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论文_赵丽娜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论文_赵丽娜

赵丽娜(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第二初级中学 陕西 岐山 722400)

摘要: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简而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为了实现“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我们在不断的探索和摸索,经常用到以下两种课堂教学模式“问题式导学法”和“3510循环大课堂”。在实施的过程中,以上两种课堂模式的几个环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比较吃力。学生刚开始比较盲目,对课本的研读变成了单纯的认字。所以教师要耐心细致的引导学生自学。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2-0203-01

自从踏上讲台,我一直认为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设计的密不透风,滴水不漏,应该精雕细琢,完美无缺。而如今“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之风迎面吹来。高效课堂要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堂好的数学课不单看教师的教学设计,而注重于整个课堂是否落实。

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而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为了实现“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我们在不断的探索和摸索,经常用到以下两种课堂教学模式。

“问题式导学法”的基本流程是:“设疑――自主学习――探究拓展――教师指导――训练提升――达标应用”,问题引领,学生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避免了学生自主学习漫无目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解决大部分问题,解决不了的再由小组合作解决,创设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的情境、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提高,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经常提出“为什么”,才能促使自己去探索,去研究,去揭示谜底。学生能自行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也就有了奋斗的目标,才会想方设法一步步向目标行进。在讲授新课之前,先行设计一些需要学生预习的提纲,鼓励学生自行找出问题,然后把学生预习情况以问题的形式反馈回来,对问题比较集中,学生反映普遍的问题收集、归纳、整理,在讲课过程中对这些问题要重点讲解。有些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掌握,就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回答,但要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这样也就调动了学生自行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问题。问题提出来了,如何解决?这正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契机。学生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智慧也是极其丰富的,教师要善于在这个时候积极引导,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自信自己能够将问题解决好。可以让广大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集各个学生之所长,大家一起总结得出结论,还可以让少数同学把自己的观点谈出来,集体讨论是否可行,选择最佳的方法,鼓励学生开拓性思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富有挑战精神。这样,学生的自学举兴趣得到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督促检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教师的培养和指导。教师经常布置自学内容,检查自学效果,特别注意纠正学生自学中的错误讲究方法,在督促检查中加以正确引导,才能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播种一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个品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的行为而巩固下来,并成为需要的行动方式。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中小学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数学的教学过程不应该是学生被动地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而应该是学生在一个充满问题的未知领域,通过自己主动积极的思考,探寻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并能应用这一结论。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应是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组织者与引导者,课堂上必须留足学生活动的时间。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和谐、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体体验,不将个人感悟强加给学生。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课堂的高效教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首先必须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提升他们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二十二条》

[2]《全国有效课堂研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习资料》

[3]《昌乐二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论文作者:赵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论文_赵丽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