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救治体会论文_张献红

湖南省津市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 湖南津市 415400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救治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8年5月收治的54例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27)和实验组(n=27),对照组进行常规救治,实验组进行高效应急救治,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效应急救治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情康复,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治疗方法;救治体会

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指的是食用了具有化学或生物毒性的食物后导致健康人出现中毒的现象,其会使人体重要器官、组织出现毒理反应,进而导致各种进行症状出现。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具有发病突然、进展速度快等特点,其会造成严重的机体损伤,不及时抢救的情况下,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临床在对此类患者开展急诊抢救时,需要对其病情进行第一时间的准确判断,并获得结论,尽快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1]。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54例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8年5月收治的54例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27)和实验组(n=27)。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20-86岁,平均(57.2±6.5)岁;实验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21-87岁,平均(58.3±6.4)岁。两组基线资料给予比较,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作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救治,包括催吐洗胃、灌肠等。实验组进行高效应急救治,接诊时急诊医生需要对统一就餐地点≥2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粘液便、稀水便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予以高度重视,并以食物中毒诊疗流程操作规范作为依据,将其列入疑似食物中毒范畴中,做好登记,并向总值班或院应急办上报,向检验科发出通知,并在检验后将患者呕吐物、血液、排泄物标本保留好。重度中毒者需要开通绿色通道进行优先处理,并在短时间内将其送往抢救室进行治疗。首先将胃肠道中还未被吸收的毒物清除干净,以免毒物吸收,轻中度中毒者酌情予以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同时进行利尿、抗感染、输液治疗,以加快毒物排出速度,对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进行纠正;重症者需创建静脉通道2条,频繁抽搐者要即刻进行止痉、镇静治疗,维持呼吸道畅通无阻,若有必要,可予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疑似中毒例数≥5例时,需要将院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启动,10min中相关医护人员、管理人员、疾控中心和后勤人员必须到达现场,分工协作和抢救;现场总指挥需划分抢救人员为小组形式,其中预检分诊组的职责是以患者症状、生命体征为依据,对轻、中、重症进行区分,佩戴不同颜色的腕带,送到抢救室或留观室,对等级信息进行填写;轻症诊疗组的职责是对留观区患者负责;抢救组的职责是对抢救室患者进行抢救,洗胃组和巡回保障组的职责是对患者进行全面巡视,并负责心理干预,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流行病调查组需要和各组进行良好合作,以使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评定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死亡情况,并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相关数据在进行统计处理时借助SPSS22.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以()描述住院时间并在组间比较时行t检验,以(%)描述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并在组间比较时行x2检验,P<0.05视为具有共计学差异。

2 结果

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下表所示。

表 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日益丰富化,食物中毒事件层出不穷,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率逐年升高。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潜伏期并不长,来势凶猛异常,尤其是集体爆发性食物中毒事件,会导致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发病现象,且很快就会达到高峰;患者彼此之间不会传染,且发病曲线表现出骤然升高又骤然下降的情况[2]。

急诊医师需要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进行明确,并需要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不可轻易定论为“食物中毒”。医院急诊科需要就食物中毒处置流程等进行定期演练,同时需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行熟练掌握,对各团队的组织分工内容和职责也应了解,要求参与食物中毒抢救工作的所有医务人员需要对自身业务水平进行不断提升,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可以从容不迫、有条不紊的进行处理。发现可疑食物中毒事件时必须及时上报并快速采取对应抢救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3-5]。

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优势明显(P<0.05)。可见高效应急救治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情康复,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兴志.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救治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1):30.

[2] 徐征珍.探讨急性食物中毒的抢救护理配合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3):212+214.

[3] 吴宝芝,魏风琴,张锦洪.心理和饮食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8):244-246.

[4] 吴丽梅.改良急救护理措施在食物中毒急救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2):240-241.

[5] 史凤梅,张艳.急性食物中毒的抢救护理配合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07):218.

论文作者:张献红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救治体会论文_张献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