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个性化授课分析论文_詹祖平

初中物理课堂个性化授课分析论文_詹祖平

会理县实验中学 四川凉山 615100

【摘要】初中生之间无论是智力、心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学习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化,如果再采取无差别的授课方式的话肯定会造成课堂教学的无效。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和学以致用。新课标下,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事先差异化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这就是本文中探究的个性化课堂。

【关键词】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路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中,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尽量给足学生空间,让他们去完成。对于疑难问题,教师也不可以直接告知答案和解题方法,要做到有效引导,先让学生去思考,然后再总评。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张弛有度,能抓能放,实现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一、整合教学内容,做到分层教学

初中物理课堂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起伏性和整合性,这样才能让课堂变得错落有致,规避枯燥与乏味。优质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应该是师生配合,实现了双向交流,在内容的设计上具有相当的基础性,又能进行深度的剖析和广度的延伸。在进行课堂设计的制定过程中,首先要确认后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与位度。学生已经了解或者在社会生活当中已经熟知的知识就必须要在过度的浪费口沫,需要学生依据学习内容进行探究的问题就放手给他们,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要充分的挖掘学生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学习《摩擦力》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动用学生资源,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现场去分析什么是摩擦力?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什么?方向又是什么?为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一起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通过实验再让学生完成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验是这样的:将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但手掌相对桌面静止;再将手掌用较小力压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使手掌相对于桌面滑动;然后用两根手指在桌面上模仿人走路的情景,感受指尖受摩擦力方向。通过实验上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关于含义:应该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如试验中的手和桌面)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个物体接触且有压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接触面不光滑。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差异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是不同的,这也需要教师能在问题的设计中做到因材施教。学习的目的就是能够运用,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学生掌握住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适当的拓展知识面,加深教学的深度和延伸教学的广度,做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究紧密的结合起来。

二、因材施教,针对性的布置作业

初中物理作为与数字、计算和应用为基础的学科,自然离不开练习和辅导。这也就决定着在新课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做出相应的作业布置,因为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提升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题海战术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很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那就是学好物理,多做题才是王道。殊不知,大量的练习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课业,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讲评也会让练习形同虚设。这种只看数量,不看质量的做题策略需要及时的给与纠正。初中生面临着中考的巨大压力,开设的学科较多,课业本来就很重,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精练精讲,在数量上有效控制,在质量上有效提高,这样才能让练习发挥应有的作用。素质教育讲究减负增效,教师在缩减作业量的同时,还要强化作业的批改,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可以改变往日的那种作业同一论,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针对性的作业,实现作业布置的梯度和层次化。另外,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做个有心人,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比如在学习《浮力》之后,对于不同的学生,在作业设计上要区别对待,一般的学生能处理教材中的练习题就可以了,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如: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如果浮力( )重力,物体就会上浮;如果浮力( )重力,物体就会下沉;如果浮力( )重力,物体就会在液体中处于( )状态。对于程度比较好的学生除了完成课后作业之外,还可以给予适当的拓展,比如这样的探究题:有一木块放入水中,当上面放有质量为0.5kg的重物时,木块恰好全部浸入水中,若拿去重物,则木块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体积和木块的密度?

三、注重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作为学习者的学生本身就存在个性的差异,同时他们的学习能力以及过去的认知情况也决定了他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为此,面对学生的不同的特点,教师应该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对那些善于发言,比较积极但却丢三落四的同学教师则可以让他们多练习分析算是,培养他们养成精细、严密的好习惯。对那些不善于发言,并且比较害羞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让他们与善于发言学生一组,积极地指出其他同学发言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不完整的部分进行补充说明,这样不仅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而且对于培养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也会有很大的作用。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不仅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对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出发,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开展适合其发展的活动,同时为学生要留有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保障学生的特长有施展的空间。更重要的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与物理相关的研究性学习,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学以至用,体现自我价值和成就感。从而正确地发挥教师在教育体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作用,这样才能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落到实处

总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搞清楚教学中的层次化现象,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确保优质高效课堂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魏升山.论“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7(01)

[2]王品娜.浅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10)

论文作者:詹祖平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  ;  ;  ;  ;  ;  ;  ;  

初中物理课堂个性化授课分析论文_詹祖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