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生活质量评价

浙江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生活质量评价

陈淑洁[1]2003年在《浙江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生活质量评价》文中指出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的症候群,是最常见的慢性功能性疾病之一。在发达国家IBS患病率高达15%-20%,约占消化科门诊的30%左右。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逐渐引起国内外研究的重视。目前IBS的相关流行病学资料主要来源于英美等发达国家,国内IBS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的报道很少见。 对IBS的分型尚有许多争议,近来研究发现不同排便习惯涉及不同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特征,研究者提出按排便习惯将IBS患者分为:以腹泻为主的IBS(IBS-D)和以便秘为主的IBS(IBS-C),腹泻便秘交替型的IBS(IBS-A)。国内尚缺少这一分型的临床相关研究。 IBS可表现为除胃肠道症状以外的社会、心理方面的异常。生活质量能涵盖各方面的内容,全面评价IBS人群的健康状况。许多研究均显示与器质性疾病、其他功能性疾病者相比,IBS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差,几乎生活的各方面都受到影响。生活质量的测定在IBS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IBS发病可能与内脏感觉过敏、胃肠动力学异常、胃肠脑-肠的改变和精神行为的异常有关,病因尚未完全阐明。IBS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调节肠道转运功能、纠正内脏感觉过敏和改善中枢情感、痛觉异常等方面。胃肠动力学的异常被认为是IBS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由此学者提出解痉剂可作为常规用药或一种必须的基础用药。而IBS已被认为是一种心身疾病,国外学者发现40%~50%的IBS患者有心理障碍表现,80%的IBS患者病情发作和加重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对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这些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能提高心理情绪,并能调节胃肠道的生理,或许对胃肠神经系统有某些直接的作用。有研究显示联合解痉剂和抗抑郁药治疗对缓解IBS腹部症状及心理症状优于单药冶疗,因而联合抗抑郁药物和解痉剂治疗IBS受到肯定。 对IBS疗效的评价并无一个金标准,而通常所用的症状评价无法综合地反映治疗效果。在现代医学模式下,IBS治疗的目的由单纯的缓解症状转变为缓解症状、帮助患者生理适应和改善生活质量,相应的,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也转变为症状指标和生活质量并重。许多临床研究中,己应用生活质量的改变作为研究的一个终点。SF36是评价生活质量的一种常用标准化量表,在IBS中的应用也已得到肯定。汉化版SF-36己在浙江省普通人群中经过测试,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反应度,但国内尚无汉化版SF-36应用于ffis患者生活质量的报道。 本次研究采用国际通用的罗马*诊断标准和 SF-36生活质量量表,通过浙江省IBS就诊人群的抽样调查,获取浙汪地区IBS就诊人群的有关流行病学和生活质量资料;提供浙江省工田人群不同亚型的发病特点:选用不同药物治疗方法,使用症状和生活质量双重标准,全面评价疗效,以优选BS治疗方案:并评价汉化版SF-36在IBS患者生活质量研究中的应用。 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通过浙江省消化中心全省网络,病例选择覆盖平原、山区、海岛、城市等不同地区共10所定点医院。从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按ISS罗马*诊断标准同期收集消化科门诊就诊的IBS患者。研究排除怀疑或证实有与症状相关的器质性疾病的病例。按IBS患者排便习惯将其分为叁型:便秘为主型:排便频率<3次/周或超过1/4时间的排便用力或排便结块而无腹泻症状;腹泻为主型:排便频率>3次/天或超过1/4时间的排便急迫、稀便或水样便而无便秘症状:腹泻便秘交替型:上述腹泻和便秘症状交替发作。二、方法 1.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结肠症状表、结肠外症状表、心理社会状况表和生活质量量表(汉化版SF-36健康量表)。 2.部分 IBS患者按自愿接受一种方案治疗,疗程为 8周。剔除二周内服用过 3 浙江大学颀士学位论文 解痉剂、胃肠动力药和抗焦虑抑郁药物以及医嘱顺从性差或中途失访的思者。 2.1治疗方案 方案A:匹维滨胺(山omg一日叁次);方案 B:匹维溪胺(10呷一日叁次V多虑平D加g晚服):方案C:得每通门加mg一日叁次)作为安慰剂对照组。分别已录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S厂-36生活质量评分。 2.2 症状疗效评价:根据上述六项结肠症状总积分变化。“显效”:症状消夫或症状积分减少孤%以上;“有效”;症状积分减少“%以上;“无效”:症状积分减少少于50%。总有效包括显效和有效。 23 生活质量疗效评价:评价治疗前后SF-施生活质量8个维度积分变化。 结果 一、IBS男女构成、发病高峰年龄构成、文化程度和职业分布与浙江省标化人群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IBS多见于知识分子、国家机关干部(P、0刀of);25-50岁中青年仔<0刀OI)和女性思者仔<:O.Om)。m3患者除了常见的结肠症状外,常沂有其他的结肠外症状,并常合并有?

