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统编教材,破译儿童诗写作密码论文_周素梅

立足统编教材,破译儿童诗写作密码论文_周素梅

周素梅 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摘要】阅读儿童诗,在孩子心中播下诗歌的绿色种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儿童诗的兴趣。以统编版文本为载体,借助思维地图打开学生诗歌意象,学习文本语言形式,关注文本句型结构,从喜欢模仿写诗逐步到能自主模仿创作儿童诗。

【关键词】儿童诗;思维导图;言语积累;表达运用;模仿创作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2-185-02

“诗是人类的母语”而作为诗歌活泼形态的儿童诗更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简单、清浅,活泼童趣的诗歌、童谣,能带给孩子一种天然的快乐。因此,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读诗,是最有价值的“营养品”。许多低年级的语文教师,会以儿歌、童谣来激发学生识字,带动学生阅读,但是在儿歌、儿童诗的创编写话上,总认为学生还小,写话难度大,往往忽视之。统编版教材,在低年级编排了26首儿童诗歌,立足新教材,以文本为依托,低年级的儿童诗写话同样精彩纷呈。

一、运用思维地图,发散思维与想象

“诚心直观得其象”。诗歌讲意象,儿童诗也不例外,需打开儿童丰富的想象,呈现儿童接触到大千世界。低年级的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留在他们心灵是生动明艳的意象。而这些意象是零散的,无序的,无逻辑的。思维地图的运用,正是帮助学生把各种凌乱的意象归纳或把单一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发散。《走进四季,学写儿童诗》一课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思维地图中的圆圈图,帮助学生对同一个季节启发多种面向,引发不同角度的构思。利用圆圈图中的每一个关键词,打开思维,提取记忆中的意象。

课伊始,从已学过的《秋天》一课为抓手,让学生学会发散思考秋天的诗歌意象。学生先从文本中的落叶、大雁、天气等意象入手,再结合生活中的实践形成头脑风暴:从金黄的落叶到植物中的瓜果飘香,菊花绽放;从大雁南飞到动物们的准备过冬;从天气的变化到人物活动的改变。秋天的意象在学生一言一语的交流中丰满了,可写话,写诗的内容多了。

接着教师及时梳理圆圈图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在拓展四季的景物时,可抓住关键词植物,动物,人物,气象等方面去展开。学生通过直观的思维地图——圆圈图很快的掌握窍门,举一反三地从秋天过度到四季的其他季节里。孩子们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通过书写、图画等形式,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独立完成了诗歌意象的思维发散练习。因为教师教给了学生思考的方法,孩子们乐于接受,乐于完成这样的挑战。

二、建构语言形式,学习表达与运用

语文学什么?就是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学习遣词造句的恰当精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努力做到,使一个词对儿童来说,不仅仅是一样东西、对象或现象的标志,而是使它带有情感的色彩带有它芬芳的香气和丰富多彩的色调。低年级学生的儿童诗习作亦是如此,从文本中去体悟语言,积累语言;进而发现言语形式,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兴趣,然后能学着表达与运用。

例《走进四季里 ,学写儿童诗》一课中,关于叠词积累与运用是一个教学的难点。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对于四个季节里的意象已是相当的丰富。当我让学生根据自己思维导图,学着课文说说景物特点的时候,大部分的孩子是忽视了文本中叠词的形式。“桃花开了”“柳树绿了”“青蛙出来”“天气变暖了”“下雪啦”……是学生最直接的表达。于是我带着孩子再次回到文本,通过教师的引读“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等句子,学生慢慢地发现了叠词的语言形式,又通过学生自己的品读,学生再次发现了这些叠词是描写景物的形状特点的。顺势而导,采用比较的方法:草芽尖尖和草芽尖了,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学生说用上“尖尖”觉得春天的小草更可爱,更是刚长出来的样子。学生通过叠词的体悟,已经感受到这些词语的色彩与生命。接着再一步引导学生发现,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描绘景物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草芽除了尖尖,还可以是什么颜色呢?草芽青青,草芽绿绿,草芽嫩嫩……不同的语汇不断地在课堂迸发了。

