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的评语成为学生的心语论文_廖彩华

让作文的评语成为学生的心语论文_廖彩华

廖彩华 广东省兴宁市新圩中学 51450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作文评语又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知识和技巧的引导、训练外,还应给学生写好评语。然而,写些什么能够恰如其分?如何写学生更能接受?面对不同学生不同特点的作文,教师确需用心琢磨。

批改学生的作文,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心灵最细微的活动后,才能以巧妙的语言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和努力的方向,进而激发作文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写好评语,就必须狠下功夫,尽量避免那些千篇一律的套话,力求做到不以主观好恶评价,不以兴趣爱好和感觉印象评价,做到多赞少批,多挖掘闪亮点,多刷新亮丽之笔,多赏识,多鼓励。诸如“中心不明确”、“层次不分明”或“一塌糊涂”等严重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话儿绝不可写。总之,作文评价要做到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真切感人,让学生乐于接受,爱上把习作往老师那儿送,然后等待享受老师的评语。

我在作文评改方面也遵循这些方面的要求。然而,对在学习上、思想上、心理上有点另类的“问题”学生的习作,如果以对待普通学生的方式方法是无法行得通的。因为这些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都存在“问题”,需要教师拨开层层云雾,悄无声息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走上健康快乐成长的大道。于是我就把批改作文当作有效的切入点,批的过程中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汇,找到问题的根源,解决他们的“问题”。因此对这些特殊的习作,我会更加用心、更加细致地批改,给他们开辟“绿色”通道,尽可能让这通道传递着特殊的信息和情感,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使这些学生于心灵深处化解问题。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动心灵深处。”以下是我对“问题”学生的作文批改的一些看法:

一、评语是教师向冰冷世界里的学生传递温暖的途径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没多久,我让学生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感动四川,珍惜学习》。本想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彻底的思想教育,激发学习的热情,但令我吃惊的是,学习不差、思想表现良好的小青竟然写出一些刺眼的冷酷无情的话儿。他用“这正是他们发挥作用的时机”来写武警战士的艰难救人;用“我给5元就好了,说不定这钱会落到谁手上”来写捐款的心态,他居然用这些浇灭积极热情的语言来形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再三考虑,感觉到救治他的冷漠是那么迫切,决定写下这几句评语:“爱心遍人间,捐款无论多少,都表心意!”“救人不只是一般的责任,在那危急关头,简直是以生命换取生命!”

经过了解,小青是在离异家庭中长大,父母对他不闻不问,甚至是厌弃他。原来是冷酷无情的环境让小青的内心如此冷漠!往后一段时间里,小青常常对着那几句评语沉默,思想行为都有所变化,流露出丝丝悔意。我看机会来了,便找他谈心,从谈学习入手,谈到朋友,谈到家庭,他深受感触。在我的耐心和爱心温暖下,小青渐渐地变得主动做好班务工作,也乐意帮助同学。小青的转变,离不开作文评语这把火,点燃了冰冷的内心,也令他的整个世界都温暖了。

二、作文评语是教师开启学生受伤的心扉的钥匙

有了钥匙,紧闭的心灵之门才能被打开,心结才能化解。

在《聆听____》这篇作文中,小龙写了“聆听消失了的声音”,写的是他自从上初二以来一直生活在一位女同学的影子里,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她,她不理睬自己,但是她的言行举止如妖魔般缠绕着他的灵魂。非同寻常的内容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思考。

小龙天资聪明,但情绪化严重,学习成绩时起时落。面对小龙这般特殊情况,我没有责问,而是采取保护他自尊心的做法,希望能用自己宽容的心来解救他。于是,我一连串写了这样的话语:“昨天的花儿已凋谢,让它成为过去吧,好好把握眼前的灿烂,今天五彩缤纷的生活和努力奋斗才有可能成为明天的辉煌!”“你的那位女同学没情没义,不值得挂念。请让她的声音彻底消失吧,不必再去聆听了。”

是我的体谅和信任这把钥匙解开了小龙的心结,催促他走出了过去的阴影,把他那散逸的思绪拴住了,指引他的思想轻舟向着撷取知识的方向启航。

三、作文评语是教师医治学生受挫心灵的灵丹妙药

时下的中学生,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影响,心理较脆弱,经受不起半点委屈,一旦心理受挫,若没有得到及时引导和心理调适,就会严重影响学习,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发展。他们常常悲观失望,言行偏激。

插班生璐璐就是这样的学生。她在作文《面对被惩罚》中写出了她的委屈:她被原本就读学校的体育老师冤枉并重罚,而“肇事者”却“逍遥法外”,事后老师知道了真相,却又没有向他解释或道歉,璐璐受到深深的伤害,她还认为所有老师都仗势欺人,看上去面目狰狞……璐璐学习成绩差,不善言,心灵受伤的她在委屈、沮丧的时候却没有人扶她一把,使她往泥坑里越陷越深,失去了学习信心,心理异常,言行偏激。此时的璐璐太需要矫正了!于是我给她的评语是:“体育老师的做法确实不靠谱,老师理解你的感受,也同情你,从现在起你不会再蒙冤了。”“你有过这样的经历,也不全是坏事,至少你已总结了一些经验。请你相信:雨后天晴,彩虹更美丽!”

果然奏效,璐璐“服食”了这剂妙药,心灵得到了救治,性格开朗多了,学习进步了,渐渐地融进了同学的队伍中。

作文评语成为我与“问题”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也是“问题”学生摘掉“问题”帽子的法宝。那么简短的几句话,虽然算不上真知灼见,却承载着教师炽热的爱心和殷切的期望。作文评语,就这样给学生情感的熏陶、心灵的震撼、智慧的启迪,也因而成为所有学生的忠言和心语。

论文作者:廖彩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4

标签:;  ;  ;  ;  ;  ;  ;  ;  

让作文的评语成为学生的心语论文_廖彩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