陈明显, 蔡淦[2]2011年在《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认为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之一,生活质量量表提供了一个判断其病情严重性及治疗效果的测量工具.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常用的普适量表和专用量表在评价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并对量表的优缺点及其合理选择、量表研制和引进的知识产权问题、扩大人群研究层次、发挥中医药改善生活质量的优势等方面进行展望.

康菊英[3]2008年在《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献研究分别对近年来现代医学和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现代医学在IBS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标准以及各种治疗手段方面的进展。同时介绍了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临床辨证分型、内服及外用药物和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方面的进展,并对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本病的研究前景。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的4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以健脾化湿为主治疗,予健脾化湿方,水煎每日1剂,早晚温服;对照组20例,予匹维溴铵50mg Tid。疗程均为4周。【结果】①疾病疗效评价:治疗组20例病人中,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20例,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45%。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②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治疗组20例病人中,显效3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20例,显效0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亦优于对照组(P<0.05)。③腹胀腹痛及腹泻疗效评价:两项症状治疗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良好疗效。

谢晓佳[4]2013年在《脐疗对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隔药灸脐及隔淀粉灸脐治疗,观察两种方法对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差异。方法:选取100名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隔药灸脐组50例,隔淀粉灸脐组50例,无脱落及剔除病例,测评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期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胃肠症状评分变化,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将各阶段生存质量评分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隔药灸脐组与隔淀粉灸脐组进行比较,胃肠症状评分中,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腹部不适方面,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便次增多方面,P<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在随访期,两组在腹部不适和便次增多两方面,P<0.01,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时点的比较中,隔药灸脐组在治疗后以及随访期均有较好疗效,而隔淀粉灸脐组在随访期腹胀评分,P<0.05,较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随着时间的延长疗效有所降低。生存质量的维度评分,隔药灸脐组自身前后比较,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叁项,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生理职能(RP),P<0.01,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隔淀粉灸脐组在生理职能(RP)、情绪角色功能(RE)两项,P<0.01,差异有显着性。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治疗前两组均较低,治疗后,隔药灸脐组在躯体角色功能(RP)、情绪角色功能(RE)方面,隔淀粉灸脐组在躯体角色功能(RP)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生存质量提高到正常人水平。隔药灸脐组与隔淀粉灸脐组相比较,治疗后,隔药灸脐组在社会功能(SF)方面, P<0.05,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在BP、RP,GH方面, P<0.01,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在SF、RE方面,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隔药灸脐与隔淀粉灸脐均可改善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隔药灸脐法优于隔淀粉灸脐法。

陈新宇, 姒健敏, 陈淑洁, 黄怀德, 戴一扬[5]2003年在《老年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生活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肠易激综合征 (IBS)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 ,在发达国家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 ,英美等国发病率约为15 %~20 % ,女性多见[1]。随着年龄的增加 ,IBS患病率增高 ,而关于老年人IBS的流行病学资料 ,国内外均很少报道。本研究采用罗马Ⅱ

