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传统文化中的古诗教学论文_殷焕焕

浅议传统文化中的古诗教学论文_殷焕焕

殷焕焕 山东省新泰市第一实验小学 271200

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学习古典诗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典诗歌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可是距离学生时代久远,加之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比较浅,对于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典诗歌的教学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近几年来,通过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几点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走进诗人内心,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定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抒情性的古典诗歌都有它们内在的情感经纬与情感脉络,对于抒情性诗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体验诗人的情感,从而触摸诗人的灵魂,让学生知人论世、将心比心。

二、创设诗境,感知诗歌的整体美

在教学中我常用音乐手段来创设诗的意境。中学语文教材中不少诗词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自古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将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诗中的“情”化作听觉的音律,有利于学生进入意境感受文字的精妙。

除此之外,我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再现诗歌的意境,从而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去把握诗歌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积累,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提高了审美情趣。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中的情感美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平时的教学中多数老师也注意到了这个特点,并注重对诗歌的朗读。可有的老师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必要的指导,致使学生朗读缺乏层次。一般来说朗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要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说是读出感情,可不是读一次两次就能完成的,它是随着对课文的理解逐步深入而逐步提升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在理解的过程中穿插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朗读要求,也在朗读的过程中提升对诗歌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欣赏优美悦耳的录音朗读,让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在学生掌握朗读技巧的基础上,再跟着录音进行浅读,很快学生就能读出诗的意味、读出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熏陶。最后再配上恰当的音乐旋律,学生往往能收放自如,自由、尽情地诵读,有的学生甚至随着音乐摇头晃脑地诵读,完全沉浸在诗的国度里。实践证明,通过对诗歌的朗读,学生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展开了想象与联想,更好地揣摩了诗人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并滋润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四、品词析句,体会诗歌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练,一字一词都经过了作者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典诗歌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在教学李煜的《相见欢》时,我就引导学生抓住“无言独上西楼”的“独”字好好品味。“无言”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啊!“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而今是尝尽愁滋味,而这滋味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五、启发想象,训练学生表达美

诗歌的语言不仅精练,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在深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利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合理的发挥,再度创造优美的意境,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比如在教学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时,在分析了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书上给出的插图,以及个人春游的经历,闭上眼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浮现在自己脑海中,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有的学生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绘,有的用自己的水彩笔以《野渡无人舟自横》为题画出了自己的“野渡无人”的图画……从中学生体验到了美,并积极地发现了美,还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美,营造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学古诗图画。

总得说来,古典诗歌的学习对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既要继承前人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又要将一些灵活而实用的方法吸收过来,争取在每一堂课上都有不同的表现,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古典诗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焕发青春活力,让古诗文教学兴味盎然、生动多彩。

论文作者:殷焕焕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  ;  ;  ;  ;  ;  ;  ;  

浅议传统文化中的古诗教学论文_殷焕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