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质课判断标准的再认识论文_郭佳慧

小学数学优质课判断标准的再认识论文_郭佳慧

摘要:优质的教育需要优质的课堂教学。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部分,小学数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理念中要求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要实现这一理念必须坚持优质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优质课 判断标准

一、优质课的界定

提到优质课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教学观摩活动中被作为样例展示的课或者是在教学评比中获得最高奖项的课,在改进与创新教学的过程中优质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专家与各级教师利用对优质课的观摩来找寻当下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在根据问题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案,或者通过对优质课的观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技能。以往对优质课的评价是重教师的“讲”忽略学生的“学”,教学程序多从教师“教”的层面展开,按照教师课前预设好的程序展开教学,在这样以“教师为本”的优质课当中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存在,虽然一些教育理论中总会提到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等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做到关注学生,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教学的教师少之又少。因此,整堂课变成了展现教师教学演技的舞台,学生则是观看表演而毫无收获的观众。

优质课的评价标准应从教师、学生、课程的角度出发,改变以往的“预设式”教学,打破过去对优质课最基本的评判。全方位的制定教学计划,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下是对优质课做出的新的评价体系。

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统计观念、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中教师会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一系列能力,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所谓“高阶性”,就是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同时提高,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所谓“创新性”,是指教师所教的课程内容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具有先进性和互动性,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下整理和搜集资料是要具有前瞻性。所谓“挑战度”,是指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设计一定难度,让知识变成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桃子,如果课程没有难度,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深挖知识,同时学生在课下应该多学习与了解一些知识,以供课上使用。

三、小学数学优质课评价体系

1.课程要优起来

这里的“课程”是指教师教学的进程以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设计与安排。课程的设计要在符合小学数学教育大纲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对小学数学课本有整体把握,吃透教材,根据教材内容搜集有关资料,将最新的小学数学资料数据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学方法也要区别于传统,要让学生发挥主动性,自主思考数学问题,主动探索数学奥秘,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价值。课后评价与反馈也是课程的一部分,结束课堂教学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课后表现做出相应的评价,根据不同的评价制定不同教学方式。

2.教师要强起来

首先,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要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实处;其次,教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教师要及时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时俱进,不落俗套。同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还要考虑用何种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真正的收获知识,这里就需要教师具备过硬的的教学能力;再次,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学生学会数学知识的也能获得其他学科的知识;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有教育理想和信念作为支撑。

3.学生要动起来

以往数学课堂中学生会互相交流、讨论问题,表面看起来学生是“动”的状态,但是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教师是把握不了的。虽然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是知识,但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为重要。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和引导,尤其是在引导的过程中,学生会慢慢的发现数学规律,积累数学经验,探索的过程就是“动起来”的过程。动起来是教师能够掌握到的,但是学生是否真正的“爱起来”才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学生能够发生深度学习,如何判定学生是否进行了深度学习,就要看学生有没有真正的理解数学问题,有没有对数学问题或者数学现象具有独到的见解,是否具有批判思想,是否能将数学知识迁移到其他方面。

4.管理要严起来

近年来一直在强调“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等措施,一些教师也在不断的实施,但是效果不尽人意甚至比以的往教师主导课堂还要差。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注意保持时间短且不稳定,尤其是低年级段的学生特别容易出现上课坐立难安、交头接耳等现象。因此,在将课堂交给学生的前,教师应制定好管理计划,例如,如何帮助学生管理好课堂时间,如何恰当的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等等。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活动能力得到发展是教师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的。

给予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如果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的学有所得,就要从课程、教师、学生以及管理等进行,只有将这四个方面统一起来,课堂效果才能实起来。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阐述,优质课的标准应从课堂、教师、学生、管理、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希望所有教师能够通过不断努力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使小学数学的课堂效果得到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冬臣.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刘志军.课堂评价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丽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探究.2007.

[4]姜丽艳.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40.

论文作者:郭佳慧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优质课判断标准的再认识论文_郭佳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