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参数的优化设计及合金阻尼塞减振降噪的研究

齿轮参数的优化设计及合金阻尼塞减振降噪的研究

李中才[1]2002年在《齿轮参数的优化设计及合金阻尼塞减振降噪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机械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机械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产品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段。长期以来,在机械零件优化设计中用的最多的算法是罚函数法、复合形法和随机搜索法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局部最优现象,且收敛速度缓慢。 遗传算法(GA)是一种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进化机制发展起来的高度并行、随机的自适应搜索算法。简单而言,它使用了群体搜索技术,一个种群代表一组问题解,通过对当前种群施加选择、交叉和变异等一系列遗传操作,从而产生新一代的种群,并逐步使种群进化到包含近似最优解的状态。由于其思想简单、易于实现以及表现出来的健壮性,遗传算法赢得了许多应用领域,特别是近年来在问题求解、优化和搜索、机器学习、智能控制和人工生命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成就。以遗传算法为核心的进化算法已成为当代研究热点,受到广泛的关注。 本文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将其应用于单级标准齿轮减速器的设计中,取得了最优设计参数,从而进一步将遗传算法引入机械零件的设计领域。在此基础上,用C语言成功地实现了GA的程序设计,研究了GA的在线性能和离线性能等特性,最后得到一些实用的结论。 本文对合金阻尼塞减振降噪也做了初步研究。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被认为当代世界叁大污染。噪声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而日益扩大危害范围。在我国,噪声成为危害群众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害之一。本文阐述了阻尼降噪的理论。阻尼是指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并把运动能量转变为热能的一种作用。阻尼可使沿结构传递的振动能量衰减,还可以减弱共振频率附近的振动。在齿轮传动试验台上,本文应用电测方法,通过对比试验,对齿轮传动进行声级的测试,同时进行了频谱分析和敲击试验。通过试验采集了相关数据信息,从而证实了本文开发的合金阻尼塞是有效的,并得出一些实用的结论。

赵长银[2]2017年在《泡沫铝—聚氨酯复合材料减振降噪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泡沫铝(Aluminum Foam,AF)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性材料,近年来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为了拓展泡沫铝在减振降噪领域的应用,本文以通孔泡沫铝为基体,向其内部孔洞填充聚氨酯粘弹性材料(Polyurethane,PU),得到了一种高性能泡沫铝材料——泡沫铝-聚氨酯复合材料(AF-PU复合材料),从吸声降噪和摩擦阻尼减振两个方向入手,研究其减振降噪性能。围绕AF-PU复合材料的吸声性能与阻尼特性,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理论推导以及数值模拟,得到的相关结论如下:(1)对通孔泡沫铝及AF-PU复合材料共振吸声结构进行了吸声性能试验,分别研究了通孔泡沫铝的孔隙率、试样厚度和背腔厚度等因素对通孔泡沫铝吸声性能的影响,以及AF-PU复合材料的试样厚度、背腔厚度和穿孔率等因素对AF-PU复合材料共振结构吸声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增加试样厚度、背腔厚度和孔隙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通孔泡沫铝的吸声性能。但是本试验所用的泡沫铝参数不适合用作中低频吸声。AF-PU复合材料共振吸声结构在共振频率周围具有优良的吸声性能。背腔厚度为20mm下,当试样厚度由10mm增加为30mm时,共振频率由470Hz减小到380Hz;在试样厚度为20mm下,当背腔厚度由20mm增加为60mm时,共振频率由470Hz减小到265Hz;在试样厚度和背腔厚度为20mm下,当穿孔率由3.2%增加为7.1%时,共振频率由470Hz增加到680Hz,峰值吸声系数由0.99减小为0.56。因此可见,随着试样厚度和背腔厚度的增大,共振频率往低频移动;随着穿孔率增大,共振频率增大,但是峰值吸声系数逐渐减小。(2)对AF-PU复合材料共振结构的吸声机理进行了分析,根据亥姆霍兹共振器原理推导了复合材料共振结构的共振频率公式,通过理论公式求解的共振频率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对AF-PU复合材料共振吸声结构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所得复合材料共振结构的共振频率与试验误差很小,最大的误差为8.58%,从而证明了理论和试验的准确性。在工程应用中,根据低穿孔率来保证高的峰值吸声系数,通过改变AF-PU复合材料厚度和背腔厚度来确定共振结构的共振频率。(3)制作了 AF-PU复合材料摩擦装置,对其摩擦性能进行了试验。发现AF-PU复合材料的摩擦滞回曲线对称饱满,具有优良的摩擦耗能特性,在5圈后,性能趋于稳定;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曲线呈现内缩趋势,摩擦力变小,摩擦力稳定在5000N左右。提出了理想粘弹塑性模型,模型特性可以有效地描述AF-PU复合材料的摩擦机制:在小位移下,力与变形表现出很强的粘弹性;在中等位移下,表现出摩擦-粘弹性复合特性;在大位移下,单元的摩擦性能发挥出很大的优势,此时单元更多的显现出摩擦特性。(4)对AF-PU复合材料的摩擦滞回曲线进行了分析,发现AF-PU复合材料摩擦性能受加载频率影响较小,这是因为摩擦机制占主要影响作用;加载幅值对复合材料摩擦耗能影响比较大,耗能量、等效阻尼比随着幅值增大而增大;由于摩擦装置的缺陷,在振动过程中会出现高强螺栓松动的现象,因而导致耗能量随着循环次数增加而降低,但试验数据表明,等效阻尼比降低幅度比较小,处于可控范围内。根据AF-PU复合材料良好的摩擦性能,提出其在车轮阻尼环上的应用。对理想粘弹塑性模型进行理论求解,发现阻尼和摩擦对降低振动响应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存在一个最佳等效阻尼系数和滑动摩擦力。

参考文献:

[1]. 齿轮参数的优化设计及合金阻尼塞减振降噪的研究[D]. 李中才. 东北农业大学. 2002

[2]. 泡沫铝—聚氨酯复合材料减振降噪性能试验研究[D]. 赵长银. 东南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齿轮参数的优化设计及合金阻尼塞减振降噪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