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论文_王心公1,郭瑞2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论文_王心公1,郭瑞2

--论风景园林中 “意境”的作用与表达

王心公1 郭 瑞2

12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 大连 116021

【摘 要】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园林”意境”美鉴赏与创造的探讨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中国园林延展至今,其精湛的造园艺术,及独有的“诗情画意”般艺术意境之美,都是现代园林的瑰宝。如何在这些基础上创造新的园林空间,正是需要我们迫切研究并付诸实践的。

【关键词】园林;意境;“意境”再创造

一、园林与“意境”

风景园林既是人类满足某种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现实物质生活环境,又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观念的艺术作品,园林的本质是人类对美的自然和在自然中美的生活的情感追求与物质表达相统一的、自然化的游憩境域。

意境是“境生象外,虚实相生”,“可以意会,不能言宣”。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美学理论家杨辛、甘霖则认为,“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想)相熔铸的产物,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总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神、形、情、理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意境”可以理解为:造园中所创设的各种物象的场景和创作者及游览者思想感情的交融,二者产生的共鸣。通过创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典型概括和提炼,赋予景象以某种精神情感的寄托,然后加以引导和深化,使观赏者游览时触景生情,产生共鸣,激发联想,对眼前景象进行不断的补充与拓展,感悟到景象所蕴藏的情感、观念,甚至直接体验到某种人生哲理,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享受到审美的愉悦。是所要达到的景外之景、物外之象的一种最高境界。

二、园林“意境”的表达

1、山水地形意境空间

通过地形改造,引水造景,地貌利用,土石假山等,形成的骨架和脉络。山岳是构成大地景观的骨架,各大名山独具特色,构成雄、险、奇、秀、幽、旷、深、等形象特征。水是大地景观的血脉,是生物繁衍的条件。人类对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水景是自然风景的重要因素,广义的水景包括江河、湖泊、瀑潭等风景资源。

2、山岳风景景观

划分名山类型的一般原则是以岩性为基础,综合考虑自然景观的美学意义和人文景观特征,分为花岗石断块山、岩溶景观名山、丹霞景观地貌、历史文化名山等,各种类型的山体呈再的空间组合不同,给人的联想不同,所产生的意境不同根据地质变迁的差异,这些山体具有不同的景观因素。

3、水域风景景观

1)泉水

泉是地下水自然露头,泉水的地质成因很多,有侵蚀泉、接触泉、断层泉、溢流泉、裂隙泉等,是融景、食、用于一体的重要风景要素。

2)瀑布

瀑布是高山流水的精华所在,有大有小,形态各异,气势非凡。丰富的瀑布景观形态是设计师们造园的蓝本,以其飞舞的雄姿,使高山动色,大地回声,给人们带来“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深远意境。

3)河川

河川是大地的动脉,大河名川,奔泄万里,小河小溪,流水人家,大有排水倒海之势,小有曲水流觞之趣。河川是流动的风景画卷,设计师们就取此大自然河川的形态以表现大自然河川丰厚的意境空间。

4)湖池

湖池像是水域景观项链上的宝石,又像洒在大地上的明珠,她以宽阔平静的水面给我们带来悠荡与安祥的情感意韵,如“莫愁湖”“滇池”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滨海

滨海区域是重要的旅游观光胜地。滨海景观的构成要素是宽广的海面、沙滩、阳光、椰子树等、是人们仿、再现城市园林水域岸边的景观形态,主要体现沿海风情的景观意境。

4、借用天象的意境空间

借用太阳、月亮、星光、雨、雪等自然天象营造的自然景象所形成的意境空间,如峨眉山金顶、青城山道观、西岭雪山、邛海日出等自然天象而成的著名景点。在景观设计中也常借有利于天象命名的景点如“风来亭” “烟雨楼”“雨打芭蕉” “断桥残雪” “杨柳岸晓风残月” “观云海霞光,看日出日落”等。

5、再现生态环境的意境空间

效仿自然,创造人工植物群落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创造空气清新、温度适中的小气候环境。小区景观打造主要体现于此种形式,花草树木永远是生命力的主体,绿色对人体的益处经过了许多科学论证,因此,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热衷和追求才有据可查,人们希望在自己生活的空间里有良好的环境,别样的意韵。

