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高血糖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论文_肖斌

肖斌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民医院 湖北 宜昌 443600

【摘要】目的:分析应激性高血糖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相关性,探讨血糖监测对于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1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分为观察组(应激性高血糖)71例和对照组(无应激性高血糖)85例,经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发作次数减少(P<0.05),疼痛发作持续时间得以缩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6.06%<91.76%)相对更低(P<0.05),而心肌梗死发生率(5.63>1.17%)、猝死发生率(2.82%>0)、症状发作次数[(2.56±1.05)次>(1.04±0.68)次]以及疼痛发作持续时间[(12.51±2.18)min>(5.44±2.11)次]相对更高(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与不稳定型心绞痛之间存在相关性,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需要密切关注其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性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其胸痛和胸部症状进行性加重,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存在着猝死的风险。感染、代谢异常均可能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发作时,往往伴随有应激性反应,引起人体血糖水平升高[1]。该过程中,由于心肌耗氧增加,导致心肌缺血损伤持续加剧,同时也增加了疾病的危险程度。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需要考虑到应激性高血糖对于疾病的影响,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并将血糖监测结果作为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1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应激性高血糖与疾病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1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分为观察组(应激性高血糖)71例和对照组(无应激性高血糖)85例。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9/32,最高龄75岁,最低龄34岁,平均年龄(44.5±4.8)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46/39,最高龄73岁,最低龄35岁,平均年龄(45.1±5.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患者需要得到良好休息,进行吸氧和心电监护。给予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按照60~120μ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给药,1次/d。同时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氯吡格雷片75mg,1次/d。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 ±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发生情况,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相比之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见于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n(%)]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发作频繁,症状持续加重,损伤其心肌组织,影响其心功能,危及生命健康安全。由于患者心肌组织血氧供应不足,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影响机体的代谢循环,一般表现为血糖的应激升高。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能够反映出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以作为病情评估的参考依据。与此同时,血糖水平的升高,对于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增加冠脉血管负荷,进而导致病情的恶化,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恢复。因此,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需要关注患者的血糖水平,警惕血糖水平的异常改变。针对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减轻心肌损伤,促进患者的良好恢复[2]。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伴随有应激性高血糖的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76.06%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5.63%的患者出现心肌梗死,2.82%的患者发生猝死,症状发作次数由(4.85±1.24)次减少至(2.56±1.05)次,疼痛发作持续时间由(21.04±3.64)min缩短至(12.51±2.18)min。未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91.76%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1.17%的患者出现心肌梗死,未发生猝死,症状发作次数由(4.91±1.19)次减少至(1.04±0.68)次,疼痛发作持续时间由(20.92±3.75)min缩短至(5.44±2.11)min。相比之下,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效果更好,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发生风险更低,充分反映出应激性高血糖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相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是诱发应激性高血糖的原因,而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则会增加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的严重程度,并对临床治疗形成干扰和妨碍。

因此,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需要警惕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血糖监测结果能够作为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同时也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相应的指导与此同时加强血糖管理,控制血糖水平的稳定,减少高血糖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患者的治疗恢复提供支持[3]。

综上所述,应激性高血糖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疾病的危险程度和治疗难度。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和管理,为疾病诊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周正清,沈华,陈轶菁.电针内关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高血糖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4):55-59.

[2]张爽,袁杰.糖代谢异常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现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04):602-606.

[3]王鹏,刘玉洁,周秀军,张颖,王明辉.有氧运动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血脂和心功能指标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05):340-342+347.

论文作者:肖斌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应激性高血糖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论文_肖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