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探讨论文_向小爽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湖南湘西 416000

【摘 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同期健康体检者各40名,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颈动脉颅外段超声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各部位颈动脉粥样斑块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软斑率、混合斑率及不稳定斑块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硬斑率与对照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存在密切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研究性意义。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斑块;关系探讨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在神经内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各年龄段均可能发病,一般多在36-75岁的中老年人群中常见[1]。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致病机理通常是患者颈动脉斑块破裂出现粥样硬化,损伤血管内膜进而使脑供血发生异常,导致脑组织因缺氧缺血而坏死,引发神经功能出现障碍[2],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造成严重威胁。不少文献指出,及早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有利于避免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本文对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进行了探析,详细情况记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同期健康体检者各40名,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40例,其中男22例、女性18例,最大患者67岁,最小患者36岁,平均年龄(42.7±5.6)岁,其中15例血栓性脑梗死,14例腔隙性脑梗死,11例颈内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对照组患者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最大患者72岁,最小患者35岁,平均年龄(42.5±5.5)岁,其中4例血栓性脑梗死,14例腔隙性脑梗死,3例颈内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经对比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选取飞利浦飞HD9与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保持6-10MHz的探头频率。患者取仰卧位,将颈部完全暴露出来,依次向下探查总动脉(CCA),分叉部位(BIF),颈内动脉(ICA),观察管腔狭窄度,内膜厚度,有无斑块存在,检查中膜-内膜厚度,取5次检查结果平均值。

1.3诊断标准

中膜-内膜厚度在1.5 mm以上(包含1.5mm)判定为粥样硬化斑块。硬斑:斑块纤维化,局部回声较强,声衰减比较突出;软斑:内膜粗糙,低回声比较均匀,回声轮廓连续,纤维帽光滑;混合斑:斑块不规则,混合性回声强度均匀不一。不稳定斑块包括软斑与混合斑,稳定斑块包括硬斑。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部位颈动脉粥样斑块率的对比

对照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送例数在CCA、BIF、ICA分别为4,23,15,而研究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送例数在CCA、BIF、ICA分别为12,14,6。研究组各部位颈动脉粥样斑块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超声检查斑块类型的对比

研究组超声检查发现8例硬斑,9例软斑,24例混合斑,33例不稳定斑块,而对照组超声检查发现7例硬斑,2例软斑,13例混合斑,15例不稳定斑块,研究组软斑率、混合斑率及不稳定斑块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硬斑率与对照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5。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致死率极高,是由于血液供给不足导致包括胶质细胞、血管以及神经细胞等局部脑组织发生坏死。人们生活水平逐渐在提高,高蛋白质、高脂肪同时也在大量的摄入,引起身体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上升。伴随年龄的增长和动脉管壁发生病变,粥样斑块周围逐渐聚集血小板,在大脑局部慢慢形成血栓,一旦脱落的斑快与血栓阻塞远端,远端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便极易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3],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案日益受到重视,要求及时准确的诊断为前提。

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软斑率、混合斑率及不稳定斑块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而硬斑率与对照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相比于硬斑而言,软斑与混合斑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几率更大[4],这两种斑块的形态比较各异,并不规则,炎性及脂性细胞量更多,有的斑块出血或者出现组织坏死,会导致斑块体积突然变大[5],严重的发生溃疡,在血流动力下常出现破裂,形成血栓,继而脱落,最终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病。而硬斑则比较光滑,脂质细胞不多,很难出现破裂脱落,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几率也大大降低,故颈动脉粥样不稳定斑块极易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6],二者存在相关性。

由此可知,颈动脉粥样斑块是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的一个危险因素,二者关系密切,证实了颈动脉粥样斑块超声检测具有显著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Leng XY,Chen XY,Chook P,et al.Correlation of large artery intracranial occlusive disease with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presence of carotid plaque[J].Stroke,2013,44(1):68 -72.

[2] 贾林,孙力.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动脉斑块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15):153-155.

[3] Cobble M,Bale B.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to everyday practice[J].Postgrad Med,2010,122(1):10-18.

[4] 张红梅,何国厚,张晓东,等.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J].湖北医药学院院报,2011,30(4):397-399

[5] 张建平,夏耀林,胡志耕.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的探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01):62-64.

[6] 王晓艳,王春雷,唐浩.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J].临床医学,2010,30(10):92-93.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基金(2013FJ3139),湘西自治州科技局本部课题(2014年)。作者简介:向小爽(1977-),女,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神经遗传及退行性疾病。

论文作者:向小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7

标签:;  ;  ;  ;  ;  ;  ;  ;  

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探讨论文_向小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