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及预后影响论文_刘杰

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 413002

【摘 要】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14 年6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0里患者接受医院常规治疗且辅助使用尼莫地平,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结果 术后观察组脑神经功能受保护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76.00%,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28.00%,观察组为12.00%,对照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法舒地尔;尼莫地平;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于脑底血管和脑表面破裂使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而造成的,也可能是脑外出血、脑实质、外伤性硬膜或硬膜下外出血引发的[1]。其中脑血管痉挛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常见的病症,目前脑血管痉挛是导致患者发病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其蜘蛛网膜下腔中的红细胞和血液释放氧合血红蛋白产物在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中发挥极大的作用[2]。尼莫地平主要是预防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但是仅使用该药其疗效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法舒地尔是一种新型的钙离子阻断剂。我院采用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对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现将报告总结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6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4~73岁,平均(48.8±12.2)岁,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均接受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并接受营养神经、抗炎及脱水降颅压治疗,将血性脑脊液从腰椎放出。对照组接受医院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辅助使用尼莫地平,尼莫地平用量为10mg/12h,疗程为2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尼莫地平用量为10mg/12h,法舒地尔为30mg,静脉滴注8h,滴注时间半小时,疗程为2周。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1)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脑神经功能比较。(2)依据NIHSS标准进行评分[3],满分100分,恶化:分数低于30分,无效:30~60分,有效:61~90分,痊愈:分数大于90分。有效率=(痊愈数+有效数)/总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后脑神经功能比较 观察组脑神经功能受保护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76.00%,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脑血管痉挛(CVS)是由于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硬化斑块引发的血管狭窄刺激血管壁以及血流涡流,进而出现脑缺血和血管痉挛的病状,患者常表现为血管分布区域显著减少或脑血流灌注等[4]。很多因素都会引发血管痉挛的发生,例如若血管痉挛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将造成脑部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等状况,使钙离子转移至细胞内,进而造成脑组织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红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迅速升高,血小板聚集,血液粘稠度增加,导致脑血管血流变化异常,最终引发脑血管痉挛。在临床中,患者出现局灶神经功能损伤、意识发生改变,例如失语、偏瘫等,且动脉瘤周围脑组织损伤的状况最为严重,CVS急性死亡率较高,特征表现为脑血流量降低、颅内压升高以及脑灌注压下降[5]。

尼莫地平是一种钙离子抑制剂,对脑血管细胞钙通道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阻止钙离子到达血小板聚集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而阻拦内皮组织细胞所排出的血管活性物质,达到解除脑血管痉挛的目的,但是尼莫地平的降压效果显著,可能会不利于脑组织灌注进而加重患者大脑贫血。此外,注射尼莫地平还可能引发胃肠功能出现障碍、头痛及肝炎等不良状况。法舒地尔是一种异喹啉磺胺衍生物,属于Rho激酶抑制剂[6]。经临床试验表明,该药是一种细胞内钙拮抗剂,不但对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起到了增强扩张血管的作用。法舒地尔能抑制由钙离子造成的离体血管收缩,抑制因血管收缩产生的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物,通过抑制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和蛋白激酶G、A、C,阻止平滑肌收缩信号的传递,进而发挥扩血管和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其次,法舒地尔还能加强eNOS的表达,有助于NOS的产生,增强血管的扩张和对损伤组织保护的作用[7]。

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对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出现的脑血管痉挛实验效果显著。观察组脑神经功能受保护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76.00%,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28.00%,观察组为12.00%,对照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我院采用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的方法,能够显著降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同时还能明显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该方法具有安全、可靠、方便等特点,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婉秋,程晓玲,程伟,等.尼莫地平联合法舒地尔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及脑保护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2):97-98.

[2]高岩升,宋来君.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预防动脉瘤夹闭术中脑血管痉挛及脑保护效应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749-1751.

[3]周桂龙,侍海存,赵强,等.法舒地尔联用尼莫地平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3):9-12.

[4]翁栩.尼莫地平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22):584-587.

[5]邢娟.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4,40(1):100-101.

[6]王隰平.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8):4199-4200.

[7]牛欣凯.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预防动脉瘤术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1(1):20-22.

论文作者:刘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  ;  ;  ;  ;  ;  ;  ;  

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及预后影响论文_刘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