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建立茴三硫片中茴三硫含量的HPLC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C18为色谱柱填充料、甲醇-水体系为流动相(比例80:20)、流速1.0、检测波长348nm。 结果 茴三硫在10.5~50.28mL范围内,其浓度与吸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加样回收率达到99.2%(RSD=0.49%) 结论 本法具有准确度高、测量稳定等优点,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茴三硫;有效成分测定
茴香脑三硫酮 (Anethole Trithione)简称茴三硫,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促进唾液分泌、抑制血小板凝集等功能。该药物能增强肝脏谷胱甘肽(GSH)水平,还能明显增强谷胱甘肽还原酶(GSSG-R)、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H-S -Tx) 以及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GCS)的活性, 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使得肝细胞功能活跃、胆汁分泌量上升,从而起到利胆的作用。适用于胆结石、胆囊炎、急慢性肝炎等病症的治疗,对于长期处以放射性环境或者接触肝毒性物质的工作者有保护作用。茴三硫口服吸收见效极快,药理清晰确切,是一种优秀的口服药剂。本文讲述的HPLC法是替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茴三硫片有效盛饭含量的方法。
1、仪器与试药:
高效液相色谱仪一套(包括以下配件:美国奥泰Altech Model 426 HPLC Pump;Altech UVIS201型紫外检测器;HT-230A型柱恒温箱;Chromatography Data System 色谱工作站;美国Rheodyne 7725型液相色谱进样器),C18色谱柱(4.6mm x 250mm),岛津AUW-120D型电子天平;国产(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产)TU-1800S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茴三硫片,自制及市售样品(成都国嘉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茴三硫对照品(中检所100489-200501),甲醇(色谱纯),去离子水。其他药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流动相: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348nm;流速:1.0;柱温:35摄氏度;进样量:20;理论板数:以茴三硫峰计算,不低于5000。
2.2 茴三硫对照品的制备
精密称取茴三硫对照品10mg,置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甲醇将其溶解,然后取流动相淋洗剂定容至100mL,摇匀,即得茴三硫溶液对照品。将其放入冰箱中保存备用。
2.3 茴三硫供试品的制备
将茴三硫片研成细粉,精密称取适量粉末(约相当于20mg茴三硫)加入100mL容量瓶中,用3mL甲醇将其溶解,然后用流动相定容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茴三硫供试品溶液(茴三硫浓度约0.2)供后续实验使用。
2.4 系统适用性试验
取茴三硫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用流动相将其稀释,达到浓度约为20为止,然后按照2.1中的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如下:
从图中可得结论:茴三硫对照品与供试品的主成分保留时间一致,均为约500s。
2.5 标准曲线
精密称取62.8mg茴三硫对照品,置入25mL容量瓶,溶于5mL甲醇之中,再用流动相稀释定容至刻度;将一次稀释液精密量取1mL至另一只25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再次稀释定容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量取二次稀释液1mL、2mL……5mL置于10mL容量瓶之中,用流动相最后一次稀释定容到刻度,摇匀,依次进样20至色谱仪中,记录谱图。以浓度C为横坐标、峰面积S为纵坐标作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S=79825C – 40262,r=0.9998。故茴三硫浓度和峰面积在10.5~50.24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6 精密度试验
精密量取浓度为20.096的茴三硫溶液(该浓度处于标准曲线的线性区间之内),连续进样5次,分别记录峰面积,结果如下:997463、996719、998547、997341、998974,平均峰面积等于997811,RSD为0.32%;结果证明测量的精密度相当良好。
2.7 药品稳定性试验
2.7.1 酸、碱、氧化、光照条件稳定性
取三只棕色瓶和一只无色瓶;精确量取适量的茴三硫,分成四份;前三份分别装入棕色瓶中,各自用1的盐酸、1的氢氧化钠溶液、3%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成茴三硫浓度为0.2的溶液,水浴加热2h后自然冷却、酸碱性溶液中和至中性,然后用流动相定容;第四份茴三硫配成与前三份浓度一致的溶液,装入无色瓶中,于强光(~20000lx)下照射2h,照射完毕后定容。分别取20酸性、碱性、氧化、强光环境样品溶液置入色谱仪,各自记录色谱图20min。结果表明,茴三硫在酸性、碱性、氧化性环境中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在强光条件下稳定性一般,有明显的分解现象。
2.7.2 药品随时间衰减的稳定性试验
取本品研成细粉,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20茴三硫)3份,分别加入100mL容量瓶中,用3mL甲醇将其溶解,再用流动相稀释定容。滤过之后,取1mL滤液用流动相稀释10倍,制成待测液。将待测液取20置入色谱仪,测量主要色谱峰面积、记录;然后每隔4h测量记录一次色谱峰面积,直至16h。测量的结果如下:
实验结果证明,茴三硫样品在测试时间(16h)内含量基本不变,可以认为该溶液在此段时间内是稳定的。
2.8 加样回收率实验
精密量取同一批生产的茴三硫药品样品6份加入10mL容量瓶中(相当于每份样品含0.68mg茴三硫),分别加入茴三硫对照品形成低、中、高量加样回收测试品,按照标准步骤测定并计算回收率,具体测量结果见下表:
平均回收率=99.2%,RSD=0.49%。
2.9 样品测定
取2.2中配好的茴三硫供试品溶液适量,置于色谱仪中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然后按照2.5中计算获得的峰面积-茴三硫含量公式计算含量。
3、讨论
传统茴三硫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但这一方法具有专属性不足、准确度偏低等缺点。本文作者曾经尝试过多种色谱流动相,包括乙腈-磷酸盐缓冲液体系、水-乙腈体系等,分离效果均不满意;采用本文的甲醇-水体系之后,茴三硫的分离状况明显改善,吸收峰明显且无干扰峰,基线平稳、没有脱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提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茴三硫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具有抗干扰性强、准确度高等优势,适合替代紫外分光法对茴三硫制剂的品质进行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汪加龙, 刘丛彬. HPLC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茴三硫片含量的比较[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08(19).
[2]陈庆先, 刘鹏飞, 朱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茴三硫片中茴三硫的含量测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09(30).
[3]赵慧彬, 崔彤霞. 基于氯化钡滴定法测定茴三硫片中硫含量的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05(19).
论文作者:刘志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色谱论文; 溶液论文; 精密论文; 含量论文; 甲醇论文; 浓度论文; 色谱仪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