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论文_肖俊亮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论文_肖俊亮

南皮县大浪淀中心校 肖俊亮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和新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计算机和信息高速公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交流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了迎合这种时代发展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革新已呈现出不可逆挡之势。

1、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顺应时代发展

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被日益广泛应用于基础教育的过程之中。它通过以计算机的综合处理,将超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的多媒体课件。冲破了基础教育教学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起着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地传授教育教学内容的作用,可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所以我们首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发挥它的优势,所以必须要改变原有的单纯黑板说教,引入多媒体这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增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欲望,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因此,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尽可能多的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制作出能体现现代化教学思想和要求的多媒体课件,在最适当的时机,争取最大限度的利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并且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不要太花哨,以实用为主,把这节课上需要处理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最好的展示出来,并且不能脱离课堂,要知道,你是在和一群天真、活泼、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在上课,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演讲,要给他们充分的自由想象时间,说不定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研究性学习。它可以设置一个相对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与教师与同学充分交流的机会,它可以针对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最有效的个性化原则来组织学习,进行研究,将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扬弃。同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还有助于构建“交互性”的学习方式和氛围。在网络世界里,师生可以利用资源的开放性进行充分的沟通。比如,我们可以开辟“校园网”,也可以利用网络等方式进行师生交互,直接对话,并实现多元交互和即时评价与反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加入,随时退出。从而使教与学不断转换和整合,个性学习与交互信息互相配合,教学相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决定课堂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多媒体手段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加快了学生理解进程,相当于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为增大课堂容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另一方面,课堂容量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板书方式、速度的影响,尤其是当需要板书的文字和需要作的图比较多的课堂上,粉笔书写和作图对课堂的速度起到了较大的制约,利用多媒体技术存储功能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些图形、题目、题目的分析或解答过程等预先存储在电脑当中,课堂上适时地在学生面前再现出来,还可以利用计算机高速处理信息的特点,在课堂上快速、准确地进行作图,为课堂增加知识容量。如高年级教学几何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方法推导时,就可以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事先把要用的图片制作好,上课时可以方便的调出来让学生看。

通过计算机软件,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控制,可以在任何时刻让某段文字、某个图形出现,也可以在任何时刻让它们隐去;可以随机作出图像;可以对屏幕上出现的运动对象随时干预,象电影定格一样使之静止在某一画面上,以对某些需要强调的运动结果进行特写;可以对图形(或图像)进行局部放大等等。这样大大丰富教学手段,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渠道,提高了课堂效率。

4、运用信息技术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些传统电教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等可以同时表现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功能,而计算机最具魅力、最能显示多媒体特点的技术——人机的交互性。如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信息流向、流程的控制上,人机交互功能使得教师能根据信息特点、学生特点和课堂的实际情况,实时地控制信息的表现形式和频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计算机可以控制某些对象使它们自动演绎出结果。使学生对这些对象及其演绎的过程有着亲切感;利用计算机的快速功能可以充分展示某个思维的各种发展方向以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功能可以反复多次演示某些内容而避免板书和涂擦黑板的不方便。另外,在传统的信息单向传递中,学生接受信息时处于一种被控制的消极地位,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性使学生可以通过上机直接操作课件,控制信息传输的速度和次数,或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还能实现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这些都使学生在教学中有更强的参与度,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能够优化学习过程,养成学习者创造性思维,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供学习材料的丰富多样性、利用其超文本性以及网络连接扩展性能够实现教学活动的理想设计。希望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业更上一层楼。讲究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策略,让师生的共同成长,也让信息技术下的教育之路越走越好!

论文作者:肖俊亮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7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论文_肖俊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