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错误中成长论文_肖如秀

在错误中成长论文_肖如秀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隆昌七中 肖如秀

许多教师视学生的错误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心理学家盖耶说过:“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事实上,对于教师而言,学生的错误是一笔丰厚的“财富”,这些“财富”能让你追溯学生的思路,从中你能看到智慧的火花;这些“财富”能让你反思你的教学,从中受益;这些“财富”能让你看到学生的欠缺,帮助他们弥补。错误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它是孩子们理解知识过程中的一种偏差,也是孩子们在探究、尝试过程中的一个失误,更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一个插曲,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因势利导,将学生的错误变为促进其发展的有效资源,在错误中成长,从而形成“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的思想意识。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错误作一探讨。

一、从学生的错误中挖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出现的问题

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后,进行一次测试,其中一题:关于x的方程 有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解答:△=

从以上的解答可以看出,学生把 默认为一元二次方程.数与符号思维方式是数学中最原始、最重要、最根本的思维方式.用字母表示数早在初一上册已经教授,且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思维意识上它似乎并没有被每个学生接受,从而真正走进每个人的心里.也许在部分学生心里下意识地把(m-2)看成一个固定的符号亦或是某个具体的数字.这样一来或许可以解释学生屡犯 得x=1的错误.

二、寻找错题的意义

关注学习就要关注失分,关注失分就要关注错题,只有错题得到了纠正,学生所学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在学习过程中,人人都会犯错,但我们必须学会从错误中学习。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学习的效果最好。优秀学生学习上最大的特点是同一错误不犯两次,在学习过程中尽最大努力减少犯同样错误,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学习,这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捷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针对学生的错误帮助寻找应对策略

1.找出错题原因,理解知识点,减小类似知识点出错的几率。毫无疑问,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学生在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度的强化后,该知识点的错误率大大减少,再通过间隔强化,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

2.瞄准错题,反复变式、训练,感受成功的喜悦,保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通过错题分析或者通过师生的共同分析,找到错题的症结所在,采取对应的方法辅导、改正后,再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学生的正确率会有较大的提高,面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加上老师的激励性的评价,学生的信心大大增强。

3.为后续的学习扫清知识上的盲点。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环环相扣,学生只有一个一个知识点掌握好了,才能正确地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对错题的及时分析,起到了“亡羊补牢”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4.学生可建立、使用错题本。首先要及时记录错题 ,错题来源于平时的作业习题、单元测试题、期中考试题、期末考试题、中考或高考模拟试题等。 其次分析做错原因。错误答案和正确答案一样重要,问题不在于题目做错或者做对, 关键在于心里必须清楚为什么做错、为什么做对。因此必须对错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出错的原因,避免以后重复错误,这是纠错的核心,而不是简单地将错误纠正过来。 最后要定期翻阅、整理、复习错题。定期翻阅、整理、复习错题,以检查自己的错误是否得到纠正,特别是对于平时常考常错,易混淆的知识点要集中整理在错题本上,作为复习的重点,对于已经熟练掌握的题目以后可不再复习。因此,错题本要注意长久保存。另外,经常与同学互相交换阅读对方的错题本,这样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纠错能力。

四.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针对性教学

错题教学意义深远,需要有耐心,抓住错题教学能起到事半功的效果。这样,教师才会以积极的姿态善待学生的错误。对待学生的思维成果,不是着眼于对与错,而是着力于有没有价值对于学生的错题,老师也要建立错题库,将搜集的错题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使学生学习少走弯路.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典型错题。要把学习过程中出现在课堂练习、作业中的典型错题,单元检测和期末考试中的错题以及考试中知识的空白点进行整理,并按照知识的类型进行归类收集。

2.分析错题的原因。这是建立“错题库”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出错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学生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教师教学上的原因,要根据教学实际仔细认真地分析出错的原因。

3.根治错题。对错题进行变式,对学生再训练。对于教师来说,建立错题库,对教学有一定地指导意义,做到有的放矢.

记得刚从教时,曾有一位老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就怕学生不出错,这样你就很难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是啊,用心去领略学生的错误,它像是开启师生思维交流大门的钥匙,不同的数学思维之间渗透交融,在抽象的形式中闪现着丰富的理性和感性的内容,细细品味是何等的幸福!在思维碰撞中启迪学生解题不再套用现成的题型与模式,而是能灵活运用数学方法,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发现解题的思路,寻求最佳解法.这不是每位老师都衷心希望的吗?用心观察、思考学生数学学习中产生的错误,相信我们会收获丰厚.

论文作者:肖如秀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0

标签:;  ;  ;  ;  ;  ;  ;  ;  

在错误中成长论文_肖如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