幅度提高英语水平不现实。按照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中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是1600到1800个,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要掌握4000到4200个,减去中学阶段已学的单词是2400个, 中学6年,学生平均每学时要掌握的生词不到两个,大学生每课时要掌握的生词是8.6个到10个。 程慕胜认为:中学阶段学生的记忆力要比大学阶段好,但词汇量要求太低,起码可以增加一倍,每学时增加到4个单词, 到毕业时,学生可以掌握3800个左右的单词。程教授还列举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要求来证明上述建议的可行:在要求中学毕业生掌握的英语单词数量上,日本为5900个,台湾和西班牙为5000个到6000个,俄罗斯是9000个。她认为,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我国大学的公共外语教学量能大大减少,除了少数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大部分中学毕业生英文要基本过关。

一些人提出基础教育中的英语教学应当和大学英语教学相互沟通,有相互衔接的教学大纲,相互补充的内容。井升华强调,我国大学英语词汇表中还有中学学的诸如father、mother、brother、cat一类词,而且释意还是父亲、母亲、兄弟、猫,大学英语词表所收的词汇相对于中学而言应当是全新的,至少在释意上应当不同于中学词表。复旦大学教授董亚芬、杨惠中建议,英语学习要从小学到大学一条龙进行教改,采取科学的、不浮躁的态度,中学和大学英语学习是一盘棋,要通盘考虑。

标签:;  ;  ;  ;  ;  

“哑巴英语”和“聋人英语”应该结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