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之感性教育论文_蔡洪斌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之感性教育论文_蔡洪斌

(四川省蓬安县周口中学,四川 蓬安县 637800)

摘要:语文是生动形象而又感性的,感性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要避开感性教育的误区,运用朗读、想象、讨论等手段充分解读文本,对不同的文体侧重于不同的角度,感性地走向审美体验。

关键词:语文教学 感性教育 策略研究 提高效益

语文是什么?我常常沉浸其中冥思苦想。语文该怎样教?我久久探寻,希望能找到一条通往语文殿堂的阳光大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让人惊叹自然的雄奇与作者的浪漫;“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喟叹诠释了命运多舛的感慨,彰显了人性的脆弱与渴吩;“但愿人长久"的美好祝愿,则是游走于天地间流连忘返的最醉人的温暖……

语文是生动形象而又充满感性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要么是作者对其所处时代一草一木的主观感受的表达,要么是其内心情感最直接最放纵的宣泄,要么是其对所处世界或温和或犀利或怨愤或绝望的一瞥,要么是其自由精神、自由情怀、自由思想的灵光一闪——语文,确实是一个蕴藏着无限自由精神,充满无限生命活力的曼妙世界。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就是要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即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比心,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精神滋养,享受生命的愉悦。因此,语文教学首先是感性的教育一一一在感性中获得体验,在感性中得到陶冶,在感性中美化情怀。感性教育就是语文教学的基础。

那么,高中语文教学如何以感性教育为切入点,循序渐进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既能够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同时又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顺利地去参加高考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首先,要避开感性教育的误区。

感性教育不是随性的教育,要建立在对文本的解读之上。要建立在对语言文字的反复品味之上,而不是脱离文字的天马行空的随意发挥。要通过文字去品人、品物、品事、品景、品意、品情。现在,由于多媒体在教学上的普及,教师普遍运用的手段就是播放一些相关的视听资料,不可否认,这对于情境再现有一定的作用。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学生缺少了立足于文字的情境再构,从某种角度来说,学生的思维被一定程度的固化,“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独特体验没有了。而且这种方式显然也容易造成对文字本身的忽略,因为从材料的性质特征来说,视听材料比文字材料更容易吸引学生。至于一些甚至与课文无关的东西就更要力求避免了。

其次,关于感性教育的方法。

第一,感性教育要重视朗读。语文教学从文字入手,文字是我们解读一切的钥匙。从这个角度来说,对文字的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感性教育就是要狠抓朗读,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个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东汉时的董遇曾向他人传授自己的读书诀窍“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不是说机械的读或者背就能领悟书中的内容,而是告诉我们读书需要时间,更需用心,是一个感性思维过程,需要用心去感悟文字所传达的内容和情感。朗读是经实践证明的最基本的语文实践活动,是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新课标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朗读可以是多方式,多层次,多维度的朗读,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朗读本身也是情感的直接体验。一切感性的体验都可以在朗读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中体现出来。

第二、感性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这个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目的是还原形象,还原情节,还原场境,激发语言文字的感染力,让学生身临其境。如果说朗读是感性教育的基础,那么想象则是感性教育的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是文字与生活相联系的通道,是文字与读者联系的通道,也是作者与读者联系的通道,有想象才有共鸣。

第三、感性教育也要重视讨论的重要性。有设计的讨论,可以让语文课堂有思辨的气息。讨论也可以让学习更深入,是情感和思维的深层次碰撞,是感性走向理性的必然。

最后,谈谈不同体裁文章的感性教育。

对于小说戏剧而言,叙事性强,有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那么,重在让学生反复品味人物性格特征,欣赏故事情节的紧张曲折,把作品中的人与现实中的人联系起来,类比理解,不必概念化、不必高大全。

对于散文而言,则应该侧重于景物、情怀。在于整体感受。语文教学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本质上也应该是感性教学的范畴。但是这个环节在教学中往往不够重视,或者是打着整体感知的旗号还是在施行切割之事实。《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的写景抒情散文,三四段写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可谓是文章的精华所在,听过一些公开课案例,包括教材配套的名家教学案例,总觉得很多时候,在讲通感讲比喻,讲动词“泻”“浮”等如何生动……总觉得缺少了对景物之美的一种情景再现和整体感受,把一段意境优美的文字,切割成一个个词语来条分缕析。没有了想象,没有了熏陶。由于没有对景物的真切感受,那么对于作者“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喜悦与自由之情也就无从体会。共鸣更无从说起。

对于诗歌而言,它本是文学殿堂里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由于诗歌鉴赏历来是高考考试的难点,于是在高中教学中,一说诗歌教学就是题材归类,就是术语解读,就是修辞赏析,就是考试题型与答题格式,把诗歌掰烂了读,掰烂了讲,讲得没有了意境,没有了美感,读不出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甚至体会不到文字本身的美。太过于理性的结果就是,术语记了一大堆,格式套路溜溜熟,然而在考场上却读不懂是乐景还是哀景,是乐情还是哀情。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缺少了感性的认知。要改变这一现象,首先要反复吟咏朗读。读,应该是诗歌教学的精髓,读出了韵味,读出了感情,讲就可以少而精,理解就可以水到渠成。其次,在朗读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对诗歌内容进行重构,包括用诗来解读诗,用诗来拓展诗。由于诗歌语言极具跳跃性,文字高度凝练,景的描述可能就是线条似的勾勒,情满于怀却可能不着一字,所以必然具有极大的拓展与想象空间,此时,就需要我们用美好的语言再现美好的景与情,从而获得美的熏陶。再次,要防止学生简单满足于对一些意象的机械记忆,要强调对意境的整体把握。比如,酒,可以抒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但是也可以是“把酒话桑麻”的闲适,还可以是“白日放歌须纵酒”的豪情……所以单一的去理解意象肯定不能准确把握诗的主旨。反过来,如果重视整体把握,重视感性认知,立足于优美的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再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苍凉,或者“黄花堆积”“梧桐细雨”的凄清,或者“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的孤寂……此中情,此中味已足以打动任何一个读者了。所以,诗歌教学,要立足于语言,侧重于意境。要能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

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用激情演奏。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唱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感性的语文需要用饱满的激情、敏感的心灵去欣赏和体悟,只有这样才可以锤炼自己的语言,滋养自己的精神,实现心灵沟通与生命对话。

参考文献

[1]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性的缺失与构建,《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2年第11期,华胜辉

[2]让高中语文教学浸渍感性的光芒,《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第04期,申平

[3]语文教学,让感性再多一点,《学周刊》 2013年02期,尉虹

作者简介:蔡洪斌(1972年5月—),男,汉族,四川蓬安人,大学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论文作者:蔡洪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之感性教育论文_蔡洪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