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中“说话”艺术点滴论文_楼燕芳

物理课堂教学中“说话”艺术点滴论文_楼燕芳

浙江省义乌市义亭中学 322000

摘 要:本文主要就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展现自己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教师抓住时机善于引导,引人入胜,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并善于打破常规,产生奇思异想,使其能力不断发展,提高课堂效率,使互动的课堂鲜活起来,真正成为爱学习的场所。

关键词:课堂教学 物理 说话

课堂中教师要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必须要开口说话,而为了让学生喜欢听你讲,你就要有具备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说话本领。一是甜美的嗓音,这需要天份,后天是求不来的;二是说话的技巧,这是我们可以通过后天来弥补的。我国古代的教育学著作《学记》就明确提出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标准:“其言也,约而达,微而不藏,罕譬而喻”。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聊聊在物理课堂中遇到的几个方面的想法。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以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 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课堂提问的原则:一要重点突出,难易适度,善于围绕教材中心,寻求关键点,抓住主干,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地揭露矛盾,分析和解决问题;二要面向多数,以点带面,三要提问的语言必须抑扬顿挫,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必须准确精炼,让学生听清楚提问的内容和要求,切忌含糊其词,模棱两可。那如何来问?怎么来问呢?

1.开门见山的问。很多时候我用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的问,这样最不会让学生产生疑问,容易节省时间。但它就只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学生的思维活动比较少。我一般把它用在复习课和知识点回顾的时候。例如: 讲过光的衍射后,就会直接问:光发生衍射的条件是什么?学习楞次定律应用的时候,在课堂中教学过程中就会问楞次定律的内容什么?

2.设疑判断性的发问。对有些理解性应用性的知识点,会举一些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毕竟单纯的知道一些知识点对我们学物理来讲是远远不够的,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要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因此我们必须通过问题来理解知识点,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波的衍射的时候,我们往往讲到“闻其声不见其人”来说明声波的衍射现象,这时你可以提问:闻其声不见其人,它说明了什么物理现象?你能不能找出身边知道的类似的现象呢?当学生回答出一些现象时。你可以提问,这位同学所说的是不是都是波的衍射现象呢?让学生逐个分析判断。再例如上楞次定律应用的时候,可以提问“产生的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具有什么作用?阻碍是否就是阻止?怎么来理解阻碍?”

3.变化性的连续的发问。对于有一定深度,容易混淆,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可以通过变化性、一环扣一环、一层层的变形比较来提问,让学生在问题的比较分析过程中,来解决问题,弄明知识点。例如:为了掌握电场强度E的定义式和决定因素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提问“在电场中的同一位置放入不同的电荷q,电场力F一定相同吗?电场强度一定相同吗?同一电荷q放入电场中的同一位置,电场力F一定相同吗?电场强度一定相同吗?后面还可以举例说明,在AB两点各放入一点电荷Q1、Q2, 则增大Q1B位置的电场强度如何变化?电场力如何变化?若增大Q2B位置的电场强度如何变化?电场力大小如何变化?

4.创建情景式的发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很多比较抽象的问题和概念规律,会让人很难想象和理解,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性的例子,或给学生一些实际性的过程来分析。例如:在讲解气体压强、温度、体积三者关系的时候,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一定的时候,体积减小,压强会增大,你可以创造实际生活中的一种情景,一个封闭的气球当缩小气球的体积,你会发现气球的皮会变怎么样?说明了气体对气壁压强怎么变?当体积一定时,升高温度,压强会增大,在炎热的夏天,放在太阳底下的自行车很容易爆裂,你想为什么?

当然发问的技巧很多,各种发问一般也不能真正地分别开来,很多时候要结合起来用,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课堂教师的不断发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从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很多时候不管怎么样学生的注意还是不可能一直都很集中,思维也不可能一直处于高度运转的状态。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冯伯麟教授曾介绍由他主持进行的首次全国青少年注意力状况调查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58.8%被访学生自认为上课时能集中注意力,但实际仅有39.7%的被访学生表示在课堂上能持续集中注意力达30分钟以上,其它的都在30分钟以下。如何在这种情况来实施我们的教学呢?这时教师就要在适当的时候选用一些方法来调节一下上课的气氛。

(1)幽默的言语调节。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不喜欢幽默的语言,恩格斯说过,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优越感的表现。我认为,幽默是一种特性,一种令人愉悦的特性;幽默感是一种能力,一种了解并表达幽默的能力;幽默力量是一种艺术,一种运用幽默和幽默感来增进你与他人的关系,并改善你对自己作真诚的评价的一种艺术。美国的鲁特克先生在《幽默人生》一书中说:“在人生的各种际遇中,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以善意的微笑代替抱怨,避免争吵,使你与他人的关系变得更有意义;幽默力量能帮助你把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幽默力量比笑更有深度,它产生的效果远胜于咧嘴一笑。总之,幽默力量是一切奋发向上者所必不可少的力量。”具有幽默感和幽默力量,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现代人需要幽默,就像鱼儿需要水、万物生长需要阳光一样。现代教育需要幽默,就像机器运转需要润滑油一样。

例如在上课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人注意力不集中,分神了,你可以进行幽默式自嘲,“看来老师的魅力不够,吸引不了你们的注意力呀,老师还要好好去学习,怎么来迷倒你们哟!” 这样既不会损害老师的形象,还让旁人和自己一起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放松与理智上的启迪,使双方的情感得以交流,并在会心一笑中获得许多意味深长的启迪。也可以结合教学过程的知识不乏幽默的加以说明,例如,在讲到分子的热运动的时候,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像地球上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意识,他也只可能在地球上像游魂一样漫无目的地乱窜,正是由于人有意识,才不会像那些没有生命的物体一样,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对吗?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幽默,会使你的课堂十分出色,你的教学效果也会大大的提高。

(2)穿插小故事调节。当一件事情做久了,总想干点其他的事情,严肃的话听多了,总想听点轻松的话,而上课中,我们可以讲一些物理学中的小故事,这样既可调节气氛,又可以增加知识面,还可以激励学生的进取心。 例如在教学中可提到美国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的一个小故事:美国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1847—1931年),童年生活非常困苦,常在火车上兜售糖果、点心和报纸。有一次,在火车上卖报时,一个心毒如蛇而力大如牛的火车管理员粗暴地打坏了爱迪生的耳朵,从此,爱迪生成了聋子。以后,爱迪生常说:“我真得感谢那位先生,在这个嘈杂的世界上,是他使我清静下来,不必堵着耳朵去搞实验了。”再例如在讲到磁场的时候,可以讲一些奥斯特的事迹生平和贡献,在讲到电磁感应定律的时候,可以穿插法拉第的有关事迹。

总合以上种种,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要有逻辑性,要有启发性,要生动幽默有感情。只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了,学生会来听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就提高了。以上只是本人的一点粗浅的看法,说的不对请给以指教。课堂说话的确是一门很深的艺术,让我们不断地来探索吧。

参考文献

[1]张大昌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几个问题》,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王超良 《对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的探讨》。

论文作者:楼燕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  ;  ;  ;  ;  ;  ;  ;  

物理课堂教学中“说话”艺术点滴论文_楼燕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