徐玉蓉[6]2012年在《脐疗对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隔药灸脐及口服西药匹维溴铵治疗,观察隔药灸脐法对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并与匹维溴铵组以及中国常模进行比较。方法:选取100名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隔药灸脐组50例,匹维溴铵组50例;测评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期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胃肠症状评分、脾虚证候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将各阶段生存质量评分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隔药灸脐组与匹维溴铵组进行比较,胃肠症状评分中,隔药灸脐组便次增多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虚症状中,隔药灸脐组在腹胀、脘痞腹满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时点的比较中,隔药灸脐组在随访期保持了良好疗效,匹维溴铵组中,稀便与胃肠症状总分较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有所反弹。生存质量的维度评分,隔药灸脐组自身前后比较,除精神健康(MH),其余6项身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匹维溴铵组除生理职能(RP)、身体疼痛(BP),其余5项GH、VT、SF、RE、MH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治疗前两组均较低,治疗后,隔药灸脐组在生理职能(RP)、活力(VT)方面,匹维溴铵组在活力(VT)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生存质量提高到正常人水平。隔药灸脐组与匹维溴铵组比较,治疗后,隔药灸脐组BP, P<0.05,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BP、RP,P<0.01,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结论:隔药灸脐法与匹维溴铵对改善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及生存质量均有显着疗效。隔药灸脐法改善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优于匹维溴铵组。隔药灸脐组远期疗效优于匹维溴铵组。

叶颖[7]2010年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生存质量状态及与中医证候关系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研究目的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状态、影响因素及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2、研究方法文献综述部分,收集、概括了中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面的认识,并对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发病及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临床研究部分,依据相关标准进行严格的临床研究设计,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例68例,辨证分为肝气乘脾型、脾胃虚弱型、肾阳不足型、寒湿困脾型、大肠湿热型、瘀血内阻型。采用肠易激综合征专用生存质量量表(IBS-QOL)对68例患者进行生存质量测评,分别从焦虑不安(DY)、行为障碍(IN)、躯体意念(B1)、健康忧虑(HW)、挑食(FA)、社会功能(SR)、性行为(Sx)、人际关系(RL)八个维度与健康体检者对比,并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症状严重度、焦虑抑郁状态六个因素分析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及探讨中医证候与生存质量的关-系。3、研究结果68例D-IBs患者生存质量8个维度的评分均低于健康体检者(P<0.01),特别是在挑食(FA)、健康忧虑(HW)、焦虑不安(DY)、行为障碍(IN)方面较正常人明显下降;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性别与生存质量总分之间无相关关系;除行为障碍(IN)、性行为(sx)、人际关系(RL)方面(P<0.05)外,各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年龄与生存质量总分存在负相关关系;不同文化程度患者之间存在差异(P<0.05),文化程度与生存质量总分之间有存在正相关关系;不同病程时间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病程与生存质量总分之间无相关关系;不同症状严重度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症状严重度与生存质量总分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不同焦虑状态患者之间存在差异(P<0.01),除健康忧虑(HW)方面(P>0.05),不同抑郁状态患者之间存在差异(P<0.05),焦虑亚表积分、抑郁亚表积分与生存质量总分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在在行为障碍(IN)、挑食(FA)、社会功能(sR)及总体得分方面,不同情绪异常状态患者之间存在差异(P<0.05),焦虑抑郁同时存在患者积分最低。肝气乘脾型及脾胃虚弱型患者在生存质量各维度间积分存在显着差异(P<0.01),肝气乘脾型患者在健康忧虑(HW)方面积分最低,脾胃虚弱患者在挑食(FA)方面积分最低。肝气乘脾证、大肠湿热证、瘀血内阻证在焦虑表现阳性者比阴性者增多。肝气乘脾证、大肠湿热证、瘀血内阻证在心理异常患者中比正常者显着增多。4、结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总体生存质量水平较健康人群降低。影响其生存质量的明显因素有文化程度、症状严重度、肠外症状、心理因素;性别、年龄因素对IBs生存质量的影响存在争议,病程并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中医证候与生存质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中医证候对生存质量心理功能方面有影响。

