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论文_刘长俊 石慧玉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论文_刘长俊 石慧玉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寨子街中心小学 744000

摘 要: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整体状况令人堪忧,严重束缚着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和新课改顺利实施、推进的进程,进而成为制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无数事实证明,振兴农村的希望在教育,而振兴农村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从教之基。

关键词:农村教师 专业发展 方法与途径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体和办学的依靠力量。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在农村地区绝大部分小学乃至中学,由于受到办学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严重滞后,现状令人担忧。一方面农村学校普遍办学条件差,设施落后,信息闭塞,教科研方法单一,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条件和氛围;另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分数承载了太多的利益和希望,为了私利,不少教师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分数”大战行列,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必要的引领和平台。

如此下去,教师的专业知识就会老化,思维就会停滞不前,工作就会缺少动力和活力,提高质量就会成为一纸空文。但在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面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那么,农村小学如何走出困境,与时俱进,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有效地引领和指导广大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下面谈谈我个人肤浅的想法:

一、以提升师德修养为前提,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1.农村中小学教师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职业理想。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对教育事业是否忠诚、能不能持久的保持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热情并全身心投入其中,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关键。很难设想一个不能吃苦,对农村教育工作缺乏坚守精神的人,会努力完成好教育教学工作,会积极思考自己的专业发展。不可忽视的是,目前农村的教育正面临着这一问题,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职业倦怠,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职业理想严重缺失。因此,要千方百计地增强农村教师的事业心,强化教师职业理想,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样教师才会想发展、求发展,从而自觉树立忠诚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

2.农村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态度。影响教师工作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职业态度。农村教师职业态度的核心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奉献意识。作为一个农村教师,有很多很多的理由让我们陈述农村教育的艰辛和困难,但任何理由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对教育疏忽的借口。我们常说,教育是一个良心工程,这个良心就是一种对农村教育深刻的认知。这种认知之后的无私和自觉奉献是教育所需要的。其次是严谨的作风。即坚守、细节、负责。也许这三个词中有许许多多重复的地方,但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件事。在我们的工作中,绝大部分的事情是我们能够做得到的,问题是我们是否真正地、脚踏实地地、自觉自愿地去做了。

3.农村中小学教师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物质激励在当今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但不是万能的。农村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精神操守,即: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热爱家乡、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教师不能把教书单纯地当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应把教书当作一种乐趣,把工作看作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凭着对工作执着的爱,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超乎寻常的业绩,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以业务学习为基础,引领和指导教师专业发展

1.积极开展“创学习型学校,做研究型教师”工作,为教师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全体教师树立“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和“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的理念,形成“你在学、我在学、他在学”的学习氛围。

2.加大经费投入,为教师购买一些学习资料、订阅一些报刊杂志,以满足教师的课余阅读和业务学习需求;支持和鼓励教师向书本学,向同伴学,向网络学,向专家学,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学习当作一种需要,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3.用制度作保障,建立教师业务学习考核评价制度。把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历提高、教研教改、教育科研纳入考核系列。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激发学习动力,促使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以校本研修为依托,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道路”。教师专业发展毋庸置疑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智慧的积淀和业务能力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因此我们应突出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有效整合学习、反思、开放、交流、研究等现代教育文化的基本要素,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

1.搭建自我实现平台,增强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是否真正形成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大多数教师已敏锐地感觉到,新课改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真正合格的教师将伴随新课程的实施,逐步走向“专业自觉”,也就是说,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实践和探索中,对原有经验和现实的问题解决策略不断整合、扬弃和创新,最终建构一种集教学、学习、研究和创新于一体的职业生活方式。这就需要大力加强学习型、研究型和创新型的学校文化建设,发挥文化的凝聚和导向作用。当文化建设达到一定层次,教师便能够从枯燥的程式化教学模式和职业倦怠中解脱出来,以建设性的心态去化解压力和矛盾、实现自我超越,真正感受到生存质量的持续提升。

2.搭建读书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学习文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对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来说,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必须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现代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典范。而读书,则是终身学习最直捷的途径。担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更应该热爱读书、认真读书,不断给自己充电,以更新理念、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就要为教师读书提供更大的支持,积极实施教师读书工程,引导广大教师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引领下,实践先进教学经验,学习成功做法,在读书中理解、感悟、反思、研究、交流,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搭建科研交流平台,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现代教师要强化教研科研意识,学会研究,参与研究,研究出成果,做到以研究促提高。教师只有经常地进行研究,才能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找到内在规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以教科研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合作交流,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营造宽松、民主、开放的学术研究氛围,使互动式、参与式、开放式教研走近教师,这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和独特见解的发表;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以实现有效教学为旨向,把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重点问题作为课题,大力开展群众性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发挥现代理论的指导作用、参研人员的示范作用、科研管理的规范作用和科研成果的助推作用。