此后再回到学生自己完成的圆圈图,再次说说景物特点时,孩子们很自然地用上了恰当的叠词:桃花朵朵,桃花粉粉,柳树弯弯,柳叶摇摇,太阳红红,苹果甜甜,雪花飘飘,梅花香香,青蛙呱呱……学生从一个词,一个句子的语言形式学习起,慢慢地理解,慢慢地积累,从模仿到创作也就水到渠成。

三、梳理句式结构,指导模仿与创作

张学青老师说:在心里播下诗的种子,让孩子心中有了绿色的‘诗意’。统编版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这“绿色诗意”。其中低年级儿童诗歌就有二十六首。这些儿童诗,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用最接近儿童的语言表达简单的内心世界。活泼有趣,每个孩子打从心里喜欢去诵读。在读诗过程中,我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中儿童诗的特点:篇幅短小,句式可长可短,格式往往有相似之处,并且富有神奇的想象力,进而指导学生学习写作。

1.仿写。从第一节儿童诗《四季》的教学开始,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去读懂儿童诗,读丰满儿童诗。从词语到句型去学习说词说句。一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需要一步一步扶着走,特别是由句成段。发现格式的相同之处就尤为关键。有个这基本框架: (叠词),他对 说:我是 天。学生模仿写儿童诗就有抓手,积累的语言语汇就能恰当地组合表达。一节《走进四季里,学做小诗人》说话写话指导课,学生能当堂写出:桃花朵朵,她对燕子说:“我是春天”,雷雨哗哗,它对闪电说:“我是夏天”,秋叶飘飘,它对大地说:“我是秋天”,雪花纷纷,它对雪孩子说“我就是冬天”……每个学生都愿意去寻找自己最喜欢季节里的意象进行模仿写诗,在相互地交流中,修改完善。尽管稚嫩简单,甚至有些不成熟,但是学生读诗写诗的热情点燃了,在写作上迈出了第一步——喜欢模仿写。

2.迁移。《升国旗》一课教学,以句式“国旗 ,她对 ,我是中国”进行课堂小结,学习同伴自主交流后,学生的表达掷地有声:“国旗飘飘,她对风儿说:‘我是中国’”,“国旗红红,她对太阳说,我是中国!”,“国旗艳艳,他对蓝天说:我是中国!”,“国旗飘飘,她对太空说,我是中国”……孩子们从《四季》一课中积累的语言形式,在这节课已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文字。能儿童诗指导课所学的写作方法灵活运用,这是学写儿童诗的第二步——运用迁移,自主模仿创作。

3.创作。因为有着简单而又执着地读诗,写诗,所以孩子们和“儿童诗”结结实实地来了个拥抱。读多了,诗歌的语言形式就在孩子的心中留下痕迹。再通过儿童诗指导课的练习,孩子们创作儿童诗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也就有了写儿童诗的第三步——灵活运用创作。例如:在《我的春节》这一主题得写话中,我班多数学生以儿童诗的形式来表达:“春联红红,他对春风说:‘我是中国年’”,“饭桌圆圆,他对家人说:‘我是团圆’”,“大鼓咚咚,他说:“我唱低音……”小锣锵锵,他说:“我唱中音……”鞭炮噼啪,他说:“我是高音……”大家举起酒杯,团圆的乐章,噼里啪啦”……学生进一步内化沉淀,在生活中的自主创作儿童诗了。

立足文本,带着学生读,读懂儿童诗语言形式,采用思维导图,带着学生写,破译儿童诗的写作密码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胡雅茹.《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9年版

[2]李振村 杨文华.《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12年版

论文作者:周素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  ;  ;  ;  ;  ;  ;  ;  

立足统编教材,破译儿童诗写作密码论文_周素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