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小说维译完美性的因素论文

浅谈影响小说维译完美性的因素论文

浅谈影响小说维译完美性的因素

田 彬

(喀什大学 中国语言学院,新疆喀什 844008)

摘 要: 文学翻译是一个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审美的复杂过程。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翻译的不完美性一直存在,而认识影响翻译完美性的种种因素,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本文试通过理论素养、文本因素、社会因素、审美取向等四个方面来浅谈这四个因素对汉语小说维译的影响。

关键词: 文学翻译;完美性因素;维译过程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使读者从译入语中获得的信息与译出语中所要表达的信息相同的一种再创作。但是这种再创作过程涉及到译入语、译出语、原著作者和译者等多个方面。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所以译者的不同会导致译文的不同,使译文无法达到完美的境地。小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汉语小说正在被大量翻译,出现了许多译文由于译者的文化素养、文本的差异、思想感情以及对原著的理解等方面的不同,导致译入语出现分歧的现象,使读者在接受汉语小说内容和思想等方面有所偏差。本文将从理论素养、文本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审美取向四个方面来探索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翻译的。

一、理论素养的差异

译者的理论素养是一个翻译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良好的理论素养,可以使译者在翻译和理解原作的过程中得心应手。每一个译者的理论素养,会时时刻刻的影响他的工作,所以想要使翻译的作品达到完美的境地,就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不同的译者理论素养的差异会导致同一作品出现不同的翻译版本。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受到原作语言的影响,给自己的翻译带来阻碍,所以一个好的翻译是需要突破这个阻碍,通顺、简洁、生动的翻译出原作的内容。

四季风速相差不大(图6b),春、夏季风速稍大(4.6 m/s),秋、冬季风速稍小(4.1 m/s)。风速随海拔都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640 m实验林场是风速变化的转折点,640 m以下风速递减率较小,随海拔每升高100 m,风速下降0.1 m/s(冬、春季)~0.2 m/s(夏、秋季);640 m以上风速随海拔快速递增,每升高100 m,风速约增加1.0 m/s(冬季)~1.3 m/s(夏季)。随着海拔的增加,风速受下垫面的影响减小,风速增加也较为明显。

每个人的语言都是自己的生活、职业、文化、性格、思想等等多个方面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需要去了解人物的职业、性格、思想等等才能够忠实并通顺的翻译出原作内容。

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语言受文学作品中各种社会因素影响会产生各种变异,而这种变异同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才能达到“把原作中包含的一定社会生活的映像完好无损的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目的。一个译者的理论素养在他的翻译中处处可见,译者的理论素养差异会使翻译出来的文章有很大的差别。在这种在创作中,由于加入了译者自身的想法、理解和观点,因此会影响译作的完美性。凡追求硬译和死译,忠实原文,都是理论吃不透的表现。想要译作接近完美,就必须要在不断地翻译实践中探索和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二、文本因素的差异

就构成文本的语言本身而言,由于文本中使用的语言一般是经过艺术构思和精心提炼的科学或文学语言,又剔除了话语中的伴随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因而文本具有更高的可读性和可译性。通过文本理解人的思想和通过语言交流来理解人的思想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受。况且文本在词句搭配上有诸多选择,无论怎样选择,只要符合原著作者创作意图即可。

1.成语的翻译

汉语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精髓,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将富有中华文化特征的成语用维吾尔语来表达有很大的难度,也很难达到翻译的完美性。在成语翻译过程中,死译、乱译和漏译都是不可取的,译者要尽量做到让译文能够较好的表达出原文在语言上的感染力。

例1:我们的厂长呀,整天尽忙些鸡毛蒜皮的事。(《新疆文学》)

译 1:bizniŋzawutbaʃliqimizzɛ,kynbojiʧojlidatoχtimajdiɣan iʃlarbilɛnbɛndbolupketidikɛn.

本基坑支护工程项目采用钢管桩+高压旋喷桩施工较好地解决了在浅基坑中没有放坡条件的情况下的施工问题,支护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支护目的,可以作为基坑支护实例来借鉴参考。

:2 译 ujeŋisinitapsa,konisinitaʃlajdu,heʧkimbilɛnuzaqqiʧɛɛ pɵtɛlmɛjdu.

以上两句都较好的翻译出了原文所要表达的内容。例1中“鸡毛蒜皮”在汉语中形容无关大局的零碎小事,形容事情的不重要性,在翻译成维吾尔语时采用的借用的翻译方法,译为“ʧojlidatoχtimajdiɣan”,意为没有价值的、微不足道的事,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果采取直译的方法就会让人啼笑皆非,不明所以。而例2中“喜新厌旧”采取直译的方法就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喜新厌旧”多指爱情不专一。在翻译成维吾尔语时,译者结合语境译为“找到新的就抛弃旧的”,原文在译文中得到了很大程度地保留。

2.谚语的翻译

例5: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直译。直译就是把原文的信息原封不动的传达给读者。由于语言的差异,除了人名地名或专业术语通常会采用直译,在译入语中无法找到与译出语中意义相同的对等时也会采用直译。如:

尽管在组织行为研究领域,主动行为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然而针对服务行业,特别是作为边界跨越者的一线员工的主动行为之研究,仍十分有限。仅有国内学者苏磊(2015)[14]以服务型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认为其主动行为包括积极服务、建言、议题营销、积极问题解决以及问题与机会搜寻行为5类。鉴于导游这一职业的特殊性,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对其主动行为的内涵进行探究。

例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译 3:jolluqlarɣajardɛmkɵpbolidu,jolsizlarɣajardɛmazboli du.

