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明威将军孙师武和他的屯田方略论文_孙乾晶,孙启善, 孙基超

大清明威将军孙师武和他的屯田方略论文_孙乾晶,孙启善, 孙基超

1南京大学 2丰县农委 3徐州耀德化工有限公司

摘 要:清康熙13年武进士孙师武任陕西建安堡守备时,撰书《筹边微略》,提出西北地区军兵可父子,兄弟同时屯田,是军屯和民屯结合的屯田方法,康熙皇帝采纳后,既节约了军费,又有效地打击了噶尔旦,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

关键词: 筹边;军民结合;屯田方略;兵法

一、考试夺闱带兵西北边陲

孙师武是清康熙13年(癸丑年)进士,曾任陕西延绥镇建安堡守备,清王朝三品武官,镇守甘肃时,向康熙上书《筹边微咯》。康熙皇帝降圣旨,嘉奖了孙师武及其父孙捷、母亲季氏,封其妻史氏为太恭人。

孙师武,江苏丰县常店人,《徐州府志》载:其”字汝骧,癸丑武进士,官守备,擢游击,材勇绝世,而好读书。”?清版《丰县志》记载:孙师武“原名超……方弱冠,夺帜南闱,后以他荨拄累,迨事白,壬子岁始更今名……赵营平云父捷遇壬午难”?所说的父捷遇壬午难,即清军入关第一年(1942年),其父孙捷遇难了,所以孙师武曾受其父影响。虽“材勇绝世,”也末得重用。壬子年改孙超为孙师武,中进士时,大清定鼎北京己三十一年(1673年),民族矛盾经顺治、康熙两朝,有所缓和,但孙师武父亲因清入关时蒙难被清庭认为是有历史污点,所以虽经考试得中进士,步入了清王朝官场,却也因父受影响。但因孙师武才学出众,武艺超群,且其父死了已三十多年,所以孙师武仍得升迁。正如《丰县志》记载:“癸丑,遂联捷两任守备,升游击。”?带兵西部边陲,镇守甘肃,被封为明威将军。但也有人认为,孙师武因其父未能得到重用,仅是大清王朝的从三品官员,尽管巳是较高级的武官,但凭孙师武文武全才,完全可以成为清王朝的一品大员。

二、忠于职守奏书筹边微略(屯田方略)

孙师武在陕西建安保守备任上,忠于职守。九年后,根据自己与哈密西域诸番打交道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撰写了《筹边徵略》一文,奏报给康熙皇帝,清版《丰县志》记为《屯田方略》。在《筹边微略》中,孙师武说:由于“噶尔旦致抗王师并边隅番暗行抢劫等因,深烦我皇上。”?所以孙师武上书屯田策略。《筹边方略》提出的屯田办法有别于历史上的军屯和民屯,是军屯和民屯结合,可以父子、兄弟可同营为屯田军民,这是对“屯田”和孙子兵法的一大发展。康熙皇帝看后连连称好,并在西部边疆地区实行。效果良好,对巩固边防,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康熙皇帝降旨封孙师武为明威诗将军,并偿给黄马褂。此圣旨和黄马褂在1966年文化革命时,破马楼中学一个女学生在常店公社门口烧毁了。

现在我们看一看孙师武《筹边方略》中的屯田内容。开头说:“天下之形势莫要於西北,古今之祸患莫大於番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是说自古以来,西北“包藏祸乱”“无礼义以养其心,无法律以禁其身,无耕读财物声色货玩以恣其性。”?至康熙年间,“噶尔旦猖獗,番彝抢劫。”皇上“于此陈师整旅将防戍,不惜千百万之财。”?但由于西北叛军和游牧民族难分,叛军的家就在马背上,皇上以大兵征讨时,噶尔旦人马便化整为零,分散开来,安上帐蓬,仍在那里放牧,成了牧民。军队又不能去与牧民交战。派大批军队长期驻扎平叛,噶尔旦躲起来,不与皇帝军队交战,军费太高,给朝庭造成困难。但如果朝庭减少了军队,噶尔旦认为可以战胜国家军队时,可以马上集结起来,给朝庭军队很大打击,甚至会使朝庭军队全军愎没。西北一直是朝庭心病,困挠着康熙皇帝。

孙师武在《筹边方略》中写道:“握万全之计,而大安保之术者,莫若守之一道,以屯田之略是也。已知其应变于临时,何若计划于平日,为足裕也。如其争胜原野,何若永固于郊圻为可恃也。”?对屯田方法,孙师武接着写道:“以家人父子兄弟之仁,以申亲上死长之义为可大,且久也。况得其人不足役,取其他地不足耕,无关教养之隆实,损甲兵之富,可置之度外,而不可为较轻重也。”?是说这种屯田突出的特点就是不同于历史上的军屯和民屯,而是军屯和民屯结合,军人可以父子兄弟都同时为屯田者。平时设有战事,皆在屯田中耕种,耕田和军事训练两不误,一旦有战事,屯田的军民皆是兵,立即平叛,这样,上阵父子兵,对敌亲兄弟,可给敌兵很大打击。这样既可节约朝庭军费开支,又随时平叛,保证了游收地区安全。

三、康熙嘉奖晋封明威将军

康熙皇帝看到孙师武的《筹边微略》后,认为其中提到的屯田方法可行,实行后效果很好,确实既节约军费,又稳定了边陲,打击了噶尔旦。所以康熙皇帝在太和殿诏见了孙师武。诏见时,康熙皇帝问孙师武:“卿姓孙氏,何种堂号?”孙师武回答说:“臣堂号乐安堂!”康熙皇帝听了,略一沉思说:“乐安堂?!怎么只想着安乐啊,你们孙家南北朝时不是有个孙康吗?他映雪读书,刻苦上进多好呀,我看还是叫映雪堂好!”孙师武听了,急忙扣头谢恩道:“谢皇上赐堂号!”就这样。映雪堂也就成了孙氏家庭的新堂号。 “思赠尔为明威将军。”○4

四、重要的军事文献

孙师武的《屯田方略》也作为重要历史著作载于清版《丰县志》和《徐州府志》。但在志书中,仅载有孙师武著《屯田方略》书名,却未见其全文。今查阅孙氏族谱,得见全文。而且原名不叫《屯田方略》而为《筹边微略》,文前有序,全文共五千余字,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也是研究孙子兵法重要文献。

继孙师武将军之后,其侄儿(孙师武弟弟的儿子)孙帏于康熙46年又考中进士,晋升游击将军,封为武德将军,孙帏的儿子孙吴于康熙49年也考中进士,晋升为参将,封为昭勇将军,都是清王朝时期较高级的武官。孙师武、孙帏、孙吴三代在清王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军中报效了七十年,是康雍乾三朝三位将军,这家人还另有武举人两名,进土、监生多名,所以他们的一家被称为将门之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主以后,王震将军在新疆组建了建设兵团,其形式与孙师武《筹边微略》中的屯田方法相仿,兴许是参照了其中的屯田法,总之,孙师武的《筹边微略》是一部很值得研宪的文章,也是孙子兵法的一部分,是应继承的历史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赵明奇.徐州府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2月第1版

(2)清.光绪.姚鸿杰.李运昌.丰县志..1905年

(3)清.孙师武.筹边微略载.孙氏家谱.1920年印.五续

(4)清.康熙二十七年.诏书载.孙氏家谱.1920年印.五续

论文作者:孙乾晶,孙启善, 孙基超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大清明威将军孙师武和他的屯田方略论文_孙乾晶,孙启善, 孙基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