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教学中学生教学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_董玉静,王爱红,殷海燕

董玉静 王爱红 殷海燕

(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教学中学生教学参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和分析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63名,36(13.0%)位同学阅读过课程网站相关阅读材料,课堂教学中;130(49.6%)位同学记录课堂笔记;课后完成相关任务时,79(28.6%)位同学阅读相关文献的篇数为0篇,94(34.1%)位同学为1-4篇。影响教学活动参与的因素包括学生自身、教师教学风格、教学内容、教材及课程性质等方面。结论: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较低,课后完成相关项目时参与度相对较高;针对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改革社区护理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程度。

【关键词】 社区护理;教学模式;课堂参与;教学参与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344-02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1世纪的护理工作由医院向社区发展,护理人员将成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力军和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1]。《社区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对学生社区护理工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有研究指出,大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较低,这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2]。本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对本研究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2012级6个班的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共276人,其中男生18名,女生258名。《社区护理学》安排在入学后第三学年下学期,总学时为36学时,包括理论28课时,实践8课时。教材采用由马小琴、王爱红主编的《社区护理学》。

1.2研究方法

1.2.1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采用课前阅读、讲授、讨论等方法开展。实践教学采用社区见习、情景模拟演练、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展开。情景模拟演练和研究性学习采用小组制开展。情景模拟演练中,学生需要根据家庭访视及社区康复的流程设计剧本,并进行表演。社区调查小组需要查阅文献后,确定研究主题及方法,在课余时间开展调查,将调查数据整理后汇报。

1.2.2调查方法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量性部分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学生的教学参与现状。调查问卷包括学生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教学活动参与情况调查表两部分。一般资料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是否为班干部、是否为小组长、对自己的学业成就评价等5个条目。教学情况调查表调查了学生学习课程网站阅读材料情况、课堂参与情况、课后完成相关项目情况三个方面,共包括9个条目。调查问卷于课程结束后发放,共发放问卷276份,回收有效问卷263份,有效回收率为96.3%。半结构式访谈围绕课前阅读相关材料、课堂参与、课后完成相关项目情况三个方面开展,以了解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影响因素。

1.3资料分析 将调查问卷数据录入excel,使用SPSS18.0进行分析。对访谈资料采用归纳演绎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63名,其中男生18名,女生245名,年龄为20~24岁。班干部为70位(26.6%),小组组长60位(22.9%)。对于自己的学业成就,分别有18(6.9%)及88(33.6%)位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业非常成功及成功,143(54.4%)位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业成绩一般,13(4.9%)位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业成绩不成功。

2.2教学活动参与现状 对于课程网站相关阅读材料,36(13.0%)位同学阅读过。课堂教学中,130(49.6%)位同学记录课堂笔记,113(40.9%)位被提问,111(40.2%)位曾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课堂教学活动参与度自我评价,学生认为自己积极参与的有84(30.4%)位,一般为173(62.7%)位,不积极为19(6.9%)位。课后完成相关任务时,资料来源中,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选择率为75.7%;79(28.6%)位同学阅读相关文献的篇数为0篇,95(36.1%)位为1-4篇,45(17.1%)位为5-9篇,45(17.1%)位为10篇及以上;完成相关任务的积极性认为自己积极的为159(60.5%)位,一般位102(38.8%)位,不积极为2(0.8%)位。

2.3教学活动参与情况的影响因素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发现,对于课程网站阅读材料,学生较少阅读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明确要求必须阅读,此外在课堂上也没有讨论相关内容。学生认为影响课堂参与因素包括学生自身、教师教学风格、教学内容、教材及课程性质等方面。对于学生自身因素,对自身要求较高的同学(比如学霸)的教学参与度一般较高。对于教学内容和教材,学生认为没有具体体现社区护理的特点,这也影响了学习的热情。课后完成相关项目时,一般情况下是小组长做了大部分工作,而其他学生参与相对较少。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评价及课后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评价与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业成就评价是课后参与积极性的影响因素,这与半结构访谈的结果一致。具体见表2。

3.讨论

3.1学生课前及课堂教学活动参与度较低,课后完成相关项目时参与度较高

本研究中,仅有13%的同学阅读课程相关材料,且学生大部分学生认为阅读后的收获不大。这提示教师要优化阅读材料,并给学生提供讨论相关材料的机会。课堂教学中,仅40%的学生被提问或者主动参与讨论,30%的学生认为自己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意师生互动,另外教师应注意改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关任务的积极性较高(60.5%),而资料来源中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选择率只有完成75.7%,有近30%的同学阅读文献的篇数为0篇,34%的同学为1-4篇,表明学生较少通过正确的途径获取科学的信息,这也将影响其任务完成的质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培养学生正确检索和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提高项目完成质量。

3.2针对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改革社区护理教学模式

本研究发现教学活动参与的影响因素包括学生自身因素、课程性质、教师教学风格、教学内容、教材、考核方式等方面。对于社区护理这门考查课程,学生没有充分的重视;对于教学内容和教材,学生认为没有具体体现社区护理的特点,实际的应用性较差,进而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提示教师需要探索新的社区护理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程度。

【参考文献】

[1]陈晓容,林琳.PBL教学法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2013(24):90-92.

[2]高慧斌.大学生课堂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大学(研究版),2014(11).

论文作者:董玉静,王爱红,殷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  ;  ;  ;  ;  ;  ;  ;  

社区护理教学中学生教学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_董玉静,王爱红,殷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