例4: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译 4:aldinqilardɛrɛχtiksɛ,kejinkilɛrsajidaptu.

胡四一:《意见》立足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例7:“祥林嫂,怎么了?”我赶紧又问。

(2)意译。当直译无法传递出译出语的内容或文化内涵时,只能把译出语的文化内涵用译入语强加到原文文化中,也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翻译。如:

与成语相似,谚语是人们表现实际生活经验的一种话语,承载了许多文化信息。这类文本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会丧失语言中的精华部分,大大降低了翻译的完美程度。通常我们在翻译谚语与俗语时会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ɛʤɛljetiptu.

例6:独木不成林。

译 6:jalɣuzatniŋʧeŋiʧiq-mas.

由于工艺材料的特殊性和陶瓷本身的细腻、白净、如玉的质感,陶瓷创作时就应该充分发挥和体现陶瓷的自身优点,若表现油画、版画效果,要搞陶瓷干什么,不如去画油画、版画好了,陶瓷上也达不到油画、版画特色和理想的色彩,尤其是某些作品不结合陶瓷工艺的特点,且破坏了陶瓷的质地美,更是不可取。

例5中,若直译则“青山”为“eʃiltaɣ”(绿色的山)的意思,“柴”为“otun”(柴)的意思,直译词句就会让译者不明所以。所以本句采用意译法。例6在译入语中具有相似的表达方式,采用意译的方法也便于译者理解。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祝福》)

成语和谚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在翻译成语和谚语时,首先我们必须要透彻了解原文的语境,然后把译出语翻译成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的语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根据翻译的需要去选择翻译方法,从而达到使读者能够收到最佳阅读效果的目的。我们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把直译和意译自由地运用到翻译实践中去。

3.人物对话语言

小说的中心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环境氛围的烘托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人物对话语言的描写能够塑造人物的形象,描绘出客观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的翻译关键在于是不是能够把原文的人物、情节和环境完好无损地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一个好的翻译作品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原作的对话美在翻译作品中得到重现。

例3、例4都无法找到在译入语中相对应的谚语俗语,所以采用直译的方式是比较好的,既不会改变原有的意思,也可以表现出一个民族的一些独特文化内容。

“老了。”

当存储货物质量较大、货架重心较高,存在安全隐患时,可采用结构稳定性原则占主导的复合货位优先级,即在符合结构稳定性原则的前提下,同行货位根据其出库时间、按照存储效率优先原则设定优先级,图2d所示为结构稳定性原则占主导的复合货位优先级示例图。

随后,他继续解释道:“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虽然印刷业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但是行业的黄金时代差不多也就是这段时间(20世纪80年代至2005年),甚至大家一度认为开印刷厂可能就像开印钞厂一样,机器一响钞票就来了。可是后来印刷业的发展就遇到了一些困难,特别是近年来产能过剩,加上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因此同经济发展一样进入了‘L型’走势的新常态。”

译 7:jaŋlinhɛdɛ?nemɛboptu?-dɛrhalsoridim.

译 5:ʤanbolsaʤahan,aʃbol-saqazan.

例2:他喜新厌旧,跟哪一个人都好不长久。(《秋》)

-ɵlyptima?-jyrikimbirdinlasiqilip,qepidinʧiqipketiʃkɛazlaqal di.ʧirajimmuɵŋypkɛtkɛnbolsakerɛk.

对于祥林嫂生命的结束,作品中的短工与“我”表达差异很大,一个说“老了”,一个说“死了”,这是由于两人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的差异造成的:短工受当时生活环境的影响,旧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迷信又有诸多忌讳,当临近祝福的时候,由于不能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短工选择了用隐语来替代;而“我”是一个见过世面的知识分子,在现代科学的熏陶渐染下,没有什么迷信和忌讳,对祝福的敬畏感也无从谈起。译文忠实表达了原文的精神,使各个人物的神情面貌跃然纸上,用“ɛʤɛljetiptu”来译“老了”一词,在这里显得很贴切。

三、社会因素的差异

社会因素包含了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社会群体、社会交往、风俗习惯等等,它的存在时刻影响着人们。而翻译是一种文化的交流,这种交流又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的,它是一种社会活动,所以社会因素不可避免的影响了翻译活动。

1.时代差异(译者与原著作者创作理念差异)