何宛蓉[8]2012年在《混合型5-HT4受体激动剂/5-HT3受体拮抗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全球发病率高,有逐年增加趋势,其症状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治疗多样化,其中5-羟色胺受体调节剂(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moderator,5-HTRM)是近年研究较多、争议较大的一类药物,其治疗IB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尚有待进一步证实。目的:对混合型5-HT4受体激动剂/5-HT3受体拮抗剂(西沙必利、莫沙必利、伦扎必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1.材料和方法:制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按检索策略分别采用主题词及自由词进行计算机检索,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杂志。筛选文献后,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干预性试验的系统评价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估,提取相关数据、资料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2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评价指标:总体症状的无缓解率或无好转率、腹痛/腹部不适及便秘症状的无缓解率或无好转率、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1.检索结果:共检索出238篇文献,通过阅读标题、摘要、全文筛选后,纳入合格文献8篇,其中西沙必利4篇,莫沙必利0篇,伦扎必利4篇。2.纳入研究特征:均为国外研究,样本量最大的RCT包括1798例患者,最少的48例。患者平均年龄最低36岁,最高49.5岁。7个试验以女性为主,1个试验仅纳入女性。7个试验纳入便秘型IBS(C-IBS)患者,1个试验纳入交替型IBS(A-IBS)患者。3.研究质量评价:均为随机分组试验,仅3篇具体描述随机分组、分配隐藏;均为双盲试验,仅2篇具体描述如何实施盲法;8篇试验均报告了受试者退出、失访情况,均无选择性报告结果。4.研究结果:(1)西沙比利:西沙必利对IBS总体症状、腹痛症状及便秘症状的疗效均不优于安慰剂(RR=0.91,95%CI(0.58,1.43);RR=0.90,95%CI(0.72,1.11);RR=0.91,95%CI(0.74,1.12))。西沙必利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无显着性统计学差(RR=1.52,95%CI(0.58,3.99))。(2)莫沙必利:纳入合格的随机对照试验0篇。(3)伦扎必利:伦扎必利1mg/d组和2mg/d组对IBS,总体症状的疗效不优于安慰剂(RR=0.95,95%CI(0.67,1.35);RR=0.79,95%CI(0.67,1.17)),伦扎必利4mg/d组对IBS,总体症状的疗效优于安慰剂(67.8%vs73.9%,RR=0.91,95%CI(0.86,0.96))。伦扎必利(1mg/d、2mg/d、4mg/d)对IBS腹痛/腹部不适症状的疗效不优于安慰剂(RR=1.01,95%CI(0.92,1.10))。伦扎必利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无显着性统计学差异(RR=1.11,95%CI(0.98,1.24))。结论:1.西沙必利对缓解IBS总体症状及腹痛、便秘的证据不足,西沙必利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无显着性差异。2.莫沙必利治疗IBS缺乏有效证据。3.伦扎必利4mg/d可缓解C-IBS的总体症状,对缓解IBS腹痛/腹部不适症状的证据不足;伦扎必利1mg/d及2mg/d对缓解IBS,总体症状及腹痛/腹部不适症状的证据均不足。伦扎必利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无显着性差异。4.大部分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均较低,期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刘春[9]2011年在《调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临床研究目的:采用调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简称IBS-D),通过与得舒特组的治疗对比,从证候疗效、中医症状积分改变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检验指标变化,评价调肝运脾方治疗IBS-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93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7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服用中药调肝运脾方,对照组服用得舒特治疗,两组服药时间均为四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IBS-D症状、体征积分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的相关检验指标变化。结果:(1)总体疗效统计: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49%,愈显率为53.19%,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9例、有效2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1.74%,愈显率为27.66%,在总有效率及愈显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改善(P<0.01)。(3)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主要症状积分均比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对照组除排便不尽感外,各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也有所改善(P<0.01),但治疗组在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次数、大便性状等症状积分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安全性评估:治疗组47例及对照组46例治疗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ALT、BUN、Scr、均未发现异常。结论:本临床研究表明,调肝运脾方治疗IBS-D临床疗效显着,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第二部分:实验研究目的:观察调肝运脾方对IBS-D大鼠模型体重、小肠推进率、血清及结肠5-HT含量、结肠组织SP、结肠组织VIP含量的影响,从而探讨调肝运脾方治疗IBS-D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番泻叶煎剂灌胃结合夹尾刺激建立IBS-D大鼠模型,实验设空白组、模型组、调肝运脾汤高剂量组(简称中药高剂量组)、调肝运脾汤中剂量组(简称中药中剂量组)、调肝运脾汤低剂量组(简称中药低剂量组)、得舒特组,造模及治疗期间每日观察大鼠饮食、大小便、活动、皮毛等情况,每周记录大鼠体重变化,实验结束后测小肠推进率、结肠组织和血清5-HT含量、结肠组织SP、VIP含量。结果:(1)番泻叶煎剂可使大鼠肠蠕动加快,泄泻加重,体重明显减轻,造模前与造模后体重相比,差异显着(P<0.05)。(2)中药各剂量及得舒特均可改善由番泻叶引起的动物腹泻症状,使动物体重增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着(P<0.01),其中中药高剂量对动物体重改善优于得舒特(P<0.01),中药中剂量对动物体重改善与得舒特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得舒特对动物体重改善明显优于中药小剂量组(P<0.01)。(3)模型组大鼠血清5-HT含量及结肠组织5-HT、SP、VIP含量呈上升趋势,与空白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或P<0.01)。(4)中药各剂量及得舒特组均可减缓小肠推进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着(P<0.01);其中中药高、中剂量对小肠推进率的改善优于得舒特(P<0.01),而中药低剂量与得舒特对小肠推进率的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5)中药高、中、低剂量及得舒特均可明显降低血清和结肠组织中5-HT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着(P<0.01);对血清中5-HT含量的改善,中药高、中、低剂量与得舒特无明显差异(P>0.05);对结肠组织中5-HT含量的改善,中药高剂量优于得舒特(P<0.05),得舒特优于中药低剂量(P<0.01),得舒特与中药中剂量无明显差异(P>0.05)。(6)中药高、中剂量及得舒特均可降低结肠组织中S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并且中药高、中剂量对结肠组织中SP含量的改善与得舒特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7)中药高、中剂量及得舒特均可降低结肠组织中VI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并且中药高、中剂量对结肠组织中VIP含量的改善与得舒特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研究表明,调肝运脾方能有效调节胃肠动力及内脏高敏感性,从而改善IBS-D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5-HT含量及结肠组织5-HT、VIP、SP含量而实现的。

