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韦元秀论文_韦元秀

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韦元秀论文_韦元秀

摘要:音乐作为初中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对于提升初中阶段的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了音乐之后,能够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旋律的美妙,能够被音乐艺术所影响,通过对音乐的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还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悦,培养其艺术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因此,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上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加强对学上的乐感与鉴赏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音乐;乐感;鉴赏课

1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学乐感培养和鉴赏教学的现状分析

如今的音乐课程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注入了新的理念,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基本音乐知识,同时增加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喜爱。但在现阶段,仍然有许多教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音乐的教学过于死板,对于音乐其中的文化内涵、人文底蕴然不重视,只是进行机械的专业性的教育。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深刻的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作者的文化内涵以及音乐背后所包含的情感,以至于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音乐作品,这不利于提高音乐教学的乐感培养和鉴赏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教师自己都不了解索要教学的内容,只是单纯的教育一些乐谱知识等简单地内容,大多依靠于主观意识的表现,并没有深刻挖掘其内涵。目前的教学内容还是过于老旧的,没有创新,让学生缺乏新鲜感,内容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初中学生的兴趣,影响了学生对创新的理解,这些阻碍都造成了教育目标的实现。而这与教师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有很大关系,课堂多半以老师为中心,填压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一味地接受灌输,课堂氛围沉重,缺乏创新的思想。在初中阶段,学生往往喜欢一些流行音乐,如果音乐课堂还是讲一些枯燥的音符,这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要加入一些时尚元素,使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符合现代学生的审美,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逐步带领他们进入崇高的古典音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者从音乐的表现来让学生们理解、体验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内涵,以充分达到学习音乐的目的。

2加强初中音乐教学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方式的措施

2.1创设音乐学习氛围,有效培养音乐乐感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将传授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作为教学重点,实际上,音乐教学与专业化音乐学习不同,教师应关注的是如何在音乐氛围的熏陶、普及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音乐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了解与感悟中提升音乐鉴赏能力。为了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融入学习环境,教师应为学生创设音乐氛围,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中加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影响学生的音乐感知。例如,《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首经典乐曲,不少音乐教师都会作为选学内容引入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音乐作品中的情感特色与氛围来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带领学生思考与感悟。同时,教师应为学生介绍冼星海这一著名近代作曲家,同时教师应带领学生了解其救亡创作过程,引导学生从中感受音乐家所表现出的爱国情怀与音乐才能。

2.2开展音乐鉴赏活动,有效培养音乐乐感

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作曲者的思想与感情是重要教学目标。但教师往往倾向于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带领学生一点一滴的探究音乐作品中的深意。但在初中阶段,学生的领悟与思考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主能力,倡导发现学习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方式带领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开展音乐鉴赏活动就是教师促进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重要举措。教师应利用音乐课堂为学生展示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音乐,带领学生感受各色乐器所呈现的音乐盛宴,为学生展示多样化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参与音乐鉴赏活动中提升鉴赏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卡门序曲》音乐时应运用多媒体设备来加强学生对本乐曲的感受与阅读兴趣。教师在播放乐曲的同时为学生展示斗牛场的图片,同时引导学生总结本乐曲的风格——欢快热烈。教师则为学生普及本乐曲的知识背景,即其与歌剧《卡门》之间的联系。学生在了解知识背景的情况下对本文进行赏析,仿佛从欢快的语调中感受到蕴含于乐曲之中的悲伤情感。随后,教师则为学生分段播放,让学生感受本乐曲中逐渐升华与愈发激烈的感情表达。

2.3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高度成长的阶段,他们不甘居于平庸,大都追求个性,对于个人发展的需求非常强烈。但是现在的音乐课堂学习内容离现实生活较远,直接带入课堂显得过于枯燥乏味,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课堂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太喜欢上音乐课。因此,要改变教育形式。首先改变课堂的教育方式,可以多增加师生间的互动,通过游戏、播放视频、讲故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最经典的音乐课案例是奥尔夫音乐教学,运用多种音乐教具、视频等教学手段,做一些关于音乐的小游戏,是学生们感受到生活中的音乐、游戏中的乐趣。或者还可以让同学搜集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在课堂上做一个介绍情景,讨论音乐家的生平轶事,更深切地感受作品的情感。可以让学生们参与到制作音乐中,将奥尔夫音乐教具带入课堂,分别演奏一些简单的节奏、声部,在大家的配合中,完成简单的音乐作品,使学生体会共同努力的成果。

2.4加强对于学生课外音乐的教学,充分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由于初中的音乐课程的可是较少,且每一堂课的上课时间也比较短,所以想要在这样的短时间内实现学生音乐能力提升的目的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并且在初中校园内,大多数的学生都不是专业的音乐学习者,因此想要在课时内培养并提升学生的乐感与鉴赏能力是十分困难的。然而音乐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学上的空闲时间来开展音乐课。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水平,以实现对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同学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对于喜欢不同风格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采取包容性的态度,以音乐美育为教学目标完成教学。

2.5创新教学内容,让学生陶醉于音乐的学习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找到灵魂的共鸣,沉溺与音乐是一种美妙的艺术体验,学习音乐不仅是学习他的乐谱,词曲等内容,更重要的是对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因此,教学内容不应该局限于教科书,也可以多多赏析课外的优秀音乐作品,通过作品了解作者,以及情感等等,去体会别样的风采。但是,不能仅仅只是了解外框边缘,也要重视音乐的基本知识,这样不论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都可以理解其中的魅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乐感和鉴赏能力。例如在讲解乐器与交响乐作品的时候,用动画片来导入,在讲解杜卡《小巫师》时,配以迪士尼制作的动画,结合教师的讲解,认识不同的乐器代表的不同人物、不同情境,能了解某种乐曲独奏的音色,还能了解乐器组同时演奏时的音色。在欣赏动画片时,将音乐相关知识带入其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据上文所示,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因此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应该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丰富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们在音乐中放松,调整紧张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乐感和鉴赏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翼美.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析[J].科技资讯, 2016,35.

[2] 张珩.初中生音乐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探索—以音乐鉴赏与乐感为例[J].亚太教育,2016,16.

论文作者:韦元秀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韦元秀论文_韦元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