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直观演示成为放飞精彩课堂的“小推手”论文_杨莹

让直观演示成为放飞精彩课堂的“小推手”论文_杨莹

甘肃省庆阳市东方红小学 杨 莹

众所周知,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很大程度取决于数学老师的“施教之功”,而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 —— 直观演示,不仅为老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也帮助老师演绎着智慧灵动的精彩课堂,更发挥着它无可替代的作用。

记得小学高年级的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100千米。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甲带着一只狗,狗每小时跑10千米。这只狗同甲一起出发,碰到乙的时候,它就掉头朝甲的这边跑,碰到甲时又往乙那边跑,直到两人相遇。问这只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题目出示后,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独立解答。只见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学生个个面面相觑 ,一头雾水,无所适从。一分钟,二分钟…五分钟过去了,学生竟然没有一个人发言,这时我顺势说:“这道题可真难呀?”学生极力点头表示赞同。“难”“真难”“确实难”…接着,我说:“那老师请几名同学给大家将这道题目现场演示一下,仔细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我指名三名同学,其中两人代表甲和乙,从两端站定,准备相向而行,之后我故意让比较调皮的一名学生当小狗,站在甲的旁边。演示开始了,随着甲、乙两名同学的相向而行,“小狗”快速来回奔波于他们之间。一刹那间,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只见有的学生窃窃私语,在讨论着什么;有的给同桌指手画脚,在解释着什么;而当学生们看到中间的小狗来回跑的不亦乐乎,顷刻之间又戛然而止的时候,几乎全班学生笑的是前仰后合。

我顺势问:“你们笑什么?”

生:“小狗太像了。”

“小狗跑的气喘吁吁。”

“这狗太有意思了,一直来回跑。”

师:“这只小狗为什么停了下来?”

生:“甲乙两个人相遇了,小狗就停下来了。”

“狗没有路程可跑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师:“那你们看出来小狗跑了多长时间吗?”

这时有2/3的学生明白了:狗跑的时间就等于他们两人走完这条路所用的时间,也就是两人的相遇时间。

学生通过现场演示能理解到这种程度,就等于突破了解决这道题的瓶颈,接下来便会水到渠成地计算出小狗所跑的路程:100÷(4+6)×10=100(千米)。

数学课堂上恰到好处的直观演示只是众多演示方式之一。它没有图片演示的呆板,使学生观看更清晰;没有模型演示的机械,使知识变得更灵活;没有多媒体演示的片面,易于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更加广阔地延展。

无论是小学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我认为,数学课堂的直观演示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一、感同身受,激发兴趣。

运用同伴的直观演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也更愿意去对同伴的表现用心去观察、去感悟、去评判。上题中学生当时栩栩如生的模拟让台下的学生深受感染,将每个人的学习状态推向了高潮,不知不觉中将“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使学生从之前的旁观者瞬间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其愿学、乐学。学生只有在主动、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下,才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习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其更加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二、丰富体验,夯实基础。

我们经常说,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课堂上有效运用直观演示便是将生硬的书本知识与丰富的实际生活密切相连的纽带和桥梁。直观演示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可观可知的感性材料,帮助其形成生动、真实的表象,使学生将外在的认识和体验内化为自身的经验和积淀。当学生完全沉浸于观看同伴的表演时,内心没有了对复杂问题的敬畏和惧怕,没有了对解决思路的疑问和不自信,无形中便会将获得的经验迁移、运用于解决问题之中,同时增加了学习体验,夯实了学习基础。

三、推波助澜,助力思索。

灵感往往来源于大脑的放松和兴奋。课堂上直观演示让严肃、紧张的课堂氛围变的更加灵动,和谐。学生身置其中,大脑和身心得到了舒缓和放松,思维的火花得以闪现和迸发,对问题的思考也更加得心应手,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会随之扩展和加深。本片段的直观演示解决了学生分析时的不准确、想象时的没根据、表达时的无参照,使学生断点的思路得以继续和延伸,最重要的是使学生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为学生思维的拓宽和提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事半功倍,成就课堂。

课堂上老师的那张“三寸不烂之舌”有时候也有爱莫能助、无能为力之时,而直观演示轻而易举地便可化解其中的尴尬。上题所述,老师的解释和说明或许只能使部分比较聪明的学生知之悟之,而一般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只能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此时恰到好处的演示胜过老师的千言万语,很好地将枯燥乏味的直白文字变成了生动有趣的模拟场景,加上老师的恰当引导有效实现了精讲,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的同时,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课堂中,如果老师适时将重点的突破,难点的化解交给适时恰当、形象直观的课堂演示,那么它便会以更多的精彩回馈于老师,绽放于课堂,服务于学生,从而使老师的教学更加如鱼得水,数学课堂更加饱满睿智,学生的学习品质更加完满丰厚!

论文作者:杨莹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9

标签:;  ;  ;  ;  ;  ;  ;  ;  

让直观演示成为放飞精彩课堂的“小推手”论文_杨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