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滋养教育 以教育推进文化论文_郭太生

以文化滋养教育 以教育推进文化论文_郭太生

郭太生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凤台小学 048000

一、以德立校,廉洁从教

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如何发挥课程育德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切实提高课程育人实效,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育人机制,根本性解决德育与教学的“矛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通过师德讲座、师德演讲,引导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全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廉洁从教的使命感,认真执行《凤台小学规范教师办学行为十不准》,没有发生任何违反师德的行为。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协调配合、顾全大局、团结务实,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工作执行力。涌现出了以郭海霞老师为代表的一大批忘我工作的爱岗敬业典型。

二、科研兴校,深化课改

课程内容、文化精神,都需要通过教育才能实现影响,而主阵地是学科课堂教学。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生活质量;用什么样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高质量地实施学科课程、高效能地传承丝绸文化精神,需要建设高品质的学科课堂教学:用文化滋润课堂生活,以智慧提升教学品质。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推进学校两次成功组织由市、区教研室领导和全区相关学科教师参加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观摩教学活动。2014年12月中旬,在凤鸣小学召开的“城区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暨课改经验交流会”上,学校“问题导学”一导二主五联动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模式、做法受到与会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课题研究收效明显省级课题“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视频)资源建设与实践应用”初见成效。韩虹老师录制的微视频《三角形内角和探秘》被省电教馆收入资源库,学校被山西省教育厅确定为“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视频)资源建设与实践应用”试点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校申报的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指令性课题“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实践研究”在2014年11月份的课题推进会上受到表彰,学校的课题研究报告获二等奖,8位老师提交的论文获二等奖。

三、文化润校,提升素养

学校利用校园北侧100多米长的围墙,建成了“校园文化艺术长廊”,既给宣传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载体,还给全校每个班级建立了展示窗口,为每位学生搭建了彰显才智的平台,受到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学校经常开展班级文化评比,各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设计版面、采编稿件,把班级寄语、手工制作、优秀作文等进行展示。学校制作并使用了设有学生作业完成评价以及帮助同学、孝敬父母等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等内容的《家校联系成长记录手册》,使家长与教师能够经常性地进行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进步,形成教育的合力。

四、质量强校,全面发展

办学环境大改善。 学校抓住城区参加全国县域义务教育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验收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在很短时间内,按照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一类标准,给学生配置了新的课桌凳,更换了老化的投影教学设备,38个教室全部设置电子白板。加强了学校少年宫建设,新建音乐室、合唱室、美术专用教室、心理辅导中心和书画室,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新平台。强化毕业班的管理学校领导包班,协助班主任工作,自己亲自组织召开以“家校携手,为孩子的幸福明天奠基”为主题的家长会,了解学生思想动向,交流科学教育孩子的经验和做法,家校联手,形成教育合力。2014年小六统考,学校四科总均分名列区直小学第三。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014年暑期,学校应邀到北京参加了2014DI国际邀请赛,赛场上,队员们表现大胆,灵活应变,受到评委好评。经过努力,学校“力翔队”获得了2014 DI国际邀请赛“三等奖”。

联合办学促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和花园头小学、上辇小学从2014年秋季开始实行联合办学,在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促进了三所学校在办学理念、管理方式、校园文化等方面高度融合,共同提高办学水平。

五、特色亮校,创立品牌

学校文化彰显学校品味。上学期建成的“校园文化艺术长廊”吸引了无数家长驻足,得到各级领导好评。2014年6月,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闵振环一行到校,就学校文化建设进行调研,高度赞扬了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家校联手再出新招。学校开展的“故事妈妈、阳光爸爸进课堂”义工活动吸引了众多家长参加。每周的这节家长展示课,孩子们期盼,家长们乐意,让孩子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校信息化发展喜人。学校制定了教育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在学校网站、教师博客圈建设的基础上努力建成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创新,学校将继续用虔诚耘教育沃土,用挚爱播洒心灵阳光,让孩子真正享受童年的天真和快乐,让教师真切感受职业内在的尊严和幸福,把学校办成师生幸福的精神家园。

文化就像空气,你虽浸润其中,却往往难以体察,而又须臾不可或缺。一方文化养育了一方人,滋润着他们的心灵,支撑着他们的精神;一方文化孕育了一方教育,丰富了教育的内涵,提升了教育的品位。丝绸文化是我校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土壤,自觉汲取丝绸文化的精神品质,积极融入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将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校园生活质量和学科教学品质,有利于我们自由、滋润地成长。

论文作者:郭太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月总第2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以文化滋养教育 以教育推进文化论文_郭太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