4.搭建教学反思平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师有意识地、审慎地对自己思维活动的前提、过程、结果进行批判性考察,是促成教师在每一个教育活动中实现教育意义的重要基础。只有善于进行教学反思,教师才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审视自己的教学,才有可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思考问题,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激发理论与实际创造性结合的灵感,进而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案例分析是当前教师比较认可的一种反思形式。因此学校可定期组织教师观看优秀教学案例(这也可以有效避免农村小学经费紧张,教师走出去的难题),引导教师进行以小见大、由表及里的理性思考和本质探究,促进教师的经验理论化和专业自主化。

5.搭建合作互助平台,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同伴互助不单是教师间知识经验的简单传递和相加,它更能形成一种思维的碰撞和共生效应。因此,要注重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师之间形成一种通力合作、相互支持的氛围,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合力,共同分享经验和成功。城乡小学之间要有计划地开展名师送教活动和骨干教师交流活动,让农村教师在家门口便可以学到先进的课改经验;要注重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经常性开展区域性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针对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研究和指导,促进城乡教师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6.搭建竞赛展示平台,提升专业发展层次。要生存就有竞争。竞赛活动可以为教师搭建起一个交流提高的平台。让广大教师在这个舞台展示自己的进步和专长,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因此,我们可以竞赛活动为载体,开展各种教学竞赛,激活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内驱力。在活动中,我们既要注重过程指导,又要加强过程监督,确保各项活动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如有的农村小学教师多数是一些民转公的中老年教师,对说课这一活动形式还不是很熟悉,因此我们在举办教师说课比赛前,可先对教师进行说课培训,让其掌握说课的方法、步骤、如何撰写说课稿等。通过这些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舞台,使广大教师的专业能力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竞赛活动中不断得到提升。

四、以“高效课堂”为支撑,给教师专业发展架桥铺路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是教师走向成功的“试验田”。 学校要以“高效课堂”为着力点,把管理重心向课堂降低,管理视角向课堂延伸,管理决策向课堂集中,管理思维向课堂倾斜。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1.认真开展课堂教学磨课活动。“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动,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的境界和教师的成长,才能有真正的生命。”学校要充分发挥各级教学新秀、教学能手的示范引领作用,精心组织“汇报课”、“提高课”、“优质课”为内容的“三课”活动。通过反复“磨课”,让教师站在课堂上历练,激发教师的潜质和灵性,让教师在不断探索、实践、反思中,去粗取精,提炼升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三抓”:即在青年教师中,从积累经验、掌握方法上抓提升;在中年教师中,从总结提高、升华开发上抓提升;在老年教师中,从创新教法、适应课改上抓提升。实现“四个转变”,即思想上由“应付型”转向“责任型”、能力上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知识结构上由“单一型”转向“综合型”、方法途径上由“传统型”转向“创新型”。构建“学习提高——教学探索——研讨升华——反馈矫正——理性突破——实践总结”的课堂教学创新链。

2.认真开展以老带新、师徒结对、同伴互助活动。采用“各人构思——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的备课方式,集体研发精品教案,做到:“一个突出”(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两个关注”(关注有效策略的渗透,关注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三个必须”(必须是有效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情商和学习欲望;必须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提问,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必须是开放的课堂,课外收集信息,课内人人都说、人人都做)。通过“备课——上课——听课——议课” 一体多元的互动形式,切磋教艺,探究教法,集集体智慧,为名师成长架桥铺路。

3.开展专家指导,骨干培养活动。专家的指导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助推器,离开了专家等“局外人”的指导,教师有时会被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所困,走不出“自我”的圈子,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甚至会停滞不前,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改革形式化、平庸化。因此,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学校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邀请名师、专家来校上“示范课”,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作专题讲座,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指点迷津;选派骨干苗子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聆听专家指导,吐故纳新,不断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提升专业水平。

五、以“名师工程”为着力点,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基

典型是动力、是形象、是样板,为了整合资源,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做到手上有典型,面上有样板,培植和打造一批骨干教师梯队,学校要给中青年骨干教师下任务、压担子,有的放矢,培植典型,跟踪指导,集体加工、包装,建立名师成长工作室,让他们脱颖而出,成为教育教学的排头兵、领头雁,以点带面,辐射全体,为名师成长创造机遇、提供平台。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只要我们以学校为基础,以教师为根本,立足实际,盘活资源,创新思路,多措并举,以打造优质师资为目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师专业发展》.福建教育出版社。

[3]《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合肥工业大学出版。

[4]《教育科研(创新的途径和方法)/新课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与实务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中小学新课程教学问题探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系列丛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论文作者:刘长俊 石慧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月总第2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论文_刘长俊 石慧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