时代是影响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时代的不同会影响到翻译的文本的选择。如果译出语与译入语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不相符或有所违背,作品在被翻译时就必定要做一番调整。翻译其实就是再创造,那么在这个在创造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创造理念的差异,翻译者是通过原文来创造,或者是通过原文再结合自己对原文的了解来创造。不同的人创作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想法是有差异的,时代的不同导致社会思潮和审美取向不同,这就产生差异。原著作者和译者的出发点和想法的差异也会导致这译文无法达到完美的境地。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各单位自行设计排列,3次重复,5行区,每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所有组别试验四周保护行不少于4行。每次重复实收中间3行风干脱粒,按14%水分折算产量。第一次重复边行调查生育期并收15穗用于室内考种。同时调查成熟所需活动积温(≥10℃)、株高、穗位高、空杆率等植株农艺性状,考种调查和计算秃尖长、穗长、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等穗部性状。

2.译者对原著理解差异

我们在翻译一部作品时,必然要先理解原作。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翻译时,我们会遇到很多翻译不通顺和无法翻译出来的情况,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在翻译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会直接影响到翻译的质量。对原作部分词句理解的错误,才是最主要妨碍理解原作内容的因素和阻碍翻译的因素。译者在理解时,会受到语言差异,语境理解等等多个方面的影响。译者在理解的过程中,既是获取信息又是头脑中的再创造过程。这两个是同时进行的,所以理解上的差异,也会使译文无法达到完美。我们能做的,也只有提高自己的水平,更深层次的理解原作,在反复的练习中提高自己的再创造水平,尽量接近译文完美。

CCK-8与台盼蓝染色结果说明,高浓度的OPC可以抑制喉癌TU686细胞的增殖活力。但是OPC在TU686细胞中诱导的自噬流在其中具体发挥何种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四、审美取向

文学翻译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形象和审美两方面。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在基于对原作的理解上进行分析、再创作,将原作的艺术性形象的再现出来,从而将审美变地具体。形象翻译的关键,同样也是必须结合上下文来考虑客观效果,如果稍微变动一下形象可以更好地达到传神效果,同时在上下文中不至于产生不符原意的副作用,那也是好的翻译。

例如在《水浒传》(《subojida》)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虚怀若谷、耿直真诚的晁盖;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的李逵;安分守己、循规蹈矩的林冲;勇而有谋、豁达明理的鲁智深等等。在不同的人眼中就有不同的人物形象,因为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到译者的审美取向,而译者审美取向差异是在一个民族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衍变形成的。

首先,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取向;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社会习惯,再加上长期的生活方式,经验的积累等等多个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取向;持有不同思维方式的人看待这个世界或者一件事,一个人,会有不同的角度,方式和逻辑思维,从而导致审美取向的差异。

低噪声放大器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对其进行精准的判定是不可或缺的。一般而言,采用k检验的方法[13]对稳定性进行判定,如式(4)所示:

其次,时代衍变和发展造成审美取向差异。社会在衍进中淘汰旧事物、萌生新事物,很多事物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淘汰和更新,包括政治、经济、社会风气、甚至社会形态等,同时随时代发展愈加开放、便捷、快速的信息交流,造成了不同时代的人的价值观、审美取向差异。

五、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文学翻译是一个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审美的复杂过程。认识影响翻译完美性的种种因素,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影响翻译完美性的因素并不会消失。既然在翻译过程中的损失无法避免,译者就必须提高自身水平,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并掌握翻译理论和方法,了解译出语民族文化等等。在翻译中尽量减少损失,既要尊重译出语民族文化,又要符合译入语民族的审美习惯;既要保留原作风格,又要考虑读者接受情况。任何以翻译艺术为毕生事业的人,都会全心全意要追求这样一个似乎永远也达不到的目标:在自己的译品中尽可能接近地表现原著的艺术,虽不能完美无缺,也要达到自己能力范围内最高限度的完美。身为一名维吾尔语专业的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坚持单词量积累,不断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筑牢自身的语言文字功底。不仅如此,在理解和翻译文学作品时,更需要整体把握作品内容和人物形象,不能逐词翻译,要在理解原作意思的前提下用自己塑造的人物形象去翻译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根据译入语的表达习惯灵活改变,再现原作所要表达的内容。还需要多进行翻译实践,从而提高自身水平。

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讲授相关理论知识时,普遍采用的是视频文件、幻灯片、文档等形式,而学校往往因为各类因素的限制,导游课程教学与实训难以与实际结合起来,学生与社会需求的人才普遍脱节,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参考文献:

[1]史震天. 语言 翻译 文化[M]. 天马出版社, 2005.

[2]王宏印. 英汉翻译综合教程[M].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张今, 张宁. 文学翻译原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4]金隄. 等效翻译探索[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中图分类号: H315.9;I0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9052(2019)03-0196-03

收稿日期: 2019-1-13

作者简介: 田彬(1993-),男,四川南充市,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2016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汉维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研究。

责任编辑:林丽华

标签:;  ;  ;  ;  

浅谈影响小说维译完美性的因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