冯华[10]2007年在《替加色罗联合微生态制剂按需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在应用替加色罗(商品名:泽马可)联合微生态制剂(商品名:美常安)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过程中,通过对按需给药与系统给药两种治疗方式在改善患者大便性状、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按需给药方式的有效性,从而探讨按需给药治疗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2006-10/2007-1齐鲁医院消化科门诊符合罗马Ⅲ标准,并按照单纯大便性状分型诊断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系统给药和按需给药方式予替加色罗(商品名:泽马可)6mg,2次/d,和微生态制剂(商品名:美常安)500mg,3次/d,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以Bristol粪便量表、症状量表、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化记录患者的大便性状、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治疗过程中出现症状加重或恶化不能耐受继续治疗者退出研究。结果治疗8周后,所有40例无1例退出,按需治疗组与系统治疗组患者的Bristol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都有明显下降,SF-36生活质量评分在各纬度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但两种给药方式之间的治疗效果比较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替加色罗为具有高度选择性5-HT_4受体部分激动剂,对胃肠动力及内脏感觉敏感性均具有调节作用,通过激活胃肠5—HT_4受体而加快结肠转运,刺激肠分泌,增加排便频率,降低内脏敏感性,缓解腹部不适。替加色罗可用于以便秘为主的IBS、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治疗,缓解IBS患者腹痛、腹部不适、腹胀和便秘等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微生念制剂有助于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有益于宿主的肠道维持正常功能,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调节免疫、对抗肠道内异常侵入的细菌、从淀粉/非淀粉类多聚糖生成短链脂肪酸等方面来实现。目前,微生态制剂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口服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或多种活菌组成的微生念菌制剂可以明显改善IBS患者腹痛、腹胀等各项症状。替加色罗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经临床实验表明是明确的。本研究提示,按需给药治疗能够达到与系统给药治疗相同的治疗效果,从而肯定了按需治疗的可行性,临床实践中指导患者按需用药方便、经济,患者易接受,依从性好。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生活质量评价[D]. 陈淑洁. 浙江大学. 2003

[2]. 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陈明显, 蔡淦.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1

[3]. 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随机、平行、对照研究[D]. 康菊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4]. 脐疗对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D]. 谢晓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

[5]. 老年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生活质量评价[J]. 陈新宇, 姒健敏, 陈淑洁, 黄怀德, 戴一扬. 浙江医学. 2003

[6]. 脐疗对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D]. 徐玉蓉.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

[7].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生存质量状态及与中医证候关系的探讨[D]. 叶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8]. 混合型5-HT4受体激动剂/5-HT3受体拮抗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系统评价[D]. 何宛蓉. 广西医科大学. 2012

[9]. 调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刘春.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10]. 替加色罗联合微生态制剂按需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疗效研究[D]. 冯华. 山东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浙江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生活质量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