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论文_黎冠伟

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论文_黎冠伟

黎冠伟

(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沙角小学 535035)

摘要:随着教育部门对新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与之前大不相同,教师开始将课堂交给学生,教育理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让学生有效提高综合素质,开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轻轻松松掌握课堂知识。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争取让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我们国家一直都非常重视教育,在发展迅速的当下,教育自然也是新时代的主题。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小学数学教学也渐渐地做出改变,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已成为新的教学理念,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丰富有趣,并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以往的教学方法不再适用于当下的教育环境了,因此需要不断改进创新,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这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1融入生活化数学教学内容

生活化教学模式正是一种新兴的数学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与以往相比,更加新颖,也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化数学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将数学知识转变成容易理解的生活化的内容,另一方面就是可以让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传统的数学课堂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本内容,时间一长,很多学生都会变得越来越依赖教师,另外对于一些程度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在课堂上根本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这都会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厌烦情绪。但如果将生活化数学教学内容融入到数学课堂,那么就能将学生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让他们爱上数学,并愿意学习数学。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有效提高,还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要知道,教师应用生活化数学教学内容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稳步提高,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知识讲解。

1.2应用生活化教学原型

应用生活化教学原型是为了将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样教师的压力也会相对小一些,同时课堂效率也会得到提高,最终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是课堂中的中心人物,教师只是充当传授知识的引导者,要想真正学到知识还是得靠学生不断努力。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尽量将课本知识简单化,尽量让所有学生都弄明白。小学数学知识虽然不算太难,但对于理解能力还不够完善的小学生来说,真正弄懂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重点内容就是讲一些数学问题转变成生活化教学原型,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和见识来解决问题,这就很巧妙地将数学概念转变成生活中的数学概念,况且学习数学本就是为生活服务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原型又刚好能帮助学生理解,这是一种相互成就的良好循环关系。

1.3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化意识

小学数学教师的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很多学生体验到不一样的数学课堂,感受到不一样的新鲜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断加深。培养学生数学生活化意识正是为了给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打基础。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总会被固有的思维所牵绊住,无法做到灵活转变思维方式,那么时间一久可能会对数学失去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数学生活化意识不仅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奥秘,更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善于转变思维,利用生活认知来解决问题。教师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以及实用价值。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运用在数学课堂中的实践探究

2.1课内引入生活化情境模拟

众所周知很多数学问题是从生活中演变过来的,这说明数学能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生活中的问题还可以变成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内引入生活化情境模拟,创设生活化情境,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与课堂内容联系紧密,不然的话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会有什么收获。引入生活化情境是为了简化数学问题的,很多学生一般都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很轻松的将问题解决,教师还可以逐渐提升问题的难度和深度,这样可以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例如在讲到“乘法分配律”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创设妈妈带他们去吃肯德基的生活化情境,并提出问题“买两份汉堡和果汁需要花多少钱”,并将价钱标在课件上,然后让学生来解答这一个问题,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通过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解决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得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2.2课外设计生活化实践作业

小学数学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还要在课下设计生活化实践作业。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学生学到了知识,但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并不清楚。在课外布置相关的生活化实践作业一来是为了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掌握情况,另外就是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中,加深印象。为了让学生深刻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师应该多多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实践中去,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这需要教师在课外设计一些有数学深度的生活化实践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实践能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讲到“认识三角形”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观察一把摇晃的凳子,并思考“如何让摇晃的凳子稳固”的问题,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意识,在完成生活化实践作业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能力。

2.3课内引入多媒体视频教学

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多媒体视频教学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多数学生都会觉得数学是一门枯燥还难学的一门课,但其实只要教师转变一下授课方式,就可以轻易改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就比如说引入多媒体视频教学。用多媒体播放教学视频的优势是:随时可以回放,较为直观生动,学生比较感兴趣。就第一个优势来说,多媒体视频教学不像教师讲课那样知识讲一遍就算过去了,学生如果不主动提出没听懂,教师一般不会讲第二遍的,而且课堂时间也是不允许的,但多媒体视频教学可以让没有听懂的学生随时提出回放的要求,还可以采用倍速播放方式,不会耽误时间。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新课改背景下,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是最关键的一项措施,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数学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明白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之紧密,极大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参考文献:

[1]农大钦.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7(05):115-116.

[2]于伟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8).

论文作者:黎冠伟

论文发表刊物:《论证与研究》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8

标签:;  ;  ;  ;  ;  ;  ;  ;  

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论文_黎冠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