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笔算练习》教学反思论文_蔡小环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笔算练习》教学反思论文_蔡小环

蔡小环(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御花苑外国语学校 广东 东莞 523073)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12-031-01

本节课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练习课。孩子们已有竖式计算的基础,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巩固笔算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两位数加减法的算理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提高计算技能。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1.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两位数加减法的算理理解,巩固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2.通过观察、独立思考、讨论、总结等活动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和计算技能。3.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认真读题、步骤明确、细心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计算习惯。教学的重难点在于:查漏补缺,反馈学生计算过程出现的问题,提高计算熟练和准确度。让学生学会独立计算和检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分为四关进行闯关练习。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勇闯计算难关,争当计算能手”的情境导入。第一关口算题针对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偏弱的孩子他们能迅速进入课堂状态。接着分四个小组练习4道有对比性的竖式计算题:54+18、54-18、85 - 40-33、85 - (40-33)。一、二小组的题目数字相同但符号不同,三、四小组主要区分有小括号和没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第二关是总结思考笔算加减法应注意什么,引导孩子们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个人代表发言基本能归纳出相应的注意点,我顺势在黑板上总结出5条笔算加减法的注意事项。孩子们齐读后,更加系统地加深印象。第三关是数学诊所改错题,让孩子在错题中学会辨析,吸取教训避免自己练习犯下同样的错误。第四关是“计算小能手”自测题,有基础题同时有拓展提高题分三个等级计分,让孩子们自行操练评价自己知识掌握程度。练习后点明计算技巧:一看二想三算四查,进一步优化孩子们的计算步骤及书写习惯。整个课堂环节比较流畅,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也挺高的,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对于我自身来说,还是不够放手给孩子们口头表达的机会。不管是在总结还是讲评纠错练习,我都不放心让孩子们多说,担心他们说错,或者没有说到位,所以孩子们表达的机会大大减少,吸收知识和思考问题的就会缺乏主动性。以后需要在课堂上注意放手让孩子多尝试,强化表达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优化的计算方法应贯穿整节课。备课时,我参考了教材及教参给孩子们优化总结竖式计算的口诀:一看(数字和符号);二想(顺序定先后);三算(竖式书写好);四查(进退位得数)。这四个有关计算习惯的步骤应从一开始就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如:(1)当出现抄错数字或符号这个错误时,应马上提点到并归纳一看(数字和符号)。(2)当出现两步计算时,提点二想(顺序定先后),接着进行竖式计算,讲评完后提醒孩子们注意检查。如果有在讲解过程中把提炼的四个小点不断训练,让过程更加清晰、有条理。

三、时间把控不严谨。导入的时间和竖式讲解时间过长,导致学习单第三部分“计算小能手”自测题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完成,大部分孩子只完成了第一水平的基础题,拓展运用部分只有个别孩子完成,操练的程度不够,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以下是几个孩子的练习情况:

针对以上情况,我在下一次的练习课设计中将会更多地考虑到出现的这些问题,争取在以后的计算练习中做到:1.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的同时注意培养表达能力;重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外衣,通过增强语言能力改善孩子的学习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多为孩子创设说数学的机会。对话时有意识地激发孩子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2.把整个课堂内容贯穿在教学每个环节,备课时多参考课标教参和其他优秀的教案资料,同时参考不同课例和教学视频,不断修正自己的教案,做好课堂预设。3.把握每个环节运用的时间,达成应有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4.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由于每个孩子的基础不同,不同孩子的计算熟练程度和速度以及计算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要缩小这一差异,仅仅依靠每天的数学课堂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还得依靠孩子课后的坚持练习,每天2-3题一点都不过分。但也要防止一天练几十题题海战术,不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计算练习要有质量,避免走过场,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投入,不能玩着做。写竖式需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预防出现抄错数字和符号,计算时想准确再写,用尺子画线等规范。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具有综合素质的教师,应当是教育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的行为和角色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更需要践行时时反思,时时求进的理念,争取每节课都能达到有效提高。每节课后,针对自己上课的情况,对课程内容、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的吸收情况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是“老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坚持反思可以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坚持每周写教学反思,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并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由此形成一整套的成果呈现形式。

论文作者:蔡小环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2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笔算练习》教学反思论文_蔡小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