6、建筑艺术意境空间

风景园林中,由于游览景点,服务管理。维护功能的要求和造景需要,要求修建一些园林建筑,包括亭、台、廊、榭、殿堂厅轩、门墙栏杆、展示公厕等,通过点、线、面、区域等的配搭而营造出一定的游览感受。

7、工程设施意境空间

园林中,游道廊桥、假山水景、灯光设计、给水、排水、挡土护坡等功能性的设施,需要经过艺术化的处理,体现于景观之中,形成特定的意境空间。

8、文化景观意境空间

景观园林常为宗教圣地或历史古迹所在地,其中的景名景序、门楹对联、摩崖刻碑、字画雕塑等无不浸透着人类文化的精髓,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境界。如峨眉山、青城山、乐山大佛等,无不体现出历史文化于民族文化的精髓。古代石窟、壁画与碑刻是绘画与书法的载体,现代有些成为名胜区,有些原就是园中的装装饰。其主要分为名胜古迹、文物艺术、民间习俗、地方工艺及地方风味风情四类,是景观文化表现的源泉。

9、色彩、音响意境空间

风景园林是一幅五彩缤纷的天然图画,是一曲袅绕动听的美丽诗篇。蓝天白云,花红柳绿、花香鸟语,如石像湖郁金香花海呈现的五色景观、青城山道观谷中的鸟啼、峨眉山金顶佛光、邛海日出日落的霞光,无不以声、色取胜,身临其中,身心交融。

三、“意境”的再创造

园林意境的创造是复杂的过程,也是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要求设计者有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对自然物和人类生活的无比热爱。其主要创作手法有借景、对比、比拟联想等。

1、借景

将有利于风景画面构图和意境渲染的景象组织到观赏视线之中。气象景观的借取是加强景观艺术效果的常用手法,因为气象景观的重要特征就是变化,变化中带来无限意趣。首先,境随时变。故杭州西湖有春晓、风荷、秋月、残雪之景等,其景象、意境各有不同。其次,境随地变。赏月有梨花伴月、三潭印月、二泉印月、平湖秋月、石湖串月、象山水月之分。气象景观还因其风云变幻而显扑朔迷离,黄山云海、庐山云雾、巫峡云雨,同是云之朦境,各有千秋。

2、对比

通过景观要素形象、体量、方向、开合、明暗、虚实、色彩和质感等方面的对比来加强意境。对比是渲染景观环境气氛的重要手法,在空间程序安排上可采用欲扬先抑、欲高先低、欲大先小、以隐求显、以暗求明、以素求艳,以险求夷、以柔衬刚等手法来处理。

3、比拟联想

1)以小见大,以少胜多。即模拟自然山水,以精炼浓缩的方法,综合组织空间,使游者产生“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千里”的感受与联想,从而达到“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辩千寻之峻”的效果。

2)运用植物的特征、姿态和色彩的不同感受而产生比拟联想。如松树象征坚贞不屈、万古长青的气概,竹寓意虚心有节的品质,梅花傲雪怒放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白色象征纯洁,绿色代表和平等。

3)运用文物古迹产生联想。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发人深思,游赤壁会联想起三国时代的诸多人物和故事;游南京雨花台会联想起许多可歌可泣之往事;游杜甫草堂会联想起杜甫的千古诗篇。

4)运用景名、题咏产生联想。好的景名和题咏,含意深、意境高,能使人产生丰富联想。

5)运用雕塑、碑刻、壁面等手段,与历史、人物、传说、动植物形象等相联系,使人产生联想。

结语

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园林”意境”美鉴赏与创造的探讨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中国园林延展至今,其精湛的造园艺术,及独有的“诗情画意”般艺术意境之美,都是现代园林的瑰宝。如何在这些基础上创造新的园林空间,正是需要我们迫切研究并付诸实践的。

论文作者:王心公1,郭瑞2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8

标签:;  ;  ;  ;  ;  ;  ;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论文_王心公1,郭瑞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